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三高」不吃肉?其实这样大错特错 2018年12月17日 10:28:58
来源:凤凰网知之 作者:丁香医生 有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的朋友,常听人劝: 改善饮食,少吃肉,肉吃太多会导致三高。 于是,很多无肉不欢的人,不得不咬牙忌了这口。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也不符合均衡膳食的原则——平衡膳食里应该包括适量肉类。 该如何保证健康,又能开心享受肉类美食呢? ![]() 膳食不均衡,容易营养不良 肉,是均衡膳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畜肉、禽肉、鱼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其中,红肉类还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另外,中老年人常存在体力活动减少、牙齿松动、情绪不佳等问题,这些也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营养素摄入不足。 在此情况下,若不注意营养均衡,拒绝吃某些食物,容易加快身体器官功能衰退,尤其在患有三高等慢病时,更会让身体健康状况雪上加霜。 ![]()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 吃肉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吗? 现在网上关于肉吃太多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的宣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这让大家对吃肉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担忧更强烈了。不过,这种担忧是否真的值得呢? 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 70%~80% 由肝脏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来自饮食。 肉类饮食中的胆固醇对于升高人体胆固醇的作用并不大。 而且,食物中的胆固醇也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它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维生素 D、胆汁和部分激素的材料。 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吃肉就会导致胆固醇高。 ![]()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 吃肉,真正应该注意的是脂肪 虽然肉类中的胆固醇不用太担心,但很多胆固醇丰富的肉类,尤其是红肉(猪肉、牛肉和羊肉),依然要少吃。这类肉中的脂肪里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饱和脂肪。 简单来说,尽量吃瘦肉少吃肥肉,尽量吃白肉少吃红肉。 1. 白肉:鱼肉、禽肉为首选 白肉一般指禽类及水产品类的食物。 鱼肉、禽肉是首选肉品,它们的脂肪含量低,肌纤维短、细、软,更易消化吸收。建议每日的摄入量为 50~100 克。 海鱼和虾也是很好的选择。 2. 红肉:多吃瘦肉,少吃内脏 红肉包括猪、牛、羊、驴等家畜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建议每天的红肉总量控制在 50 克。 红肉含脂肪较高,应尽量选择瘦肉。动物内脏因胆固醇含量较高,老年人不宜过多食用。 建议每周只吃 1~2 次动物内脏,每次吃 50 克。 ![]() 膳食「十个拳头原则」 ![]()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为了方便大众评估自己的饮食结构,我国营养学会概括了「十个拳头原则」: 肉:粮:奶和豆:菜果 = 1:2:2:5(以烹饪前的的重量比计算的比例)。 建议大家经常根据自己拳头的大小,来粗略估计每天各类食物的进食量,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朋友: 肉类: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包括鱼、禽、蛋、肉) 主食:两个拳头大小(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 奶、豆制品:两个拳头大小 蔬果:不少于五个拳头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