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台阁体”盛行的年代,这份小楷犹如一股清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1:03: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台阁体”盛行的年代,这份小楷犹如一股清流!         2020-09-28 20:57                    

                          

《重过庆寿寺等诗帖》
明,王绂书,楷书,19行,285字
王绂小时勤奋好学,十岁能做诗,十五岁由于学问优异被列为弟子员。他喜爱绘画,学习元四大画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人的绘画技巧。十七岁被举荐到京城(南京)任“博士弟子员”。他生性高傲,并不在意这一名义,在京城没呆多久就回到无锡。

此作小楷书七言诗四首,乃王绂游览京城诸胜景时所成诗篇,并于永乐九年(1411年)为沈度书写。这一年王绂50岁,沈度55岁,二人为内廷同僚。作品以锺、王小楷为法,风格端劲清雅,以锺王小楷为法,与当时盛行的“台阁体”比较,别具古意。

从作品中可以窥见王绂对人生、对世事的看法是平淡超然的。风雨沧桑,生活的历练,成就了他举重若轻的品性。
如果我们再留心审视一下王绂的诗与画,同样可以品出其中宁静平和的味道。其艺术语言是统一的、和谐的。他宠辱不惊,故而他的作品能大巧若拙,无意于佳,朴实无华。王绂所写的小楷作品,开幅不大,所写内容为自作律诗,字属蝇头小楷之列,具有一定书写难度,但作品通篇小中见大,气息通畅,冲淡平和。作品的风格是作者心态的直接反映。只有那些摒除浮躁、抛弃功利、了无杂念之人,才能写出平淡自然的作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13:38 , Processed in 0.0112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