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赓就读黄埔军校时,有五位生死之交,这五人后来结局如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20:0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陈赓就读黄埔军校时,有五位生死之交,这五人后来结局如何?                                                         

2022-08-16 19:02                                       

                一提起黄埔军校,人们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这里,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虽说黄埔军校的创立者是蒋介石,但是这所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并没有门户之见。
无论是归顺共产党还是归顺国民党,都不重要。只要有为国效力的热情和本领,黄埔军校就一定能给年轻人们提供成长的机会。
纵观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团队,其中有很多将军都出自黄埔军校。在一众大名鼎鼎的开国将军之中,陈赓算是一位风云人物。

当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陈赓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在学校里交友众多,但最为亲近的几个人莫属胡宗南、李铁军、黄维、熊绶春与宋希濂这五个人。这五人与陈赓将军较好,甚至可以成为生死之交。那这五个人最后结局如何呢? 天子门生第一号——胡宗南
陈赓将军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曾与蒋介石结下了一段缘分。他曾在蒋介石身处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故而十分得蒋介石的喜爱。
那时,蒋介石希望陈赓能够在毕业后归顺国民党,与自己一起并肩打天下。可陈赓在分析局势以后,更青睐于共产党的作风,便婉拒了蒋介石的邀约。

在陈赓决心离开之际,蒋介石派那个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号”的胡宗南上前示好,希望能够将其留下来,但最后还是没能留下他。 话说,胡宗南与陈赓可算是个死对头。陈赓自己都说,若从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日子算起,他们两个已经针锋相对了二十多年。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两个人就经常对打。
在山城堡战役中,陈赓歼灭了胡宗南的一整个旅。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集结重兵将陈赓的骄傲——第四纵队团灭了。当然,这场战斗胡宗南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他也搭进去了自己手下的一支王牌旅队。

解放战争后期,胡宗南与陈赓最后一次交战,陈赓直接将胡宗南打成了光杆司令。为此,蒋介石也感慨“一个陈赓顶五个胡宗南”。 后来,胡宗南跟随落魄的国民党一起逃往台湾,自那以后便于陈赓断了联系。1962年,胡宗南在香港离世。他这一生辉煌过,也暗淡过。要说可惜,或许是站错阵营的可惜。
惺惺相惜——李铁军、黄维
李铁军是个很骄傲的人。在黄埔军校毕业之际的聚会上,不像众人那样不谈政治、不谈立场,李铁军非要说陈赓的选择是自甘堕落。甚至在说到激动之际,他还说要与陈赓自此断绝来往,再也不见。情绪激动之下,李铁军摔杯而去,给现场气氛搞得十分尴尬。

后来,李铁军在国民党阵营中也成长的很快。从团长到司令,他塑造了一支虎军。只是,李铁军的致命弱点是过于骄傲,自尊心太强,他接受不了任何失败和批评。国民党战败之际,李铁军败走台湾,后又辗转至美国。2002年,李铁军在台湾病逝。 若非政治立场不同,想必黄维定能和陈赓举杯邀明月,一同畅饮。黄维与陈赓有很多共同点,两个人都是非常勤奋的。
论学习,两人不相上下;论战绩,两人都是打硬仗的一把手。黄埔军校毕业之际,陈赓邀请黄维去吃饭。黄维选择了国民党,陈赓选择了共产党。在酒席上,黄维多次举杯敬陈赓,却只字不提政治立场的事。友谊是纯粹的,无关政治立场。

后来,黄维与我军交战被俘,被送到功德林改造。上世纪七十年代,黄维被特赦,被我党安排在政协的文史部门担任专员。1989年,黄维因病在北京去世,也算度过了一个安然自在的晚年生活。 情同手足——熊绶春、宋希濂
熊绶春与陈赓在黄埔军校中相识,在战火中增进感情。在熊绶春性命垂危之际,是陈赓的奋力营救给了他生的希望。也正因如此,熊绶春始终很感激陈赓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1948年,国共两党进入了战斗的紧张期。虽为好友,但无奈阵营不同,免不了兵刃相见。

那一年12月,陈赓写信给被包围的熊绶春,规劝其起义,归顺我党。熊绶春读完后泪流满面,但始终犹豫不决。最终,共军攻入城内,熊绶春被击毙。整理其遗体时,陈赓嘱咐手下定要好好埋葬,并为其立下墓碑。 宋希濂与陈赓是老乡,两人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前就已经相识。对于陈赓来说,宋希濂是名副其实的挚友。
离开黄埔军校之际,两个人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阵营。但是对立的立场并未隔断两个人的情谊,他们彼此之间依旧是互帮互助,相互扶持。

当年陈赓被蒋介石俘虏时,宋希濂跑前跑后为其求情。此人与陈赓一样,无心党派之争。因此,宋希濂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渐渐被蒋介石冷落了。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人们才猛然想起这位敢拼敢干的将军。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大势已去。纵然宋希濂再有能耐,也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终于,宋希濂战败被俘。听闻此讯,陈赓赶紧上前,还将其接到家中以礼相待。在陈赓的帮助下,宋希濂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也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1993年,宋希濂安然驾鹤西去。

小结: 真正的友谊是可以冲破一切阻碍的。陈赓的五位生死之交均选择了国民党阵营,或许他们不认可陈赓的选择,但他们的心里始终认可陈赓这个人。
无论是摔杯而去的李铁军,还是与之惺惺相惜的黄维、宋希濂,他们在内心深处都有那份真挚的友谊。纵然外界炮火纷飞,也难以抵挡友谊的炽热。
多少年后,时过境迁。这些将军们的辉煌和落魄都已成为了历史。不管是弃暗投明还是战死沙场,他们的故事,都值得后人传颂、铭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0:42 , Processed in 0.0078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