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汉年曾秘会汪精卫,建国后向陈毅坦白,毛主席:此人不能信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0:57: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汉年曾秘会汪精卫,建国后向陈毅坦白,毛主席:此人不能信任                                                         2021-04-17 15:5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有非凡的容人之量。毛主席作为开创新中国的一代伟人,手下个性鲜明的猛将云集,能将他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其胸怀自不用说。就算是当年,王明、博古等人犯左倾主义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让红军遭受了巨大损失。可是毛主席依然力排众议,让王明等人入选中央委员会。如此容人的毛主席,却对一个为党为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气愤不已,并宣告称,此人从此再不可信。

这个人就是潘汉年,潘汉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长相英俊,也极具才华。从小受进步思潮影响,酷爱文学。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富二代”,而且兼具文艺气息。这也使他有机会接触文人,在上海的文人圈中混得风生水起。正是这段时间,让他结识了博古,并得到了他极度的信任和重视。从此,他就活跃于中共文化宣传领域,年仅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中共地下党组织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身居中共特科高位的顾顺章叛变。虽然钱壮飞在关键时刻送出情报,使得大部分情报人员得以转移,但是特科的工作人员身份全部暴露了。当时中共特科的工作基本陷入停滞阶段,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重建上海地下党组织,急需生面孔又兼具才干的人。潘汉年在博古的大力推荐下,进入周恩来等人的视野。最终决定,让潘汉年接替陈赓的职位,进入上海。

刚进入上海的潘汉年,在错综复杂的形式中,为了提升士气,打压敌人的嚣张气焰,决定暗杀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现任督察长---王斌。但是王斌此人生性警惕,行踪诡秘,类似于《色戒》中的易先生,所以要想成功刺杀他,并不容易。
必须先对其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比如家庭住址、行动轨迹等等。这时候,潘汉年就发挥了他出色的交际能力,这也是周恩来等人尤为看重的一点。潘汉年之前在主编《幻州》杂志时认识的光华书局的经理张静庐和沈松泉,他们曾经跟潘汉年有过接触。

潘汉年立刻就提着礼物拜访张、沈二人,名为叙旧,实则在不动声色中套出了王斌的重要信息。不仅得到了王斌的家庭住址,还包括电话、时间信息,甚至还了解到他受贿的场所。了解信息以后,潘汉年就派人时刻盯着王斌,终于在适当的时机,让王斌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在西安事变时期,潘汉年作为我方的谈判代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在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几乎以公开的身份周旋于国民党、日军、汪伪政府之间,游刃有余。当时毛主席对潘汉年的要求是,获得有关国际方面和二战大局势的情报。潘汉年不负所托,前后分别将英法等国欲牺牲中国利益的慕尼黑协定、德军欲进攻苏联等情报送给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潘汉年精心策划,成功将当时留在香港的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等大批威望颇高的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分批护送到解放区。但是潘汉年在工作中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有两次瑕疵,让人对其产生过疑虑。

第一次是在遵义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因为遵义会议对党中央进行了一些调整,所以必须得把这个情况向共产国际汇报。陈云和潘汉年分别被派往莫斯科,当时因为顾顺章事件,不久后中共的密码本已经被国民党破解了。当潘汉年汇报完工作后,还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工作,将新的密码本全部背熟,记在脑子里,带回延安。潘汉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密码背熟后,准备回国。

此时,王明却让潘汉年作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与国民政府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谈国共合作事宜,这又将潘汉年回国的时间推迟了。终于完成与邓文仪的洽谈后,潘汉年回国了。当时共产党内部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潘汉年虽然知道了中共中央当时的所在地,可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往,而是前往南京与陈果夫等谈国共合作事宜。
此时的潘汉年走了一步错棋,他应该第一时间将密码本送给中央,汇报共产国际对中央的指示。而不是在已得到中央内部有变化时,去谈国共合作。在1936年8月份,潘汉年终于去了延安。这时候,距离潘汉年去莫斯科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

虽然后来潘汉年也对此做出过解释,但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毛主席对此很生气,其实也可以理解,这边急需等米下锅,而带着米的人却迟迟不回家,能不让人生气吗?此次行为,中央领导人虽然生气,但并未影响对其的信任。但之后的一件事,却为潘汉年埋下了祸根。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汉年依然被派遣去上海展开情报工作,并成绩斐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为激化国共两党矛盾,对蒋介石的政策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本就抗战意志不坚,又看到共产党不断崛起的蒋介石,开始频繁派人和日军接触,有投降之嫌。这让已经投降日军的汪精卫有了危机,他决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接触延安。

而潘汉年竟然也在李士群和胡均鹤的安排下,与汪精卫见面了,并且还被拍了照片来进行宣传。得到消息的延安,不断有人向潘汉年证实,但潘汉年的回复是:“绝无此事”,延安出于对潘汉年的信任,开始为潘汉年辟谣,发起了舆论攻势。此后,潘汉年也再没提过此事,此事也告一段落。
1955年,受饶漱石事件的牵连,潘汉年向陈毅交代了其在敌后工作的一些汇报(李士群和胡均鹤是饶漱石手下),其中就包括与汪精卫会面之事。此时,潘汉年才承认确有其事,当时是受李士群的胁迫才不得已而为之,并且表示没有谈什么实质性内容。这一承认不要紧,陈毅觉得事关重大,立马呈报毛主席。毛主席当即表示,此人再也不可信任了。

平心而论,潘汉年这件事情做得不恰当,与汪精卫见面,就算当时迫于形势,不能承认,但是从抗战结束到1955年,这么多年时间里,他也一直没有坦白说这件事,直到觉得隐瞒不过去才坦白。这件事虽然没有对我党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但也不能不让人怀疑其掩盖真相的动机。
80年代,虽然对潘汉年做出了平反,但关于他的一些争议依然没有结束,或许有些真相只能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9:49 , Processed in 0.0099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