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沈阳这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04:5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辽宁沈阳这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2021-05-17 01:00                    
                          

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1、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中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现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

2、清昭陵: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3、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尼亚满山迁来此处。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4、张氏帅府: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

5、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北运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7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房址密集,每隔3-5米就有一处,其中最大的房址面积约100平方米,座落在诸房址中心,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新乐遗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历史。其出土文物相当丰富,石器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凿、磨盘、磨棒、刮削器等,陶器有之字纹深腹罐、高足钵、簸箕形器等。

6、叶茂台辽墓:位于法库县叶茂台村西北和北山的山坡,是辽丞相萧义及其家族的墓群。墓的型制多样,文物丰富,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习俗有重要意义。

7、东北大学旧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8、高台山遗址:位于沈阳市新民市高台子乡高台子村,遗址集中在东高台山南面,墓葬群分布在腰高台山南坡 。遗迹有灰坑和窑址,内有陶器、石器等;随葬品多为夹沙红陶壶、高足钵及石斧、石棒头和陶纺。

9、石台子山城:位于沈阳市区东北35公里辉山风景区内的棋盘山水库北岸,北邻铁岭,东南与抚顺相望。山城借助山体自然形势人工修筑而成,为一座闭合式的石垒山城,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周长1384.1米,环城墙体一周共设有10座马面,4个城门。

10、锡伯族家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太平里21号,又名称为太平寺。是清代锡伯族人民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集资修建。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像。

11、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沈阳市西北,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塔是一座十三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33米。整体分五部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

12、沈阳天主堂: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小南街南乐郊路40号,原建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是法国传教士方若望所建。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存建筑为1912年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的。

13、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包括中山广场和周边尚存的六大建筑。其中,中山广场的前身叫中央广场,始建于1913年,到1919年时,改名“浪速广场”,原广场中央有日本人建的纪念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原纪念碑拆除,改名为中山广场。

14、辽宁总站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00号。始建于1927年,1930年竣工,现为沈阳铁路分局机关办公楼。

15、奉海铁路局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站街1号,现为沈阳东站,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16、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是二战时期日本在沈阳设立的一个专门关押太平洋战争中受俘盟军的场所,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这里曾关押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6个国家的2000余名战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20:19 , Processed in 0.01188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