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4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古城阜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20:0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12-13 20:10 编辑

人类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古城阜新



        我们又一次到了辽西的阜新市,这里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聚居了人类,经考古称作“查海人”。人类在此繁衍生存,辛勤劳作,创造了辉煌的查海文化。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县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当地称为"泉水沟",距阜新市区25公里。1982年发现,到目前已进行过7次发掘,发掘7600平方米。揭露出遗迹、遗物有房址、陶器、石器、玉器等。经测定遗址,年代距今7600±95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8000年,是东北地区发现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时代虽早,却具相当的进步性。陶器纹饰复杂多变,压印之字纹、栉目纹细密整齐,布局分段有规律。纹饰中还出现了压印的沟连四字形纹饰。出土的龙纹陶片,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大型石塑龙堪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

      出土的玉 、玉匕等玉器经科学鉴定,均为透闪石软玉。在世界上,时代这样早的真玉是极为罕见的。

      考古学家认为查海遗址位于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时间比红山文化早一个阶段。"有最早的龙纹陶片、最早的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根系"。玉器、房址、陶器、龙纹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性,这已是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中国文明起源,北方先迈了一步,查海七、八千年的玉器就是证明"

      查海遗址面貌相近的文化遗存分布于邻近的内蒙东南部、河北承德、北京北部。其中著名的主要是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这些文化类型通称为兴隆洼文化。专家们认为,查海遗址与兴隆洼遗址虽同属一个时代、一个文化区中,但却是有差异的文化类型。前者的房址柱洞分布有序,内外一般两层;后者则柱洞无序且柱洞很少。在陶器纹饰上,学者以压印之字文为主;后者则以划花、交叉线纹和席纹为主。前者陶器多为敞口罐;后者为敛口筒形罐。专家们认定,两遗址是同时代、同一文化区中两个并存、相互依存的文化类型。所以,把以查海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称做"查海文化"。查海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玉文化龙文化,又称"玉·龙文化"。 比我国先前发现的兽形玉猪龙还早近3000年,是更原始的龙的雏形,堪称“华夏第一龙”。

       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被称之为5000年文明曙光的牛河梁女娲庙”就源于这里,从查海遗址的文明起步,到红山文化早期国家的诞生,二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查海遗址以 其8000年的久远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先行了一步,起到了勿庸置疑的“龙头”作用,因此,查海遗址以其8000年的久远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先行了一步,起到了勿庸置疑的“龙头”作用,因此,查海遗址堪称“中华第一村”。 这正是迈出原始社会,跨入文明之门,中华文明起步阶级。

        阜新近代发展兴旺于辽代,因辽河自然地理位置的关系,社会区域形成了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该地建立了众多的头下军州(贵族私城),并开始设立州县。

       辽、金、元时代都是战略要地。明朝修建辽西边墙把阜新地区排于边墙之外,遂废为边地。

       进入明末清初,驻牧此地的蒙古民族为开发这块热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公元1629年(后金三年),也就是努尔哈赤称罕后,占据今阜新地区的蒙古兀良哈部落首领善巴率部归顺后金。

       1637年(清崇德二年),清朝廷在今阜蒙县境内建土默特左翼旗,善巴任旗扎萨克(旗长),后隶属于卓索图盟。汉民事务先后由塔子沟厅(治所凌源)、三座塔厅(治所朝阳)、朝阳县管理。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热河都统锡良(1853——1917年,字清弼,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历任山西巡抚、热河都统、东三省总督等官职,以正直清廉、勤奋务实而著称)上奏清朝廷请在土默特左旗境建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语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冬,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阜新县正式建治,管理土默特左翼旗全境、奈曼旗南部及朝哈拉哈旗(今库伦旗六家子乡)、唐古特哈拉哈旗(今库伦旗格尔林乡)的汉民事务,为朝阳府管辖。县衙最初设在奈曼旗鄂尔土板(青龙山),后迁到水泉(今阜新镇)。今阜新所辖彰武县境在清初是皇家牧场--养息牧牧场,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招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设置彰武县。
  阜新市因煤而兴,因煤而立。早在1739年(清乾隆四年)清河门一带就发现煤田。开始出现私营小煤窑,但随即被清朝廷派员查禁。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新邱馒头山下,开凿了私营斜井3口,以手掘方式开采浅部煤层。此后,民办煤业日渐兴旺。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染指阜新煤田。

据阜新史志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1933年4月8 日阜新沦陷。

       1935年8月,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将阜新民办煤田强行霸占。日伪统治当局于1935年开始修筑高台山至新立屯和新立屯至义县的铁路,1936年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在阜新设立矿业所,并建了发电所。

      1936年日伪统治当局开始编制《阜新都邑计划》。为了进一步掠夺阜新的煤炭资源,日本帝国主义指使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于1936年3月26日批准设置阜新市令,在阜新县境内划出海州、新邱、米家窑、孙家湾等25个村和今阜新镇,设立阜新市,此令于1940年1月1日施行。
  阜新市中心地址初拟孙家湾,次选阜新县城,最后选定以阜新县城西9公里的海州庙村作为市区中心。

      1936年3月,日伪当局在这一地区设阜新街,隶属于阜新县。其根据是,此地处于医巫闾山山脉东北盆地中央,位于细河北岸,发电所在细河南岸沿新义线铁路布设,又有利于城市供水。确定阜新城市东西长23.5公里,南北宽14.5公里,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把阜新各煤矿纳入城市建设范畴,规划城市人口20万,设想30年后突破50万。
  阜新正式建市后,隶属于伪锦州省,阜新街改为海州区。同时实行废县存旗制,撤销阜新县,存土默特左旗。

       阜新市辖海州、新邱、太平、孙家湾、协和、城南、城北、高山、兴隆、红叶、东岗11个区。第二年,撤孙家湾区,设新兴区。

       伪阜新市公署设市长、副市长各1人。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4任市长均为日本人:稻叶贤一、西芳雄、广部忠彦、山口民二。3任副市长有2名中国人:王兴义、徐谦德,1名朝鲜人:中江千里(黄千里)。

       阜新市初期市公署下设庶务、行政、财务、工务、警务、保健卫生等6个科,后又增设地政科,有股长以上伪官吏67人。区公所为市公署直辖,各区设区长1人,下分民济、财务、行政、实业、庶务等系。全市共划为72街,街公所设街长和文书。

       为了统治和镇压阜新人民,日伪统治当局在市区西部修建兵营,驻扎重兵,并先后设置了警察署、法院、监狱、“思想矫正院”、“工人辅导所”、宪兵队、炭矿警备队等,设有各种刑罚。全市共设27个警察派出所,警察机构的主要官吏一律由日本人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阜新时期,累计从阜新掠夺煤炭2527.5万吨,阜新死难劳工多达6.8万人。
  1940年1月1日阜新设市时,市区人口为146214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阜新的日伪统治机构随之解体,伪官吏和日本人纷纷逃亡,矿山停产,大批劳工流散还乡,市区人口骤减为3万人。
  日本投降后不久,苏联红军进驻阜新。

        1945年9月10日,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和中共辽西地委派干部和部队接收阜新,成立了中共阜新工委(后地委)及地委领导下的阜新市政府。12月底,中共阜新地委党政军机关撤往北部农村,建立根据地。

        1946年1月初,国民党军队占据阜新,7月14日将市县合并,撤市留县(阜新县)存旗(土默特左旗)。

        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恢复市的建制。阜新县和土默特左旗当时是联合政府。

1949年5月改为阜新县政府。

        1958年4月7日,撤销阜新县,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2年2月阜新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

       1959年1月5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划归阜新市领导。解放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有4个落户阜新市,阜新市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

(原汤资料整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3 20:19:0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3 20:22:45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3-12-13 20:26:5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3-12-14 09:33: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3-12-14 09:36 编辑

阜新文化底蕴很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3-12-14 09:57:08 |只看该作者
感谢原汤的介绍。我去过海棠山,很好看,特别是摩崖造像,
看到了东藏古文化的真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3-12-14 14:10:03 |只看该作者
浅草 发表于 2013-12-14 09:57
感谢原汤的介绍。我去过海棠山,很好看,特别是摩崖造像,
看到了东藏古文化的真迹。

浅草大哥对阜新还是满了解的,这里就是藏传佛教(大乘佛教)的东藏,有很多历史典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3-12-14 18:55:49 |只看该作者
原汤 发表于 2013-12-14 14:10
浅草大哥对阜新还是满了解的,这里就是藏传佛教(大乘佛教)的东藏,有很多历史典故.

有的造像和北京雍和宫的壁画,浮雕相像。显然都是大乘佛教的释义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3-12-14 21:37:16 |只看该作者
原汤 发表于 2013-12-13 20:26

很好的一篇文章,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阜新 欣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3-12-15 08:18: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鑫莹 于 2013-12-15 08:21 编辑

很遗憾!在辽宁几十年没去过阜新。在这里了解阜新啦!值得读一读,谢谢原汤!感觉这里空气很好,没有霾哦。争取去旅游一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5 13:53 , Processed in 0.0122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