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不该给“奸相”蔡京书法好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01:2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20-7-29 01:28 编辑

该不该给“奸相”蔡京书法好评?                                                         2020-07-28 16:55                    

                          

提起蔡京,
世人的第一反应都是:
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
《水浒传》里,
被劫了生辰纲的 蔡太师
宋徽宗身边三次出任宰相的大奸臣,
北宋 “六贼”之首
(六贼:蔡京、王黼、朱勔、梁师成、童贯、李彦)
这一点自北宋末年,
太学生陈东上书将蔡京,
列为 “六贼”之首就已经形成了基调。
《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称其:
“天资凶橘,舞智御人……见利忘义,
心狠手辣,打击政敌不择手段”
一、宋朝书法TOP1.
史书记载:
蔡京书法先后学过唐代 徐浩、沈传师、欧阳询
后又改学“二王”,
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
当时的人们一谈到蔡京的书法,
张口就是什么:
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
话里话外都透漏着一股——
蔡太师书法天下第一!
这把宋四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
他们几个往哪放?
再说了,“瘦金体”难道就不好吗?
眼里还有没有皇帝?

宋徽宗“瘦金体”
可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挺靠谱。
因为,上面提到这几位,
好像 还挺赞成这种说法
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属米芾,
米芾因为狂傲自负、行事癫狂,
被世人称为“米颠”。

但就是这位目中无人的“米颠 ”,
曾经亲口承认: 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据说,蔡京有一次跟米芾侃大山时问起:
你觉得当今世上谁的书法写的最好?
米芾回答:
柳公权之后就属你和你弟弟了。
蔡京又问:那其次呢?
米芾这才说:当然就是我啦。
如果说米芾可能是畏惧蔡京的权势,
一时说了违心话,
(依米芾的性格,估计可能不大)
那宋徽宗的喜爱绝对是出自真心。
在赵佶同学还是端王时,
就曾经 花两万钱买下过蔡京写的扇面。
登基之后,
在他下令编撰的《宣和书谱》,
更是把蔡京的书法夸到天上有地下无。
二、引来皇帝“花式夸”!

夸了啥?来,感受下:
“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
正书如冠剑大臣立于庙堂之上,
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
巍巍若巨鳌之载昆仑,
翩翩如大鹏之翻溟海。 ”
而在自己的画作中,像《听琴图》——

宋徽宗《听琴图》

《听琴图》局部
还有,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题跋者,总少不了蔡京的身影。
那么,蔡京书法真这么好?
被夸成一朵花,它到底长啥样?

▲ 《节夫帖》,42.3cm*32.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文为:
京再拜。昨日终日远劳同诣。下情悚感。
不可胜言。大暑。
不审还馆动静何如。想不失调护也。
京缘热极,不能自持,疲顿殊甚。未果前造坐次。
悚怍。谨启代面叙。不宣。
京再拜。节夫亲契坐前。
《节夫帖》是蔡京写的一幅行书信札,
虽没《宣和书谱》中记载的那样:
“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夸张。
但整体呈现出笔力雄健、张弛有度,
笔法俊逸秀美,结字欹侧多姿的特点,
颇得书法中的“媚趣”。

▲ 《节夫帖》结字欹侧多姿,拜、情、叙整体呈右上倾斜,言、想、甚、夫则向左下倾斜。
而“媚”作为纯粹的形式美,
被纳入书法审美范畴,
源于“二王”,
因此,在很多记载中都能看到,
蔡京深得“二王”笔意的说法。

▲ 在粗笔浓墨中时有细劲之笔
《节夫帖》用笔和分行布白上颇特色,
前者字字笔划轻重不同,
却又仿若自然天成;
后者每字每行间都经过精心安排,
左右前后顾盼呼应,错落有致。
下图以红线为界——

《节夫帖》的分行布白,
呈现密—疏—密—疏的特点,
且因第二部分留白极大,
起首两行皆向内倾斜。
不过,看完《节夫帖》之后,
最大的感受就是:
这确定不是米芾的作品吗?
这两人的书风简直像到犯规好不好!
难怪米芾这么下大力气夸蔡京!
夸他等于夸自己嘛
不信,来对比一下:

▲ 米芾《三札》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难怪启功先生在提到北宋书法时,
曾说 二蔡(蔡京蔡卞兄弟)、米芾为一宗
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
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
三、成功跻身宋四家?
蔡京保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
除《节夫帖》外,
还有《宫使帖》、《跋赵佶雪江归棹图》
《跋赵佶唐十八学士图》、《题赵佶听琴图》
《跋千里江山图》、《跋唐玄宗鹡鸰颂》等。

▲ 《宫使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只有《宫使帖》是和《节夫帖》
一样的有尺牍,
其他全部都是在书画作品上,
进行的 题跋、题诗

▲ 《跋赵佶雪江归棹图》
至于原因,
估计, 蔡京实在太过臭名昭著
根本没人愿意收藏他的作品,
如果不是被他题字的作品实在优秀,
估计连同那些书画本身都难以留存
这一点蔡京必须感谢宋徽宗)。

▲ 《题赵佶听琴图》
除了作品难以留存之外,
“奸臣”的身份很可能,
还让蔡京 失去了名列“宋四家”的机会
据说,宋四家“苏、黄、米、蔡”中,
“蔡”本来指的是蔡京,
只不过后世因为厌恶蔡京的人品,
用蔡襄代替了他。
明代张丑就曾说过:
“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蔡京也。
后世恶其为人,去之而进君谟(蔡襄字君谟)书焉。”
—— 明张丑《管见》

▲ 汪曾祺
汪曾祺在《谈写字》中也认同这观点:
“「宋四家」指苏、黄、米、蔡。
「蔡」本指蔡京,但因蔡京人品不好,
遂以蔡襄当之。”
汪老爷子还认为:“宋四家”排序不公,
就书法成就,应是: 蔡、米、苏、黄。
认为 宋人书法,当以蔡京为第一。
不过,话说回来,
即便蔡京被列入宋四家,
也改变不了其身为“奸臣”的事实。

都说“ 字如其人”,大奸大恶如蔡京,
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呢?
蔡京:也许,我是个例外吧!
但,当我们开阔历史的视野,
就会发现他不仅是个奸臣,
还是个 能臣
他的行政才能早在当时就为世人所公认。
神宗熙宁末,
王安石常对年轻的蔡卞(蔡京之弟)说:
“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
不知将来谁能继承我,执掌国柄?”
然后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
“我儿王元泽算一个!”
回头对蔡卞说:
“贤兄(指蔡京)如何?”
又掰下一指;沉吟良久,才说:
“吉甫(指吕惠卿)如何?且算一个吧。”
然后颓然道,没了!
被王安石列为 天下仅有的三个宰相之才之一
蔡京的才能可见一斑。
不过,“ 有能力”不等于不是“ 奸臣
唯一的解释就是:
蔡京可能像严嵩一样
(严嵩:明朝六大奸臣之一,
死前写下“ 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至死依然认为,
自己是个浩然正气的忠臣君子。
大家认为呢?

主编 | 凌晨

编辑 | 土曾 小君 祁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10:15 , Processed in 0.0109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