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观最孤独落寞的一首词,字字动人心弦,不愧是古之伤心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00:0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秦观最孤独落寞的一首词,字字动人心弦,不愧是古之伤心人                                                         2020-05-14 23:3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诗词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是“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完全陶醉于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典型的代表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这是他归隐田园之后所写,此时的他寄情山水,不再受尘俗的侵染,心情自然闲适淡泊,所以能达到“无我之境”。

可是历朝历代,又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一样淡然超脱?

所以诗词中更多的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两句出自秦观的《踏莎行》,将他的孤独落寞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断肠。

秦观被誉为“古之伤心人”,这首词就是他的“伤心”代表作,写于他被贬谪后的那段失意岁月,字里行间充满了孤独落寞,连苏轼读后都感慨万千。

词的上半阕以写景为主,营造了一种凄迷孤冷的环境,抒发了词人谪居他乡的孤苦之情。

开头三句以互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迷离的景象:大雾蒙蒙,月色茫茫,楼台若隐若现,渡口也隐匿不见。

他登高远眺,望极天涯,却始终找不到那片桃花源。

词人因为新旧党争接连被贬,仕途上的失意,让他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怅惘。

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黑暗,但是他又无可奈何,更不知道路在何方。

现实的痛苦让他想要逃避,于是便想到了“桃花源”。

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倾轧,充满了欢乐,是很多文人所追求的理想乐园。

秦观也是如此,失意的他多么渴望能够找到那片世外乐土,可是他望断天涯,依然是“无寻处”,心中的惆怅可想而知了。

接着的两句是环境描写,也是词人心境的写照。

在春寒料峭的时节里,他独自一人幽居在异乡的旅馆里。

夕阳西下,传来杜鹃的哀鸣声,词人的心中更加悲切了。

原本“孤馆”、“春寒”已经是很凄凉的意象了,而“夕阳”、“杜鹃”更是为这孤寂的环境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是杜鹃,又名“子规”,在诗词中历来是悲苦哀怨的代名词,“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犹啼血”、“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声声,仿佛在说“不如归去”,勾起了异乡游子的愁思。

此时的远离故乡的秦观怎能不想归去呢?但是他即使再思念故乡,他也无法归去,无形中又加深了他的凄苦。

王国维曾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足见词人的悲苦是有多深刻了。

词的下半阕从现实写起,进一步深化他的离愁别恨。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两句既是用典也是写实。

前一句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而后一句源自《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身处异乡的词人也曾收到亲友的书信,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可是词人为何会说“砌成此恨无重数”呢?

因为亲友的寄赠固然能给他些许慰藉,但也更加深了他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

想家不能回,思亲不能见,词人心中的愁恨到达了顶点。

最后他忍不住抱怨道,“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江啊,你绕着郴山流淌就好了,为什么要流向潇湘呢?

这看似无理的抱怨,却道尽了词人心中满腹的忧愁。

他天涯飘零,困在郴州,不得自由,可是郴江却能流向远方,如此一对比,词人的凄凉处境可见一斑。

这两句表面写景,实则表现的是词人的心事。

他将自己万千的愁绪寄托在自然景物之中,婉转又深刻,历来为人所称道。

苏轼也很喜欢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传闻在秦观离世后,他常将这两句书扇面,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全词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十分婉转哀怨,动人心弦,后世称之为“古之伤心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4:31 , Processed in 0.0078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