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国古代花鸟画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39:07     标题: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7 编辑

中国古代花鸟画


               导语:以花果、鸟兽、鱼虫等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它根植在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契合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指出:“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花鸟虽细,但一枝一羽所反映的大千世界,却寥廓而深邃,寄寓了人们对自然生息、岁月轮回的独特体悟与感动。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40:40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7 编辑

历史上的经典花鸟画

2012年07月02日 11:50 德州日报

  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铜器上,“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30位花鸟画家近2000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两万余种。北宋的花鸟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

  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已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盖数

  作者:溯源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41:03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41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41:29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8 编辑

历史上的经典花鸟画        

2012年07月02日 11:50 德州日报

                                
                                                
      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铜器上,“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30位花鸟画家近2000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两万余种。北宋的花鸟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
  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已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盖数
  作者:溯源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44:36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8 编辑

历史上的经典花鸟画
                                                                                                               

2012年07月02日 11:50 德州日报

  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铜器上,“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30位花鸟画家近2000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两万余种。北宋的花鸟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

  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已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盖数

  作者:溯源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48:46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48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52:07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8 编辑

历史上的经典花鸟画
2012年07月02日 11:50 德州日报

  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铜器上,“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30位花鸟画家近2000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两万余种。北宋的花鸟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

  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已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盖数
作者:溯源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52:37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2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53:30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8 编辑

中国花鸟画远非西方静物画

2015年06月15日 10:39      

  梁照堂(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

  中国画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这样的分科明显,在现在的美术学院教学分科上便可见一斑,他们已经把这三个专科严格分类。而西方也有分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但是西画的分法相对含糊,并不严格,这跟中国画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对应起来,中国画的“人物画”则相应于西方的“肖像画”,“山水画”则相应于“风景画”,而“花鸟画”则相应于“静物画”。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分仅仅是概念上的对应分法,就从“花鸟画”与“静物画”这一项来说,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对艺术的认识上,它们都大不一样。西方的静物画中,虽然也有不少花卉,但画面多为插在花瓶的花,而且花瓶大多数是放在桌面上,也有少数放在窗台上。无论是西方古典油画,还是印象派之后的作品,均非为大自然中正在生长中的花卉。而在这一类题材中,虽然也有小鸟或者鱼类,但多数为动物标本甚至放在盘碟上的准备供人食用的鱼。静物题材中,水果占主要,但摘下来以摆设之用为多数。

  这跟中国的花鸟画有着质的区别,中国花鸟画完全是大自然活生生的,花鸟鱼虫都是生机勃勃,所以,自古以来花鸟画家有“造化生机”的追求。当然,这个区别只是在画面上,更重要的区别在于美学观念和艺术看法。西方画家以在画面再现对象作为主要追求,虽然印象派之后的现代派画家已经不再是这样,更多是探讨艺术本身,但主要还是在笔触和激情上的表达,而非重于对大自然的感受。中国画家表面在画花鸟,但其实是在画“人”,画人的内心,甚至“文化”,是喻物寄情,寄托文人画家的情怀。

  例如梅、兰、竹、菊、荷、松、柏,这类题材都是画家要借植物的生态特点,以中国文化的“比兴”,表达君子骨气或坚毅品格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反映民族中民俗文化的方式,例如画莲、鱼有“连年有余”的寓意,甚至有些作品直接画题就用此语。再如画鹤,则有松鹤延年的象征,而牡丹则寄托吉祥的寓意。因此,在中国花鸟画中,无论是雅的高度,还是雅俗共赏中的“俗”的广度,都不会是单纯表现事物本身,而是在表现人的意念,甚至作者本人的情怀。而这种追求,在西方的绘画作品中则非常少见,至少理论上极少发现,直到20世纪初,在西方文学艺术界中,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才较明确提出“文学就是人学。”虽然文学艺术作为表现人的意识一直都存在,但在此之前并没直接鲜明提出。而中国画在千百多年之前,便已被直接作为表达“人”“人格”的艺术受到历代画家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既是人格化,更是把花鸟题材“文化化”,既是画花画鸟,但更是在表现“人”,甚至更深层次地表现“中国文化”,这是我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因此,虽然概念上,西方“静物画”对应的是中国“花鸟画”,但实质观念、追求上都完全不同。

  作为花鸟画家,这方面一定要明白,现在不少花鸟画家都在“物体化”花鸟画,而非“人格化”,他们的作品非常表面,不少工笔花鸟画得像植物标本一样,缺少了传统画家的人化文化追求。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传统花鸟画的文化认识和人格认识。所以,当今的花鸟画家要继承传统花鸟画的文化精神和人格精神,才能真正体现花鸟画的精神价值。(梁志钦采访整理)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54:16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4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27 12:55:29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7 12:56 编辑

花鸟画该如何收藏

2016年01月31日10:51
      
任伯年花鸟画 任伯年花鸟画

  羊城晚报记者 刘薇 黄璨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其中,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经过千年的发展,花鸟画终于在近代迎来自己的发展高峰期。

  花鸟画该如何欣赏?在书画市场泡沫破裂并出现回调的环境下,该如何进行收藏?

  花鸟画于近代迎来一个新高峰

  主持人:据我观察,近现代很多大家,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等,很多都是花鸟画家,山水画家大家也有,但相比之下要少。为何近代大师多出在花鸟画?

  陈永锵:这不是画家的原因,是社会、受众、审美、话语权的原因。其实近代大师各个画种都有,只是其他画种,尤其是人物画较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因而影响大家的关注和评判罢了。另外简单把画家标签为花鸟画家、人物画家,本身就未必准确,潘天寿花鸟画得很好,同时也是很出色的山水画家,他在山水画构图上的突破,至今没人能够超越。市场是买方市场,社会有所需要就会有所供给,画家只是画自己喜欢和方便的题材。

  陈少珊:画种的兴衰发展变化主要与政治文化及画种自身特点相关。人物画因统治者的倡导及“成教化、助人伦”的特点,在秦汉就得到很大的发展。晋唐达到高峰,山水画因其“林泉高致”成为文人至爱,五代战乱大批文人山水画家成长并隐于山林,而元代由于政治及民族矛盾,大批文人山水画家隐于市,隐逸思潮及道佛思想一直是山水画的灵魂,山水画盛于五代宋元并延至明清近代,它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之一。花鸟画之所以在近现代得到发展并名家辈出,缘其功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成功转化,早期花鸟画主要粉饰与美化。宋元文人思潮兴起转为抒写性情,近现代文人花鸟画家将其与金石笔意结合,拓展了表现力。并借助城市发展和商品大潮融入到大众文化的潮流中,吴昌硕的作品在承接文人画“我自用我法”抒写性情,即“老缶画气不画形”的同时,也满足了民众祈福和欣赏的愿望。齐白石以其劳动人民的本性与文人精神结合,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也大大地推动了花鸟画的普及与发展。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民审美观念在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以花鸟画见长的海派得以在全国辐射播扬。随着高校的大量设立,吴昌硕、齐白石的学生潘天寿、李苦禅等进入高校,潘天寿还是建国初期艺术教育的带头人,以上诸大师桃李满天下,于是形成了“大师多出自花鸟画”的局面。

  主持人:我还观察到,工笔画难出大师,这是为何?

  陈永锵:能不能成为大师不仅靠个人自身的努力,还要靠社会、尤其是要靠美术史学家的认同。如果是公正的评论,能代表社会一个时代审美价值观,能以审美价值观的尺度来衡量。我跟年轻人讲,艺术创作的第一个受众是自己,想当元帅的兵是好兵,要想当大师的画家肯定不是好画家。中华民族的美学基础是建基于道家思想,源自老子和庄子的崇尚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这个美学思想或多或少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就喜欢自然的东西。另一方面画工笔画毕竟比较耗费时间,故在社会上的流通量远不及小写意作品,那么对社会的影响也必然相对少一点,但也有大师,齐白石的工笔草虫至今难出其右,谁敢说他不是大师?

  陈少珊:画史上,工笔画是有很多大师的,能不能出大师不要紧,我理解你的所指,应是工笔画当下为何出不了大人才,这当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以下谈谈影响工笔画发展(即工笔画家)的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笔画”这个概念的认识,它关系到画家如何探索及其后果。“工笔”与“写意”这两个名称是约定俗成的,其概念不可用相对范畴来推理。若“工笔”是以勾线晕染,与之相对应的应是没骨撞水撞粉技法或者泼彩,如果把“工笔”理解为一丝不苟、精到严谨,那又有哪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殚精竭虑的结果呢?假设说“写意”是表达画家的精神意绪,“工笔”同样寄托情感与审美理想。因而“工笔”、“写意”只能是相对的大致把握、就风格而言,切不可、也不能落实到具体技法。

  其次,对工笔画造型的认识,不能停留在逼肖、栩栩如生,甚至直接抄照片。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其本质都是写意,在创作过程中都有一个艺术意象的创造过程。而且,工笔花鸟造型经营不容易,特别要注意的是它是要与相对具体的结构与皴擦勾染结合的,变形动作小,大家看不到,没有真情实感的大动作也很造作。

  还有,工笔画由于表现媒材极易与其他画种或艺术门类嫁接,如水彩、年画,甚至丙烯、油画、铅笔素描、摄影等,导致边界模糊,丧失画种优势,使许多画者迷失在尝试中。

  另外各种具体的软的硬的条件制约着这个画种的发展及画家的成功。明清文人画家少画工笔画,有些人甚至认为“工笔近于苦”,元之后工笔画渐趋式微,历史的偏见仍有待消除,工笔画自身的复兴与发展也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工笔画看似极容易画成一幅“像样的画”,但要画得好却很难。工笔画家群的年龄年轻化,许多出于“参展需要”而非热爱,影响画家群的结构。此画种对眼睛、体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画家作画寿命及时间相对短。工笔画家制作每幅作品耗时相对多,画作相对少,一般不可能进行雅集挥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推介。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主持人:现在很多初级藏家喜欢工笔画,认为丰满的画面比较容易接受。您作为画家,会否因别人只把工作量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反感?

  陈少珊:收藏家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当然收藏界还存在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很多收藏家“听画多看画少”,往往只听某某人有名就收藏了。实际上艺术活动实践性很强,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判别好坏。若问这张画怎么欣赏,头绪繁多,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临摹完之后,不用教他欣赏他都会,好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收藏家最好学点画。

  很多收藏家水平并不低,他们出于市场考量,收藏不是为了将画留给后世,而是为了获利。这一点画家都应该宽容,这些是合理的。假如想收藏好作品,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判别好坏,这就是我对收藏的看法。

  至于现在市场上有些藏家用计算工时来衡量画的价值,从劳动的角度理解艺术,当然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要这样讲,工笔画家还是吃亏,有些画家大笔一挥就几十张,工笔画家经常几个月才画一张画。

  主持人:这两年礼品市场没有了,书画市场越来越小,很多泡沫都没有了。你对市场怎么看?

  陈永锵: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与想法,我认为画画本身就跟钱没什么关系,艺术品可以是面包,但不单是面包。画画首先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卖钱是以后的事,所以什么画都可以卖,也都可以不卖,就看缘分。作品的生命是我赋予它的,基因是我给它的,它优不优秀、素质好不好,它自身含有多少艺术魅力,自身价值如何,得靠它自己说话,靠市场给它评价。另一方面,市场是动态的,一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的日出日落,有升就必然有跌,不会只升不跌,也不会只跌不升,平常心看待就好。

  主持人:这种市场状态对艺术家是不是会更好呢?

  陈永锵:我觉得是好事,以前是泡沫,现在是市场调整。讲实话,艺术市场真正的艺术消费者很少,艺术的受众面很窄,大家欣赏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占有它。我不收藏古董,欣赏过见识过就行了。

  现在我也不想非要做大师,没有想什么天价。很多企业都跟我谈过,要代理我,要包装我,我说不用了,现在已经很好,我不需要特别的包装,知足常乐。我画的画有人买就卖,没人买也无所谓。画价是市场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跟我毫无关系。

  陈永锵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

  陈少珊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

  赵利平

  (收藏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

  刘薇、黄璨

作者: 春水东流    时间: 2016-2-27 19:22:36

zxcvb 发表于 2016-2-27 12:55
花鸟画该如何收藏

2016年01月31日10:51

赞!欣赏名画!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