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用461套四合院的钱,买下李白书法真迹,如今价值几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6:2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用461套四合院的钱,买下李白书法真迹,如今价值几何?                                                         2021-04-13 10:39                    
                           引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豪气无双的诗句,自然便是我国唐代时期的著名诗人,被我们后人成为诗仙的李白的著名作品《将进酒》当中的著名佳句,流传千古。
  

众所周知,在我们如今的这个年代当中,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当中,房价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蹭蹭上涨,着实令人有些无法接受。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当中,房价的上涨趋势甚至比坐了火箭都快,让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们着实是有些望而却步。

作为我们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房价那就已经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还仅仅是如今高楼的价格,但若是想要在北京拥有一套原汁原味的四合院的话,那不付出上亿元的代价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甚至都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可见一套四合院的珍贵程度。而若是我告诉大家,有个人为了购买一副李白的真迹,足足付出了461套四合院的代价,大家是不是都不敢想象?

而事实也就是如此,这个人名叫张伯驹。说起张伯驹的背景,那可是有些大的吓人了,他乃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的亲侄子。而他所买下的这副李白真迹,乃是一幅名叫《上阳台帖》的字帖。这字帖一经问世,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亲眼目睹到了诗仙李白的真迹,不仅如此,也让无数人开始对李白的书法功底啧啧称奇。

而说到这副上书:“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的《上阳台帖》,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字,但是却字字透漏着诗仙的狂放与不羁,潇洒与自如,让人看着心情无比激荡。这样的佳作自然也是几经周折,在北宋时期,便被当朝的皇帝宋徽宗收归己有,独自一人默默欣赏,直到北宋灭亡,才又流传下来,辗转元明清三朝,曾被无数收藏者收藏。

甚至这《上阳台帖》之上,还有着清朝著名皇帝乾隆皇的亲自题字“青莲逸翰”四字,并且上面盖着四朝以来无数有名望的收藏者的私人印章,可见它的珍贵程度。而到了近代时期,由于清廷的没落,因此这流传千古的佳作才得以流落民间,落到了商人之手。而商人自古以来便是重利之人,为了谋取利益,很快便开始大肆的寻找这《上阳台帖》的买家。

说实话,在当年时有着不少洋人盯上了这副著名的佳作的,而且很快便要出手拿下这幅佳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张伯驹果断的出手将这瑰宝留在了我们中国的大地上,并没有让它流落到洋人之手。甚至于这副字帖价钱太过于高,就算以张伯驹的家底也拿不出如此多的钱财,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以自己在北京城的461套四合院交换得到了它。

张伯驹此人对于书画古董等艺术品的喜爱可以说已经到达了一个让人不敢置信的地步,因此在得到了《上阳台帖》之后,也并没有与其他人一样意图从中牟取利益,反而是视若珍宝将它收藏了起来。就算因此在日后的生活中变得极为穷困潦倒也坚决没有动一丝卖掉它的念头。

而在建国之后,为了见识更多的宝物,张伯驹还到了故宫博物院当中担任一名古董鉴定专家。不单如此,在建国之后的他还动了要把这件不世的宝贝献给他最为敬重的主席,然而主席对于这样古董自然是没有自己收藏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这件宝物被保管起来,他当即立断地将这件《上阳台帖》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馆。

甚至在国家要给予他二十万元补偿之时,他都选择了拒绝。要知道,461间四合院,就算按照一个亿一间,也是461亿的巨额资产,就算这样,张伯驹老人都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上交了国家,这样的爱国情怀自然是令人无比的尊崇。

结语

虽然张伯驹老人为国付出了这么多,但是在晚年之时,他生病之后想要进入医院的高级病房,都遭到了拒绝,这就让人无比的唏嘘了。


  参考资料:
  《上阳台帖》
  《将进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8 21:25 , Processed in 0.0074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