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是“人未至声先闻”,凤姐、贾母、湘云大不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4:5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同是“人未至声先闻”,凤姐、贾母、湘云大不同                                                         2019-02-18 13:20                                                   
                  
说起“人未至声先闻”,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王熙凤。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见到贾母、王夫人、三春等,大家静悄悄说话,突然——
  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来的就是凤姐了。

王熙凤“人未至声先闻”,如此与众不同,原因有二。
一是其泼辣性格。
贾母向黛玉介绍凤姐,说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从凤姐的日常行为看,她也确实泼辣。
譬如她动不动打人,清虚观小道士、给贾琏把风的小丫头都把她一个耳光打得站立不住;
譬如她动不动骂人,只因王夫人问是否按时给丫头发月钱,她出来后就当众对赵姨娘指桑骂槐。

二是她深知贾母喜好。
贾府上下人等,在贾母面前都小心翼翼,唯恐说错话说多话。
凤姐却反其道而行之,时常在贾母前高声说笑,结果每次都逗得老祖宗异常高兴。
这正是凤姐非同寻常的聪明处,因为她知道贾母一生经历丰富,不缺荣华富贵,她老来最期盼的就是见一群儿孙围绕自己,一家人欢声笑语。
于是,王熙凤就制造这样的效果。

说完凤姐,说第二个“人未至声先闻”的。
谁呀?
贾母!
第三十三回,贾政下死劲打宝玉,谁劝都不听。王夫人等正急得要命时,贾母来了——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
  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贾母这也是“人未至声先闻”,但与凤姐的咋咋呼呼不同,她是因为着急。
70来岁的人了,心里急着叫停贾政,没奈何腿脚赶不上,于是隔着窗户先发声,早一点是一点……

除了凤姐、贾母,《红楼梦》中还有个“人未至声先闻”的。
是史湘云。
第五十二回,薛宝琴说曾遇到一个会写诗歌的外国女子,宝钗让她切莫吟诵,等把湘云、香菱叫来,大家一起欣赏。
  半日,只听湘云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
  一头说,一头果和香菱来了。
  众人笑道:“人未见形,先已闻声。”
看,又一个“人未至声先闻”。

在红楼诸艳中,史湘云是最爽朗、直率的一位。
她喜欢穿男装,而且行为习惯也像个男孩。
譬如,“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譬如,她与宝玉算计着烤鹿肉吃;
譬如,她不好好坐,爱趴椅背上,有次听黛玉打趣宝钗笑得连人带椅子咕咚一声歪倒;
譬如,听凤姐说小戏子活像一个人,别人知道也不说,她却脱开而出,说是像黛玉,结果惹出是非……
因为这样的个性,“人未见形,先已闻声”,对湘云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以上就是我记忆中《红楼梦》三个“人未至声先闻”的细节。
类似情节,敢在三个人身上都写到,但读来不光不觉雷同,反都合人物特点。
这又是《红楼梦》作者高明的例证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22:24 , Processed in 0.0076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