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门酒肉臭”这里的臭,我们可能理解错了,真正的意思应该是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6:32: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门酒肉臭”这里的臭,我们可能理解错了,真正的意思应该是香                                    

            

        2020-04-28 22:4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两句诗脍炙人口,特别是前一句,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用来讽刺那些豪门权贵,如果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那就是说富贵人家的肉都是自臭得,那路边还有无数冻毙的穷人,他们死得很悲惨,没有人收尸,腐烂了之后,只剩下了一堆白骨。这是我们一般的理解,其实可以告诉各位,前一句中的臭,并不是真的指肉臭,恰恰是相反,杜甫所要表达的是香才对。

这首诗写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此时刚刚爆发了安史之乱,各地都烽烟四起,当时杜甫正好生活在长安,看到了暴乱后的情形,人们无家可归,食不果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多人由于这场战乱丢掉了性命。但是令人可气的是,那些富贵有权势的人家,依旧还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家中每餐都大鱼大肉,这也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杜甫正是感受到了这种不公,看过了太多人的悲伤,还有那路边冻毙的普通人,这件事情触及了他的心灵,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无非是讽刺了当时吃人的社会,讽刺了那些权贵,还有富贵的人家。社会无论发生了什么,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都不会遭殃,真正受苦受难的还是底层普通的民众。

唐朝的诗人其实还是比较敢写,也比较敢于说真话,杜甫很多的诗都充满讽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好像是一把匕首扎进了那些人的身体里。这也正是杜甫最伟大的一个地方,无论自己生活多么的糟糕,可是他依旧爱着底层的普通民众,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有着“诗圣”的美誉。

每次读杜甫的诗都令人热血沸腾,在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他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言,每一句都很深刻,也很具有讽刺意味,正是由于他经历了那样的生活,感受到了普通底层人们的苦。原本就已经够苦的了,再加上战争,使得人们的生活越发艰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很形象地描写出了那个封建的时代,还有人性的丑陋,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即使是在战争年头,也依旧在家里吃香得喝辣的,不要说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使是一丁点的同情心都没有。其实这也正是人性,我始终相信人性生来善,但是环境会改变一切,我们想要成为高尚的人,只能是不融入其中,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也有着高尚的品格,他始终关怀民众,心系天下,自己原本也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时常会陷入困境,但是他没有忘记国家,没有忘记更需要关怀的普通民众,所以他始终是像圣人一样,把仅有的一点爱给予了更需要关怀的底层民众,这在种大爱最让人感动,对于穷人来说,哪怕是一丁点的安慰,那也是会刻骨铭心,永远记在心里。杜甫所带给人们的感动,也是一直会延续下去。

我们应该庆幸唐朝出了杜甫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用诗歌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让底层的普通民众感受到了爱,而他对于现实的讽刺也是最为深刻,这一点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中,一句“朱门酒肉臭”更是概括了全部,让我们从中品读出了杜甫对于富贵人家的不屑。也只有他才能够写出如此有趣的诗句,讽刺的也是很到位,读来让人拍案叫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07:02 , Processed in 0.0075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