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宗元在柳州写的这首七律,充满地域文化,最后两句读来让人为之动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07:52: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柳宗元在柳州写的这首七律,充满地域文化,最后两句读来让人为之动容                        2021-06-08 19:19                    

                          

岭南江行》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他在柳州做官时写下的,原诗如下: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咫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柳宗元的这首诗如果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是无法真正理解诗人表达的意图的。如果结合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的话,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首诗,尤其是这首七言律诗尾联的含义,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书影绘像

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世称“柳河东”或“河东先生”。

柳宗元曾任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因而也被人们称为“柳柳州”。《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柳宗元的传记。柳宗元去世后,韩愈曾作《柳子厚墓志铭》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时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与刘禹锡人同科考中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年),考中博学宏词科,任贤殿书院正字,从此踏入仕途。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离长安,任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两年以后又调回朝廷,任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朝为官。

柳宗元绘像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任用王叔文执掌朝政。时年三十三岁的柳宗元是王叔文幕府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等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同年八月顺宗让位给太子李纯、即唐宪宗,王叔文、王伾领导的革新遂宣告失败,王叔文等人全部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同年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一住十年,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正月,被召赴长安,三月,又改为柳州刺史。

在柳州四年,柳宗元很有政绩。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病逝于柳州,时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韩愈提倡和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传记、寓言、山水游记,都很出色。尤其是他在贬谪柳州之后的律诗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柳宗元书影绘像

《岭南江行》诗歌解读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歌,往往直接描写刻画岭南的风光、风物、风土民俗,表现出对岭南的强烈感受,并在诗歌中流露出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

柳宗元在诗歌中将岭南风光和自己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让诗意层层递进,而诗中所寄托的诗人对仕途贬谪的感情就尤为强烈,这首《岭南江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

柳宗元这首诗的诗题是“岭南江行”,因为柳州在唐代属于岭南地区,而且岭南这个名字就始于唐代。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有岭外、岭表、 岭海、岭峤、峤南、五岭等别称。唐宋时期的岭南,大体包括今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地方

在唐代文人的地理观念中,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等印象。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南蛮下》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

杜佑明确指出岭南远离中原、经济落后,一直是要服荒服的地方。在唐代和宋代两朝,岭南更是安置贬谪流放的大臣的地方。

柳宗元的这首《岭南江行》诗,在首联、颔联、颈联这三联中,诗人详尽地描述了柳州山川风物的特点,他罗列了瘴江、黄茆、海边、象迹、射工、咫母等种种景象:

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黄茆:即黄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象迹:大象的踪迹;蛟涎:蛟龙的口液,诗中指水蛭;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形似虹霓,也可以指飓风。

从柳宗元罗列的种种岭南风物来看,诗人主要是为了表达滴居于此地的艰辛不易的生活。同时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贬谪柳州后的生存状况,从而发出尾联中“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感慨

《岭南江行》尾联的含义,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两句,蕴含着柳宗元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诗人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也表达了诗人想在事业上有一番建树的决心。

诗人在尾联中写到了“岂容华发待流年”,表明柳宗元此时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消沉的,而是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能看出来诗人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的心态。

这首《岭南江行》可以说是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真实心境的写照,也可以说是能代表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生存状态的一首诗作

柳宗元在整个柳州时期所作的诗歌,尤其七律,它们在内容和意象上,总是通过集中概括、简要典型地叙写岭南的风光、风物、风土民俗和自身境遇,进而将诗意转人直抒情感、表现凄怆悲痛的心境上。

在《岭南江行》这首诗中,柳宗元以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咫母等意象来表现自己到岭南的感受,这些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岭南不同于中原风光的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柳宗元柳州时期的诗歌总体特点,那就是在意象上除了与地方特色结合外,在一首诗中还会出现意象的叠加现象

层层叠加的凄伤,分量虽沉却强作节制,形成了柳宗元七律中“融悲愤于异景之中,化深情于浅语之外”的独特风格,也体现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七律诗的一大特色。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歌特点

柳宗元的七律所抒发的感情,主要是他从贬滴之初开始大量创作诗歌到卒于柳州任上,是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贬谪压抑的感情。

他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情寄寓于岭南独特的风物中,用岭南风物寄托自己贬谪的情怀,这是柳宗元在柳州期间诗歌创作的基本内容,也是他的基本特色。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创作的七律诗:要么是刻画岭南的自然景象,要么是叙写独特的风土民俗,要么就是表现自己落寞苦闷的贬谪生活

柳宗元在诗中都以浓墨重彩的笔法去描写岭南风光,因此诗歌中形成了意象密集、壮而不疏的气势。我再举两首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诗作说明一下。

如在《柳州寄丈人周韶州》一诗中,柳宗元写道:“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鳃墉。”这首诗字字句句写出了贬谪之后的寂寞心情,诗中岭南景象络绎而出,“梅岭”和“桂江”这两个岭南风光意象又让诗作平添几分典雅与雍容

再如《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一诗中,柳宗元写道:“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在这首诗中,柳宗元以“楚客怜皇树”、“荆州利木奴”等意象巧作对比,再以两个追问抛出“喷雪”、“垂珠”的景象。诗中意象频出,情思顺连,诗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二中曾评价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并说柳宗元的诗歌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

这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柳宗元诗风“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

小结

从柳宗元的《岭南江行》以及举例的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对岭南景物的描写都有笔法奇特,景物刻画精微生动的特点。

柳宗元七律诗中的景物安排疏密而浓重,所以在尾联中情感的抒发也就显得深沉而凝重了                        柳宗元在柳州写的这首七律,充满地域文化,最后两句读来让人为之动容                                                         2021-06-08 19:19                    

                          

岭南江行》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他在柳州做官时写下的,原诗如下: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咫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柳宗元的这首诗如果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是无法真正理解诗人表达的意图的。如果结合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的话,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首诗,尤其是这首七言律诗尾联的含义,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书影绘像

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世称“柳河东”或“河东先生”。

柳宗元曾任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因而也被人们称为“柳柳州”。《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柳宗元的传记。柳宗元去世后,韩愈曾作《柳子厚墓志铭》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时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与刘禹锡人同科考中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年),考中博学宏词科,任贤殿书院正字,从此踏入仕途。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离长安,任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两年以后又调回朝廷,任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朝为官。

柳宗元绘像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任用王叔文执掌朝政。时年三十三岁的柳宗元是王叔文幕府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等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同年八月顺宗让位给太子李纯、即唐宪宗,王叔文、王伾领导的革新遂宣告失败,王叔文等人全部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同年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一住十年,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正月,被召赴长安,三月,又改为柳州刺史。

在柳州四年,柳宗元很有政绩。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病逝于柳州,时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韩愈提倡和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传记、寓言、山水游记,都很出色。尤其是他在贬谪柳州之后的律诗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柳宗元书影绘像

《岭南江行》诗歌解读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歌,往往直接描写刻画岭南的风光、风物、风土民俗,表现出对岭南的强烈感受,并在诗歌中流露出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

柳宗元在诗歌中将岭南风光和自己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让诗意层层递进,而诗中所寄托的诗人对仕途贬谪的感情就尤为强烈,这首《岭南江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

柳宗元这首诗的诗题是“岭南江行”,因为柳州在唐代属于岭南地区,而且岭南这个名字就始于唐代。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有岭外、岭表、 岭海、岭峤、峤南、五岭等别称。唐宋时期的岭南,大体包括今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地方

在唐代文人的地理观念中,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等印象。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南蛮下》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

杜佑明确指出岭南远离中原、经济落后,一直是要服荒服的地方。在唐代和宋代两朝,岭南更是安置贬谪流放的大臣的地方。

柳宗元的这首《岭南江行》诗,在首联、颔联、颈联这三联中,诗人详尽地描述了柳州山川风物的特点,他罗列了瘴江、黄茆、海边、象迹、射工、咫母等种种景象:

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黄茆:即黄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象迹:大象的踪迹;蛟涎:蛟龙的口液,诗中指水蛭;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形似虹霓,也可以指飓风。

从柳宗元罗列的种种岭南风物来看,诗人主要是为了表达滴居于此地的艰辛不易的生活。同时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贬谪柳州后的生存状况,从而发出尾联中“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感慨

《岭南江行》尾联的含义,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两句,蕴含着柳宗元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诗人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也表达了诗人想在事业上有一番建树的决心。

诗人在尾联中写到了“岂容华发待流年”,表明柳宗元此时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消沉的,而是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能看出来诗人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的心态。

这首《岭南江行》可以说是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真实心境的写照,也可以说是能代表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生存状态的一首诗作

柳宗元在整个柳州时期所作的诗歌,尤其七律,它们在内容和意象上,总是通过集中概括、简要典型地叙写岭南的风光、风物、风土民俗和自身境遇,进而将诗意转人直抒情感、表现凄怆悲痛的心境上。

在《岭南江行》这首诗中,柳宗元以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咫母等意象来表现自己到岭南的感受,这些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岭南不同于中原风光的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柳宗元柳州时期的诗歌总体特点,那就是在意象上除了与地方特色结合外,在一首诗中还会出现意象的叠加现象

层层叠加的凄伤,分量虽沉却强作节制,形成了柳宗元七律中“融悲愤于异景之中,化深情于浅语之外”的独特风格,也体现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七律诗的一大特色。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歌特点

柳宗元的七律所抒发的感情,主要是他从贬滴之初开始大量创作诗歌到卒于柳州任上,是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贬谪压抑的感情。

他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情寄寓于岭南独特的风物中,用岭南风物寄托自己贬谪的情怀,这是柳宗元在柳州期间诗歌创作的基本内容,也是他的基本特色。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创作的七律诗:要么是刻画岭南的自然景象,要么是叙写独特的风土民俗,要么就是表现自己落寞苦闷的贬谪生活

柳宗元在诗中都以浓墨重彩的笔法去描写岭南风光,因此诗歌中形成了意象密集、壮而不疏的气势。我再举两首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诗作说明一下。

如在《柳州寄丈人周韶州》一诗中,柳宗元写道:“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鳃墉。”这首诗字字句句写出了贬谪之后的寂寞心情,诗中岭南景象络绎而出,“梅岭”和“桂江”这两个岭南风光意象又让诗作平添几分典雅与雍容

再如《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一诗中,柳宗元写道:“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在这首诗中,柳宗元以“楚客怜皇树”、“荆州利木奴”等意象巧作对比,再以两个追问抛出“喷雪”、“垂珠”的景象。诗中意象频出,情思顺连,诗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二中曾评价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并说柳宗元的诗歌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

这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柳宗元诗风“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

小结

从柳宗元的《岭南江行》以及举例的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对岭南景物的描写都有笔法奇特,景物刻画精微生动的特点。

柳宗元七律诗中的景物安排疏密而浓重,所以在尾联中情感的抒发也就显得深沉而凝重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1:13 , Processed in 0.0100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