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臂将军——叶选宁少将的书法让后人汗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2:2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左臂将军——叶选宁少将的书法让后人汗颜             2020-09-22 09:04                    

                          

叶选宁曾化名岳枫,为广东梅县雁洋人,父亲叶剑英,母亲曾宪植。1938年9月生于香港。叶选宁家中排行第三,故自称“叶三”。1957年应征入伍,历任学员、副排长、军代表、作训处副处长、副参谋长、副部长、部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叶选宁工于书法,早年习颜、柳,后喜行草书,行书以宋四家为依托,草书主要研习怀素、张旭、鲜于枢、毛泽东书法。故其书风,恣肆雄逸而不失沉厚宽稳,有帖学之和穆而去其纤,有碑学之雄放而去其犷。

据《羊城晚报》报道,叶选宁在自述中回顾了幼时至今与书法的缘分:“1岁抓周抓了支毛笔……我妈妈的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喜欢写字,希望自己的字能写好。没有什么章法,喜欢什么字就临什么字,不断地写。本人写字多是抄古人的,见到好的、喜欢的,都抄百遍以上,坚持写到今天。”

叶选宁的书法之路曾两次面临中断。第一次发生在31岁那年,叶选宁右臂受伤,功能全失,若要继续写字,必须从右手变成左手,但“仅余一臂亦可练字”;41岁时,他决定重新开始,直至73岁时大病一场,“鬼门关上一游,视力日差,腰腿也渐力不从心,字又写不出来了,再度从头来过。”

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一平认为,叶选宁的书法四体兼善,融法度、意韵、意志一体,将学识、才气、功力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着痕迹地揉合,于纸上摆兵布阵,取精用宏,形成了一种大气象、大气韵的书法格局。

梅州书法家协会主席彭贵山评论叶选宁的作品:“他写的行草书是十分规范的,每一个字都有根有据有出处。用一句话语来形容就是‘高山流水自然跳,抱得琴来不用弹’ “。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侯坚也认为叶选宁综合了古代和现代人的字体,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现象。从选宁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选宁为人很潇洒,灵魂是很自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13:34 , Processed in 0.0071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