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为何很少出镜?有何功绩?此战,中央高度评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04:53: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为何很少出镜?有何功绩?此战,中央高度评价                                                         2022-06-08 13:43                                       

             徐向前是十大元帅之一,但是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从抗战以来,尤其是解放战争中,比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陈毅、聂荣臻等人在全国战场上驰骋,他却显得很少出境,好像并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战斗战役,怎么还可以授元帅军衔呢?

作者认为有两点原因:
一、资历深
徐向前在红军时期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并且还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个资历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了的,仅凭这一职,就已经奠定了他相当高的历史地位。
二,军事才能卓越
不是好,是卓越,红军时期的徐向前绝对是威名赫赫、战功赫赫,甚至在元帅一级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是硬仗越向前,曾创造过解放军历史上的18个第一,这个战绩真的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了的。
至于说,徐向前在解放战争中很少出境,这完全是被身体拖累。
从抗日战争后期,徐向前就一直处于养病状态,他曾先在行军途中被受惊的马踢中左腿,卧床休息了大概半年左右,后来又患上了肋膜炎,导致呼吸不畅,肋膜炎刚有一点好转,一代战将就这样差一点被病魔拖垮。
等到徐向前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再次请求披挂上阵,但此时解放战争已经进行一年多了,中央同意徐向前指挥山西的战事,但此时各主力部队都在全国战场驰骋,留给他的只是一支偏师。
但即使这样,徐向前硬是凭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克临汾、扫晋中、攻太原,打败了远比他的部队多得多的敌人。
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徐向前比较于其他高级将领战斗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所建立的战功绝对是毫不逊色的。
尤其是太原战役,更是歼灭敌军12万4千余人,取得了彻底摧毁阎锡山对山西人民近四十年反动统治的巨大胜利。
对此,党中央和毛主席曾给予高度评价。
对于太原战役,徐向前的指挥艺术有多高超,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场战役的始末。

一、战前准备
徐向前本身就是山西人,“五四”运动前,他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对太原这个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阎锡山为维持其反动统治,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利用太原的地形构筑永久性城防工事。
抗战胜利结束后,他又以留用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寇战俘3千多人为“军事顾问”,加固和增修城防工事。经过长期经营,形成了以太原城区为中心、方圆数百华里和直径约100华里的完整的防御体系。
阎锡山称之为“百里防线”、“火海地区”和“调堡城”。
当时,徐向前率领的打太原的部队刚刚取得晋中战役的胜利,干部战士求战情绪很高。
但半年多来,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太原守敌近10万人,我只有8万余人,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敌之城防工事又比较坚固,因此,要打下太原城是有一定困难的。
徐向前同志分析了这些情况后,命令所属部队迅速达成对太原的战略包围,尔后就地进行休整,做好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
同时,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部署攻城准备工作。
他要求部队在战术技术上、政治工作上和后勤保障上都要从适应攻打坚城着想,认真安排。
会后,他又同周士第人修改和签发了《进攻太原的战术指示》,明确这次作战的指导思想是:“当我在兵力、弹药器材、民力、思想、战术技术等充分准备之后,在战役战术上予敌突然攻击,迫敌混乱,使敌无喘息之机,来不及应付,我们即在既定的突击方向,进行有计划、有把握的连续攻击。”
在进行各项攻城准备工作中,徐向前同志除经常下部队督促检查外,还利用开会或找人谈话的机会,鼓舞部队的士气,坚定攻城的信心。
他一方面详细分析太原守敌的弱点,另一方面又着重指出:阎锡山在晋中吃了亏,也聪明一点了,他要死守太原,工事做得多,这就不好打了,需要相当时间,相当代价,但非打下来不行。胡子打白了,也要打下来。说胡子白了,是表示我们有决心,并不是真正要打到胡子白了,关键是要作很好的准备。
在徐向前的教导下,部队的战斗情绪越来越高,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搞得比较扎实。

(二)战役开始
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关于太原战役的电报指示,徐向前确定:“战役指导方针,系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战役拟于1948年10月18日开始。战役拟于1948年10月18日开始。……进攻步骤:拟第一步突破敌第一道防御阵地,以火力控制南北机场,断敌外援,便于进行瓦解工作。第二步攻占东南、东北攻城必须之据点。第三步攻城。”
这个作战计划上报后,10月3日,他又致函华北军区并中央军委和毛主席,阐明作战方针的“主要精神是连续一直打下去,直到夺取城垣为止。……“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回复他表示完全赞同。
这时,太原守敌在我军严密的包围和封锁下,处境十分困难,但仍企图作困兽斗。
10月初,阎锡山集中9个师分数路向我占领的城南小店镇等地反扑。
徐向前认为,敌人出城的动机,无非是抢粮、抓丁和破坏我之战役准备。
但敌人出城南犯之举动,正如我愿,给我于野战中歼敌有生力量之良机。
于是,他立即通知各部队:“随时准备出动,捕捉战机,以隐蔽突然行动,割裂包围敌人,连续攻击,使敌人来不及应付,争取在太原坚固阵地的外围,迅速勇猛地歼灭敌人”。
接着他调整了兵力部署,准备迎击出犯之敌,并将原定10月18日发起太原战役的时间提前到10月5日。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肯定了徐向前这个随敌情变化定下的新的作战决心,指出:“因敌向外扩张,给我以良好歼敌机会……乘机进击,可能于短时间内全部肃清城外之敌。”
10月4日夜,我军前线司令部命令以1个纵队由汾河以西秘密插入小店镇以北,切断进犯小店镇之敌的退路,同时以另1个纵队由武宿以西秘密插入小店镇东北,割断中路敌人与左路敌人的联系,然后,以主力围歼进犯小店镇之敌两个师。
5日拂晓,我军对敌发起攻击,经过11个昼夜的连续战斗,歼敌2个师又3个团,其余出犯之敌见势不妙,溃退回太原。
徐向前又抓紧战机,号召我军不怕疲劳,乘胜攻击,扩张战果。
结果,我军一部突破敌之城南第一道防线,向纵深推进6公里,占领了城南一大片乡村和武宿机场;另一部进到城北新城机场附近,用火力控制了机场。
与此同时,徐向前又命令另两支部队快速行动,分别攻下敌人城东南侧的石咀子阵地和城东北的风阁梁据点,从而打开了阎军防御体系东面的缺口。

三、三种方案的选择
我军在城周扩大战果后,夺取太原城的主攻方向选择在哪里?
徐向前从实际出发,考虑以城东作为主攻方向,并提出三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个方案,南北夹击。城南和城北,守敌力量较弱,但地形平坦,我军无依托,且实施南北两面夹攻,兵力分散,火力不足。
第二个方案,从西向东攻击。城西守敌力量比城南和城北稍弱,但有汾河为其天然屏障,强渡和攻击的难度很大,攻城时又无依托。
这两个方案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即使我军能够从城南、城北和城西攻入城内,也会受到城东居高临下之守敌的威胁,而难于站稳脚跟。
于是,徐向前又考虑第三个方案:攻打阎锡山控制太原的重点设防地城城东东山的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和山头这四大要点。
这四个要点距城垣3至15公里,低于东山主峰200米,高于太原市区300米,可直达城垣、城北工业区和飞机场,形成北起牛驼寨南至山头长达8公里的防线。
这道防线屏障城东一面,是阎军在太原外围的主要支撑点。
这四个要点,各由3至15个小山包和村落构成集团阵地,以几十个钢筋混凝土码堡组成防御要塞,辅以野战工事、鹿柴、铁丝网、劈坡和暗道等,各点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
阎锡山吹嘘说:“地势险要的东山防御线是寨中寨,堡中堡,铁疙瘩,足抵精兵十万。”
徐向前考虑到如能攻下这四个要点,我军即可以东山为依托,造成攻取城垣的有利态势。

但怎样才能攻下呢?
徐向前召开作战会议,在作战会议上,徐向前说:“从太原的自然地理和敌人防御重点来看,必须首先攻破太原以东的群山防御,坚决占领并控制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等四大要点,即阎锡山的所谓‘第二道坚固要塞防御’。”
他引证历史上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于崇祯17年(1644年)2月,由城东依托东山进占太原,和1937年日寇由城东打进太原的例子,说明选择城东作为主攻方向的重要性。
但是,他说:“李自成也好,日本鬼子也好,他们组织攻击,都是先攻主峰,采取‘平推’的战法。我们这次不能走那条老路,根据我们自己的兵力和装备技术,决定以主力南北插入,坚决攻击四大要点,把守备东山主峰一线之敌与太原拦腰切断,守备东山主峰之敌,不投降也要困死它。用阎锡山自己比喻的话说,‘东山好比太原头’,那末,攻下东山四大要点一线阵地来,不就等于割断了阎锡山的脖子?……然后依托东山攻取太原城,不就是再来掏他的心吗?”
接着,徐向前向各参战部队布置了具体的作战任务:
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攻击牛驼寨,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8纵队攻击小窑头、第15纵队攻击淳马、第13纵队攻击山头。
他要求各纵队同时发起突然攻击,使四大要点之敌各自穷于应付,无力互相支援而成为孤军,以利我军各个歼灭之。
遵照徐向前的命令,各纵队从10月26日起,分别向四大要点发起突然攻击。
这次攻击,是发起太原战役以来最紧张和最激烈的一次进攻战。
阎锡山先后出动几个师接替防守和进行反扑,我军先后出动10个旅23个团进行连续攻击,双方使用火炮800门。
我军一次又一次攻上要点,敌人一次又一次反扑。
各主要阵地上,焦土三尺,弹痕累累,敌尸成堆。
在紧张的争夺战中,徐向前曾亲自到我军第一线视察和督战,并对作战勇敢和战果显著的部队及时给予奖励。

(四)围而不打
我军分割围攻四大要点开始,守备东山主峰的阎军2千余人,眼看后路将被切断,便慌忙乘隙撤回太原城。
徐向前即命令我军一部占领东山主峰,打通与后方补给的道路,并指挥我军主力继续争夺四大要点。
这时,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来关于暂停攻击太原的电报,指出:“估计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撒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敌困难”。
但电报要求继续完成攻击外围要点任务,尔后停止攻击,就地休整,对敌进行政治攻势。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我军于11月中旬全部占领四大要点后,徐向前即及时调整部署,指示部队巩固已得阵地,对太原实行“围而不打”,同时利用这一机会就地休整,进行战场练兵,做好过冬准备,力争1949年初解决太原问题。
在部队一面围困敌人,一面休整的过程中,徐向前经常深入阵地和部队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次,他视察前沿阵地回来,途经第15纵队驻地,发现该纵队指挥机关没有掩蔽部,即指示他们必须连夜分区挖掘能隐蔽的小窑洞,以防敌远程火炮的袭击。
他抓紧对敌军的瓦解工作,除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战士搞好对敌阵地的宣传外,还邀请在邯郸起义的高树勋将军和利用被我俘虏的阎军官兵,对阎锡山本人及其部下说明蒋家王朝即将彻底垮台,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的道理,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指出弃暗投明之路。
在我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有不少阎军官兵向我投降或举行战场起义。

五、总攻
太原之敌虽在我军外围攻击和政治瓦解后有很大消耗,但由于阎锡山将保安团、民卫军和警察补入正规军,又以其第44师和第8、第9总队残部为基础,强征一部分工人、学生、商人和职员编成3个师,总兵力仍有将近8万人。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命令曾参加平津战役的第2、第3兵团和东北入关的炮兵第1师开赴太原前线,归徐向前统一指挥。
这样,攻打太原的兵力由1个兵团增加到3个兵团,外加第7纵队、炮兵第1师和晋中军区部队,总计20多万人。
对太原发起总攻前,徐向前组织军师干部反复侦察敌情,熟悉地形和敌之城防工事,并组织部队进行了攻城演习。
1949年4月5日至7日,以徐向前为首的总前委召开了扩大会议,部署总攻太原。
此时,在中央开会的副总司令彭德怀返回西北,途经太原前线,到会作了指示。
彭总对攻打太原非常关心,曾带领侦察人员在城周围跑了四天,了解敌情和指导我军的攻城准备工作。
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复电总前委同意总攻计划,并指出:“你们觉得何时发起打太原为有利,即动手打太原,不受任何约束。”
遵照这个指示的精神,太原前线司令部决定于4月24日凌晨5时对太原城发起总攻。
这时,徐向前因病重暂时离开了前线。
在总攻的那一天,尚未离开太原前线的彭德怀仍不放心,于凌晨两点钟把太原前线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志叫醒,一同到前沿阵地视察了一遍。

4月24日5时正,我军总攻开始,1300门火炮从四面八方轰击太原守敌。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6时30分,我军分成12个箭头先后插进敌阵地,攻入城内。
阎锡山已料到太原城不保,但他在去南京伪“总统府”开会前,却装着一副面孔,再三叮嘱其守城高级将领“死守太原”,然而我军只用了五个小时就攻下这座坚城,歼敌约8万人。
太原攻克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及时向徐向前等同志及太原前线军民和山西、华北各省军民发出祝贺电说:“战犯阎锡山及其反动集团,盘据山西,危害人民,业已三十八年,为国内军阀割据为时最长者。抗日时期,阎匪与日本侵略军勾结妥协,与抗日人民为敌。近几年来,阎匪在蒋介石指挥下,参与反革命内战,节节溃败,最后退守太原一隅犹作顽抗。此次我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奉命攻城,迅速解决,阎匪虽逃,群凶就缚……太原的攻克,彻底摧毁了阎锡山反动集团对山西人民的血腥统治。从此,山西全境肃清,华北臻于巩固。”
可以说,徐向前在指挥太原战役的各个阶段,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虽然在总攻阶段,他因病暂时离开战场,但整个太原战役他厥功至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7:21 , Processed in 0.0080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