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天祥祖籍是安徽广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21:0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天祥祖籍是安徽广德                                                         2021-03-10 15:23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据史料记载,文天祥为江西吉安人,出生于宋端平三年(1236)。宝佑四年状元及第,同年丁父忧,居家守孝三年。开庆元年( 1259)赴京,朝廷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咸淳五年(1269)知宁国府(今安徽宣城),九年为湖南提刑。德祐元年( 1275)起兵勤王,抗击元军。此后,一直率军转战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直到祥兴元年( 1278)被捕入狱。被囚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山堂肆考》卷135《制谥下》)

一、文天祥为何初名“云孙”
文天祥先祖姓刘,后裔姓云或文。文天祥的先祖是广德(今安徽省广德市)刘文静后裔,广德历代志书没有详细介绍刘文静的身份。但记载了其简单遗址:
明闻人诠、陈沂《南畿志》:“刘文静故宅,在州北三十里,今唐圣寺,旧有人于废井中得古铜器,上有款,识其寺前有刘相公庙,相传文静捨宅为寺,故朝祀之,今废。”
明李贤彭时修《明一统志·卷十七·广德州》:“刘相公庙,在州城北三十里,宋兴寺前,俗传唐刘文静舍宅为寺,故庙祀之。”
《江南通志卷·四十一》“唐刘文静墓,在州治北三十里唐兴寺(今邱村老小学附近)侧”。除了志书记载,还有刘文静幼时常随母到灵山寺敬香拜佛,至今在灵山还留有读易洞或读易处等民间传说。
刘文静何许人也?
刘文静母亲为南朝陈国郡主,父亲为郡马战将,隋兵南下时,因战阵亡,陈国灭亡时,其母亲陈氏带刘文静及遗腹子投靠广德陈氏娘家,刘文静自小聪明好学,在母亲的指教下熟读经书,胡文铨《广德州志·卷三·山川》:“灵山,州南七十里。”“上有灵山寺。”“武梁下有小云锦,有刘文静读易(经)处。”由此,《灵山寺刘文静相关传说》被列为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文静学有所成后,文静投靠了他在朝廷的表妹夫做了官,好景不长,因奸人所害被贬还乡。为了不让官场对头陷害,刘文静后代改姓云或文(取刘文静名),其弟后裔依旧姓文。为躲避仇家,云氏大部分后裔先后迁出广德,文天祥的祖辈投靠五代后唐时期迁到吉州庐陵的文氏宗亲。

二、文天祥对先祖居地的情感
以名寄情。前述文天祥父辈改刘姓为文姓,而文天祥不忘祖籍,初仍以云姓为名,曰云孙,是有根据的。
以诗寄情。文天祥在《送曹大著知广德军》“暂屈瀛洲客,来临汭水民。山川归史记,岳牧属词人。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儒林官可纪,何止吏称循。”中,以此诗自述,“暂屈瀛洲客,来临汭水民”,既隐晦地说出自己根是桐汭(广德古称),又表达了先祖居地(今邱村镇赵岗一带,汭水边村庄)的情感。
寻宅寄情。文天祥在知宁国府期间,多次到祖居地赵岗老宅子探寻,并在老屋墙题文纪念。可惜,题字于上个世纪70年代被毁(也有说还依存,笔者没有机会去实地考证)。可见他写“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这句诗不是无中生有。
以序寄情。广德誓节镇天平村广德陈氏第二十九代孙一陈姓村民现存《陈氏家谱》,其中有文天祥为此家谱做序。

综上所述文天祥祖籍应该是广德,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本文观点与正史不符,希起抛砖引玉之作用,需文史研究者进一步考证。撰写本文时,广德有关热心人士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一并致谢。(徐厚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22:47 , Processed in 0.0074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