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20-4-19 14:15 编辑
从崇礼野花到燕园草木:与博物君一道云赏花
| 荐展No.79 2020-04-17 14:02
![]()
【编者按】本次线上展览,在北大博物君刘华杰教授的镜头下,我们将和他一起踏上吉林丰饶的土地,最后回到北京、回到北大燕园,认识那些我们熟悉却又不熟知的植物。希望此次“足不出户”的自然之旅,能够让我们通过观察日常的生活世界,感受自然之美。 1984年秋我从东北来到北京大学地质系读本科,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北京,北京成了第二故乡。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入北京大学校园的那天夜里在校园北部的一片树林中(对应于今日鸣鹤园的区域)首次见识桑科构树的情景,我的家乡东北的吉林并没有此物种。后来在北京的山坡上各处也见到了构树,再后来在四川、云南、越南、美国夏威夷也见到了。并知道了它的果实可以食用,纤维可以用来造纸。 人走到哪里,所见的植物也就扩展到哪里。植物有很强的地域性,于是就认识了各地不同的植物。此理适合于任何人,只是多数人并没有把所遇植物当回事,即使朝夕相处也不相识。 为了观察东北的野花,曾从北京出发,曾沿东北边境驾车走了一圈,用时20天,行程约7500千米。为看缘毛太行花这一种植物而往返800千米;为核实张家口怀来一处鼠尾草属植物和延庆的睡菜、某种短柄樱桃,也先后跑过去多次。
吉林野花 “在雪道上我突然发现林缘有许多东北百合的蒴果,显然是上一季留下的。走进树林,见到黄心卫矛张开的蒴果、大叶柴胡的茎叶、兴安升麻的蓇葖、黄海棠的果序、钝苞一枝黄花的总苞。又发现了林生茜草和宽叶蔓乌头。这种蔓乌头很特别,其茎的手性可左可右!看着周围的白桦、硕桦、裂叶榆、胡桃楸、水曲柳、蒙古栎大树和猕猴桃属大藤子,再瞧着林下的多种枯草,我猜测这里植物非常丰富,早春的地被植物一定差不了。第二天我专程乘A索道到了大青山最高点,用长焦了拍摄了山顶公园中裂叶榆树干上的槲寄生,然后慢慢从西侧雪道边走下来,只为了沿途在雪中看植物。” 我在《青山草木》的后记中写道。 △ 夏季的吉林松花湖。近处是万科滑雪场的大青山。
这个地方是吉林松花湖,36年前参加全国地学夏令营时就来过,当时在通化市一中读高二。全国总营长是侯仁之(1911-2013)先生,吉林营营长是董申保(1917-2010)先生。经历那次夏令营,博物学的种子悄悄地埋下,高考报志愿时选择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这次来时间是2016年12月,是受万科高级副总裁丁长峰先生邀请专程来滑雪,顺便讲一次课。 大青山位于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我原本也没想着为这里的植物写一本书。只是在滑雪的过程中看到小时候就熟悉的植物(那时只知道其地方名,不知道科学分类),触景生情,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这里具典型的东北林区特征,植物极为丰富。冬季可滑雪,春夏秋三季可观花。近些年中国滑雪产业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开辟雪道与生态保护展现了一定的张力。万科集团一向重视环保,何不编本植物手册,为将来的博物、自然教育留下一点基础性材料呢?同时,这也相当于为家乡做一点实事。长峰非常支持这个想法,愿意提供各种帮助。 ![]()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锁定大青山,3次乘飞机由北京到长春再到吉林松花湖大青山,2次驾车由北京到大青山,对9平方千米左右的地方展开密集的植物调查,一年四季拍摄数万张照片。2018年《青山草木》正式出版,实际收录野生植物75科243种,采用APG IV系统对植物进行分类。 ![]()
蔷薇科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乔木,在大青山多处、不同海拔都有生长。事后看这并不是十分特别的树种,但是当时硬是没有认出来,而且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因为始终没有见到花、果。仅这一种植物我就为它拍下了近百张照片。中间拿着一些正反面叶的照片咨询过当地的植物学专家,以前请教别的物种马上就有反馈,但这次没了下文,也就是说信息不足当地专家也识别不了。到了2017年秋季,突然在地上拾到一些小红果,谜题瞬间解开,花楸属植物无疑!之后,我又在辽宁、北京延庆找到了水榆花楸。 ![]()
蔷薇科水榆花楸,秋天叶子很美。 ![]()
冬天在大青山顶部看到的蔷薇科水榆花楸,细看树上还有未掉落的红果。拍摄此照片时《青山草木》已经出版。 ![]()
毛茛科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别名冰凉花、福寿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粗。茎上有紫色纵条纹,常扭转。茎下部叶有长柄,无毛。叶片正三角形,三全裂,全裂片有长柄,二至三回细裂。萼片约9,下面常带淡灰紫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长圆形,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瓣约10,黄色。心皮多数,子房有短柔毛。瘦果倒卵球形,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东北早春最具特色并且分布极广的一种优秀野生观赏植物。 ![]()
毛茛科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植株高22厘米。根状茎长约达13厘米。先花后叶或者近同时。基生叶4-6,在开花时还未完全发育,有长柄。叶片卵形,长8厘米,宽5厘米,三全裂。总苞近钟形,裂片线形,背面密被柔毛。萼片紫红色,外面有密柔毛。 ![]()
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外皮黑褐色。茎高40-110厘米,上部多少分枝。基生叶数枚,为二回三出复叶,3浅裂或3深裂。萼片紫色,稍开展。花瓣瓣片黄白色,顶端近截形,距长1.5-2厘米,末端强烈内弯呈钩状。蓇葖长2.5-3厘米;种子黑色。 ![]()
毛茛科宽叶蔓乌头(Aconitum sczukinii)。块根倒圆锥形。茎缠绕,可左旋也可以右旋,以左旋为主。茎中部叶有短柄。叶片基部心形,三全裂,全裂片具短柄或长柄。我在滑雪时首先注意到雪地上露出的蓇葖果,于是启动了《青山草木》写书计划。 ![]()
毛茛科拟扁果草(Enemion raddeanum)。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不明显,生多数细长的根。簇生,茎直立,高20-45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有1-8花。总苞片3,叶状。萼片瓣状5-6枚,白色,顶端微钝。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乳白色。花丝白色丝形,上部变宽。 ![]()
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毛茛科。别名两头尖(大概根据根的形状)。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横走,圆柱形,长2-3厘米。基生叶1,有长柄。叶片三全裂。萼片9-15,白色,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顶端圆或钝,无毛。花丝丝形;心皮约30。早春林下著名观赏野花。 ![]()
猕猴桃科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大型落叶藤本,藤长达7米,右手性。叶膜质,沿主脉左右稍翘起(呈V形),阔椭圆形、阔卵形,边缘具繁密的锐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绿色。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花瓣4-6片。果圆球形至短柱状长圆形,顶端有钝喙。东北著名野果,美味,但不耐储。 ![]()
无患子科(原槭树科)髭脉槭(Acer barbinerve),FOC给出的中文名簇毛枫,不妥。落叶小乔木。叶纸质,外部轮廓近于圆形或卵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5裂。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白色的长硬毛及短柔毛,在叶脉上更密。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小坚果近于球形,脉纹显著;翅长圆形,两张开成钝角。 ![]()
无患子科东北槭(Acer mandshuricum),落叶乔木。树皮灰色,粗糙但不暴皮。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黄色或紫褐色。复叶具3小叶,小叶纸质,边缘具钝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微被白粉,沿中肋被白色的疏柔毛。小坚果凸起,嫩时紫红色,成熟后紫褐色,翅宽1-1.2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 ![]()
无患子科三花槭(Acer triflorum),别名拧筋槭、拧筋子。落叶乔木。树皮褐色,常成薄片脱落。复叶由3小叶组成,小叶纸质,边缘在中段以上有2-3个粗的钝锯齿,稀全缘;顶生小叶的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叶下面淡绿色,沿叶脉特别是中肋有白色疏柔毛。叶的中肋在上面稍凹下,在下面凸起。小坚果凸起,近于球形。背景为白桦。 △刘华杰在松花湖大青山摘野生的葡萄科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野生的葡萄科山葡萄,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叶阔卵圆形,3裂稀5浅裂或中裂,或不分裂,边缘有粗锯齿。叶下部网脉明显。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花瓣5。果实直径1-1.5厘米。东北著名野果。通化葡萄酒原来就是由这种野生的山葡萄酿制的。 ![]()
小檗科红毛七(Caulophyllum robustum),别名类叶牡丹、藏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60-80厘米,簇生。根状茎粗短,多须根。茎生2叶,互生,2-3回三出复叶,下部叶具长柄;小叶卵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苞片3-6;萼片6,花瓣状。花瓣6,远较萼片小。腊叶标本。 ![]()
笔龙胆(Gentiana zollingeri)。四月下旬就会长出来。高3-6厘米。茎直立,紫红色。叶卵圆形或卵圆状匙形,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边缘软骨质。基生叶在花期不枯萎,与茎生叶相似而较小。茎生叶密集,覆瓦状。花多数,单生于小枝顶端,小枝密集呈伞房状。花萼漏斗形,裂片狭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具短小尖头。 ![]()
伞形科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 brachycarpa),据APG III调整,从茴芹属分出大叶芹属。《中国植物志》视其为短果茴芹。多年生草本。茎圆管状,有条纹,上部2-3个分枝,无毛。基生叶及茎中、下部叶有柄,长4-10厘米;叶鞘长圆形;叶片三出分裂,成三小叶,偶尔2回三出分裂,裂片有短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3裂,裂片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白色。果实卵球形,光亮无毛,果棱线形。吉林最有名的野菜,以前出口到日本。 ![]()
伞形科大叶芹。春季刚长出来的嫩苗。可炒食、做馅或凉拌。附近有百合科的北重楼。采食这种野菜要特别注意,不要与罂粟科的有毒植物荷青花混淆。最简单、最易操作的区分方法是手搓一下闻味道。当然还有N种别的区分办法。 ![]()
罂粟科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别名鸡蛋黄花。多年生草本,具黄色液汁,疏生柔毛。茎直立,不分枝,具条纹,草质。基生叶少数,羽状全裂,裂片2-3对,宽披针状菱形、倒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花瓣金黄色,倒卵圆形或近圆形。有毒。 ![]()
五加科辽东楤木(Aralia elata),别名刺脑鸦、刺嫩芽。灌木。小枝灰棕色,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毫米,基部膨大。嫩枝上常有长达1.5厘米的细长直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轴和羽片轴基部通常有短刺。圆锥花序,伞房状。花黄白色。果实球形,黑色。吉林省著名野菜,现在已有人工栽种。滑雪场的雪道上夏季会长出来许多。 ![]()
唇形科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多年生草本,丛生,直立。茎细弱,不分枝,幼嫩部分通常被长柔毛或倒生的长柔毛。顶端无花的茎,常伸出细长柔软的匍匐茎,逐节生根。叶心形,边缘有锯齿或圆锯齿,两面被疏柔毛。轮伞花序,稀成对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花冠淡蓝紫色至紫红色,上下唇内面被长柔毛。 ![]()
桔梗科牧根草(Asyneuma japonicum)。常生于林下。根肉质,胡萝卜状,直径达1.5厘米,长可达20厘米。茎直立,一般不分枝。茎下部的叶有长柄,上部的叶近无柄,下部叶卵形或卵圆形,上部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萼筒部球状,裂片条形。花冠紫蓝色或蓝紫色,裂片细长。蒴果球状。可尝试培育成园林花卉。 ![]()
桔梗科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别名轮叶党参、羊奶参、山胡萝卜。植株光滑无毛,茎叶偶疏生柔毛。根肉质肥大,呈纺锤状。茎缠绕,以左旋为主,同一株植物也同时右旋。花盘肉质,深绿色。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有喙。遭受毁灭性采挖,应注意保护。现已大量人工栽种。北京附近偶尔也能遇见。 ![]()
菊科长白蜂斗菜(Petasites rubellus),茎单生,直立。叶厚纸质,肾状心形。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倒锥状,雌花有短舌片。见于吉林抚松。 ![]()
马兜铃科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据FOC而非《中国植物志》。根稍肉质,有芳香气。花紫黑色,稀紫绿色。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厘米,喉部稍缢缩,内壁有纵行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 ![]()
罂粟科临江延胡索(Corydalis linjiangensis),多年生草本,近直立。块茎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花蓝色。萼片早落。外花瓣宽展,全缘,顶端微凹。上花瓣的瓣片稍上弯;距圆筒形,近直,基部稍膨大。下花瓣直。内花瓣鸡冠状突起,近圆。见于吉林临江。 ![]()
罂粟科临江延胡索,花的侧面图。 ![]()
铁角蕨科对开蕨(Asplenium komarovii)。叶3-8片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棕或褐棕色,疏被鳞片;叶片舌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基部心形,两侧耳状,全缘略波状。侧脉纤细,斜展,平行,两面可见。见于吉林临江。 ![]()
虎耳草科槭叶草(Mukdenia rossii),多年生草本,类似独根草多生长石壁岩缝中。根状茎较粗壮,具暗褐色鳞片。叶全部基生,具长柄,掌状5-9浅裂或深裂。多歧聚伞花序,花瓣白色。见于吉林抚松、临江。 ![]()
百合科猪牙花(Erythronium japonicum),植株高达30厘米,鳞茎非常深,茎约1三分之一埋于地下。叶2枚,对生于茎中部以下。花单朵顶生(自然状况下重瓣现象常见),俯垂;花被片披针形,紫红色或白色,下部有字母M状黑色斑纹。柱头3裂。花期4-5月。猪牙花属在中国只有两个种,另一个分布于新疆。此种见于吉林抚松、白山、通化。 ![]()
藜芦科吉林延龄草(Trillium camschatcense),根状茎粗短。茎直立,不分枝。叶3枚,轮生于茎的顶端。花被片6,离生,排成2轮。外轮3片,绿色,内轮3片,花瓣状,白色。花药长于花丝,7-8毫米。浆果绿色。近些年由于不负责的宣传和非法贸易,野生种每年都被大量采挖,再不管控将灭绝。见于吉林抚松、通化。此图片中还可以见到大叶芹和荨麻叶龙头草。 ![]()
虎耳草科大叶子(Astilboides tabularis),多年生草本,高1米,茎不分枝,基生叶1,盾状着生,直径达100厘米,掌状浅裂。圆锥花序顶生,长15-40厘米,花小,白色或微带紫色。于吉林长白县。 北京及周边的野花 我撰写《崇礼野花》是想曲线保护那里的野生植物。“发展旅游业,总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如果考虑不足,自我约束不足,情况更危险。旅游有许多模式,我希望推动一种好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模式。当冬奥会举办权2015年8月申请到之后,崇礼的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快车道。一些人去屋空的小村庄也缓过神儿来,有的甚至活跃起来。我编这部小书,首先想让崇礼的本地人进一步意识家乡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好它。其次,为旅客提供必要的自然信息,希望人们好好欣赏崇礼的大自然,更加尊重当地的习俗,少破坏人家的自然资源。第三,提醒有关部门,慎重开发。为了长远利益,不要太短视,要合法、合伦理地开发。”早在2015年以前,张家口的各区县我都一一考察过:北部的张北和康保、西部的尚义和怀安,南部的蔚县,东部的沽源和赤城、东南部宣化、崇礼、下花园、怀来、涿鹿。张家口各区县地貌类型极其多样,有沙漠、草原、湿地、小山、高山、大岭等,植物多种多样。 ![]()
我想要提醒人们:崇礼除了雪花,还有野花!“崇礼最具特色的植物是冀北翠雀花,其学名中的种加词siwanense意思就是西湾子,即现在的崇礼,因此也可以称它为崇礼翠雀。它是在华北地区能够见到的第二种翠雀属植物,非常漂亮,也比较罕见。法国遣使会谭卫道(即大卫神父。麋鹿、珙桐、大熊猫标本的的采集与全命名均与他有关系)1862年来华,先在北京附近采标本,后来北上到了宣化、西湾子(现在的崇礼)。他采集到这种植物的标本,寄给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馆的植物学家弗朗歇(Adrien René Franchet,1834-1900)。后者于1893年发表了这个新种。”从2016年开始,每年我都会驾车带朋友过去瞧冀北翠雀花,但不会带有意采挖它的人过去。 从地理上看河北崇礼与北京延庆接近,物种相似度较高,但到崇礼更容易观察到在延庆要费很多力气登山才能见到的种类。崇礼的道路系统非常发达,马路边就容易见到胭脂花、箭报春、囊花鸢尾、粗根鸢尾、三花顶冰花、长毛银莲花、花荵、高山紫菀、蒙古黄耆、蓝花棘豆、唐松草、麻花头、香花芥、草本威灵仙等。这里还有草原天路。也就是说,到崇礼来看花,实在太自然的事情(2020年北京到崇礼太子城的高铁开通更是方便了许多),但科学界、文化界为此并没有做足够的信息服务。 ![]()
毛茛科冀北翠雀花(Delphinium siwanense)。于河北崇礼。 ![]()
毛茛科冀北翠雀花。 ![]()
毛茛科长毛银莲花(Anemone narcissiflora subsp. crinita)。于河北崇礼。 ![]()
毛茛科长瓣铁线莲(Clematis macropetala)。于河北崇礼。 ![]()
兰科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 chlorantha),于北京延庆玉渡山。 ![]()
兰科掌裂兰(Dactylorhiza hatagirea),于河北丰宁。 ![]()
兰科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于北京百花山。 ![]()
兰科紫点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于河北兴隆。 ![]()
紫草科勿忘草(Myosotis alpestris),于河北蔚县。 ![]()
胭脂花报春花科(Primula maximowiczii),于河北崇礼。 ![]()
鸢尾科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于河北崇礼。 ![]()
毛茛科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于河北沽源。 ![]()
川续断科日本续断(Dipsacus japonicus),于北京延庆。 ![]()
唇形科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于北京延庆。 ![]()
辽吉侧金盏花(Adonis ramosa),于北京延庆。 ![]()
菊科款冬(Tussilago farfara),于北京延庆。在北京算濒危物种。 ![]()
睡菜科(原龙胆科)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北京市算濒危物种,只分布在延庆田宋营一带,急需专门保护。 ![]()
毛茛科槭叶铁线莲(Clematis acerifolia),于北京门头沟。当地称崖花。某种意义上可算作北京的市花。图片上这一株在修公路的岩石护坡铁丝网时被毁。 ![]()
菊科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于北京延庆松山。 ![]()
菊科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延庆与河北交界处闫家坪北坡。 ![]()
龙胆科辐状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于河北赤城大海陀山。 ![]()
百合科野韭(Allium ramosum),于河北大海陀山。 ![]()
毛茛科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于北京延庆。 ![]()
毛茛科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原来称细花铁线莲。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二回或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9片,下部叶的小叶多,上部少。二岐聚伞花序,花多达20多朵。花未开时呈四棱锥状,粉白色,开后四深裂,展开呈十字形。于北京延庆。 ![]()
菊科驴欺口(Echinops davuricus),于内蒙古赤峰。 ![]()
伞形科石防风(Peucedanum terebinthaceum),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下弯曲,长度超过花柱基。于北京延庆。 ![]()
罂粟科小药八旦子(Corydalis caudata),于北京延庆。 ![]()
远志科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于北京延庆。 ![]()
芸香科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
伞形科蛇床(Cnidium monnieri),花柱基略隆起。分生果长圆状,横剖面长五角形。 ![]()
绣球科东陵绣球(Hydrangea bretschneideri)。 ![]()
胡颓子科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于河北塞罕坝。 ![]()
堇菜科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于北京昌平。 ![]()
忍冬科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于河北滦平。 ![]()
列当科疗齿草(Odontites vulgaris),于河北崇礼。 ![]()
毛茛科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于河北崇礼。 ![]()
菊科山牛蒡(Synurus deltoides),于河北崇礼。 ![]()
黄麻科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于河北张家口康保。 ![]()
菊科紫苞风毛菊(Saussurea purpurascens),于河北赤城。 ![]()
白花丹科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于河北张家口康保。 ![]()
金丝桃科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于北京延庆松山。 ![]()
缘毛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var. ciliata),2015年3月29日于河北武安。 北京大学校园植物 最后说到校园植物,并不意味着这里的植物不重要。相反,博物学极其在乎地方性,观察身边的植物才体现博物的最高境界!简单说博物分两大类型:帝国型和阿卡迪亚型(田园牧歌型)。后者更重要,值得向所有人推荐。前者的有些做法反而值得反思。阿卡迪亚型的杰出代表是怀特(Gilbert White)、梭罗、利奥波德、卡森等。不关心不了解身边的植物,也不可能了解远方的植物。正是因为熟悉日常所见,对校园植物、北京及周边植物门儿清,我对上百个“科”心中有数,到了云南、四川、西藏甚至夏威夷才有可能快速认出陌生的植物。 北京大学校园植物虽没有隔壁清华园的种类多,但也十分丰富。下面展出的全部为北京本土物种。我说:“本土植物是好的、美的、安全的,而外来种也可能是美的但其中许多不安全,因而是不好的。”一个好的校园应当维持足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要轻易铲除本土物种。 ![]()
校园空间有限,引入植物应当有整体考虑和长远打算,我在《燕园草木补》中提出应考虑如下四原则:(1)多样性与节约原则,(2)本土性原则,(3)匹配原则,(4)记忆原则。 ![]()
禾本科长芒草(Stipa bungeana)。见于未名湖东北角的三角地上。多年生草本。秆丛生,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无毛或边缘具纤毛。圆锥花序为顶生叶鞘所包,成熟后渐抽出,长约20厘米,每节有2-4细弱分枝小穗灰绿色或紫色。芒两回膝曲扭转,有光泽,边缘微粗糙,第一芒柱长1-1.5厘米,第二芒柱长1厘米,芒针长3-5厘米。 ![]()
禾本科鹅观草(Elymus kamoji)。学名据FOC。FOC称柯孟披碱草。见于38楼,图书馆南,备斋东,力学大院,中关新园,中关村技物楼。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倾斜。叶鞘外侧边缘常具纤毛;叶片扁平。穗状花序长7-20厘米,弯曲或下垂; 小穗绿色或带紫色。 ![]()
禾本科雀麦(Bromus japonicus)。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叶鞘闭合,被柔毛;叶舌先端近圆形;叶片两面生柔毛。圆锥花序疏展,长20-30厘米,宽5-10厘米,具2-8分枝,向下弯垂;分枝细,长5-10厘米,上部着生1-4枚小穗;小穗黄绿色,密生7-11小花。 见于新校医院西南角草地。《北京植物志》1182页就曾记载见于北京大学校园。 ![]()
禾本科羊草(Leymus chinensis)。见于未名湖东北。多年生草本,具下伸或横走根茎。秆散生,直立,高40-90厘米,具4-5节。叶鞘光滑,基部残留叶鞘呈纤维状,枯黄色;叶舌截平,顶具裂齿,纸质。穗状花序直立,长7-15厘米,宽10-15毫米;穗轴边缘具细小睫毛。小穗轴节间光滑。 ![]()
卫矛科卫矛( Euonymus alatus)。落叶灌木,小枝具木栓翅,叶对生,高2-3米。聚伞花序,蒴果。分布于东北、华北,著名绿化植物,但在中国园林绿化中使用不广。原位于生物楼东草地边,后移到静园草地南。它是幸运的,附近比它高大百倍的数株鹅掌楸大树,在修建生命科学研究大楼时被活活摊死,另外一些植物如桑、海棠、大刺儿菜、加杨、新疆杨则被直接废掉。 ![]()
卫矛科卫矛的种子,采于吉林松花湖。 ![]()
十字花科葶苈(Draba nemorosa)。利奥波德曾专门论述过这种不起眼的小草。见于静园草坪、塞万提斯像小桥边。一种有益无害的小草。园林工人每年都费力地从草地中把它们挑选出来拔掉,校园中所剩不多,建议不要再拔了。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50厘米,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 ![]()
睡莲科芡实(Euryale ferox)。较晚来到北大。见于人文学苑1号楼北水塘、朗润园岛南入口桥东。一年生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盾状,下面带紫色,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花直立,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外面密生稍弯硬刺。浆果球形,外面密生硬刺。 ![]()
大麻科(原榆科)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北京大学校园中仅一株。 ![]()
桑科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北京潭柘寺就与此植物有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有棘刺,刺长5-20毫米。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具短总花梗。聚花果近球形。见于静园草坪西南角,北大仅一雄株。 ![]()
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见于人文学苑东北角。落叶灌木,高约2米,稀达5米。枝略带弧形。树皮紫红色或灰褐色,有纵棱;枝条开展。复叶对生,具三小叶。圆锥花序顶生,直立,花白色;萼片长椭圆形,浅黄白色,花瓣5,白色,倒卵状长圆形。雄蕊5。蒴果外形像荷包,扁平,2室,先端2裂。北京大学校园仅一株。 ![]()
蔷薇科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乔木,高达8-10米;树皮暗紫色,光滑。叶卵状披针形,具细锐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紫色。核果近球形。花期3-4月。北京地区优秀的野生花卉,极易繁殖。此株为我从四院那株老树所结的果实繁育而成,位于人文学苑东北角,摄于2019年3月。那株老树已经死掉,目前四院中的三株也都是我从老树那里繁殖的。 ![]()
睡菜科荇菜(Nymphoides peltata)。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节下生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飘浮,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心形,全缘。花常多数,簇生节上,5数。花冠金黄色,昼开夜合。《诗经》中描写过这种植物,认识了它,能更好地与古人对话。 草木的多样性包括种类的多样性(对应于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的多样性(对应于生态多样性),但是现代性的规训常常与多样性相矛盾。规训追求的是某些人看中的秩序,表现为某种简单性、整齐划一性和显示度。于是,坏的表现是,某些有显示度的品种被过分地大量引进,过多占领了校园极有限的空间,被认为不重要的物种被人为限制、清除。这些与对学科、对人才的处理,是非常类似的。 ——摘自刘华杰《燕园草木补》 (本文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公众号授权发布,编 / 刘珊珊,审 / 任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