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出“周扒皮”的高玉宝,被周家后人戳着脊梁骨骂,到底谁对谁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09:1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写出“周扒皮”的高玉宝,被周家后人戳着脊梁骨骂,到底谁对谁错                                                              
2024-12-21 15:15                                        

发布于:天津市
   
     《周扒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以周扒皮为代表的剥削劳动人民的恶霸。然而,这个角色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作者高玉宝写作《周扒皮》时,以现实中的某些人物故事为原型,但并没有将其完全还原。因此,周家后人对于小说中的周扒皮一词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于周家族谋生手艺的诋毁。而且,他们认为小说中的周扒皮形象过于恶劣,不符合真实情况。那么究竟谁对谁错呢?

周扒皮的形象
故事中的周扒皮是一个典型的坏人形象,他通过剥削劳动人民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压迫者。而这个形象的创造者,是中国著名作家高玉宝。然而,由于小说中的形象和情节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周家后人对此形象的强烈反感,这本小说让作者和周家后人都遭到了世人的谩骂。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描绘的结果。但是,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往往也会影响到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和其家族的形象。
在这个故事中,周扒皮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因此,这个形象成为了人们对于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个形象的创造也给周家后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他们认为这个形象严重损害了他们家族的名声和形象,遭到了社会的非议和谩骂。而作为创作者的高玉宝也因此遭受了批评和指责。这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虽然可以借助虚构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对原型人物和其家族的影响。
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需要对自己创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权衡,以避免对原型人物和其家族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原型人物和其家族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文学创作的本质,并接受和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学创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那么这本书到底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先去了解一下作者高玉宝的一生。

高玉宝从文盲成长为作家
高玉宝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从小就想要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困,他无法上学,只能在家务农。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求知欲,而是常常偷偷地拿起别人的书看,尽管他看不懂大部分文字,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尝试着。
后来,他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了一名通讯员,但由于文化水平太低,他无法胜任这个职位。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他向身边的战友和上级请教,翻阅各种书籍和文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他终于学会了识字,并开始着手完成自己的小说创作。

高玉宝的小说创作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太低,他不仅无法使用成熟的写作技巧,而且还经常遭遇一些基本的语言障碍。他往往会用错误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使得他的写作经常被修改和批评。
然而,高玉宝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作品,并请教其他人的意见,以期改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他还通过观察和体验,努力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和情节,使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玉宝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小说,成为一名作家,并在文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书中人物对现实人物的影响
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形象非常真实,让当时的读者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当时的农民工阶层生活状态非常困难,他们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剥削。周扒皮的形象非常鲜明,代表了这个阶层人物的一个典型形象。
然而,由于一些读者无法理解小说和现实生活的区别,误认为周扒皮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找到了一个姓周的家庭作为周扒皮原型,开始对这户人家产生了仇恨和攻击。这种行为不仅对周家后人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也对社会和文化造成了损失,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网暴”行为。

当周家后人成为了记者,将自己的遭遇公之于众时,却遭到了书粉的反弹和指责。这种情况说明了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容易把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当作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争执和误解。
这也说明了人们在娱乐和文化消费过程中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把小说和电影等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误解。
总之,高玉宝的小说虽然表现了当时农民工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但读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误解小说中的人物为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免对无辜的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结语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创作者的想象与现实原型的融合。在小说高玉宝的创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周扒皮,他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鲜活、真实,深刻地表现了当时农民工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所受的压迫和剥削。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些文学形象并不是现实中的真实存在,它们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角色存在。就像小说中的周扒皮,虽然有可能参考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但其形象已经被作者重新塑造,与现实中的原型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视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创作,不能将其与现实生活混淆。否则,就容易导致误解和争执,甚至会给现实生活中的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在于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小说《平凡的世界》正是通过周扒皮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工阶层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他们所承受的压迫和剥削,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因此,我们需要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欣赏其艺术价值,也要理解其历史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其中所表现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4:10 , Processed in 0.0079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