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状 | 养老护理专业没人报名 到岗第三年流失70%甚至更高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3:1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海云游 于 2016-3-24 13:13 编辑

  导读伴随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养老专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又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据统计,去年全国共计65所职业院校开办老年专业。然而,办学的热忱却遭遇了现实尴尬——最关键的生源并没有因社会需求而井喷。




    招生:个位数甚至没人报名的情况比比皆是


  从2007年至今近9年时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培养了700余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人才”。该校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杨根来表示,这一看上去不是太高的培养效率,在全国开设了同样专业的职业院校中,已称得上名列前茅。


  “最早是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没有信息沟通的情况下,分别开办了老年专业。2004年,教育部将这一专业列入高职专业目录,老年专业教育就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杨根来介绍,2004年至2013年期间,全国设立该专业的职业院校一下子“发展”到50多所。


  伴随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养老专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又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据杨根来统计,去年全国共计65所职业院校开办老年专业。


  然而,办学的热忱却遭遇了现实尴尬——最关键的生源并没有因社会需求而井喷。“办得最早的两所学校已经16年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1500名老年专业的学生,位列第一,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和我们差不多。”从规模而言,杨根来认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应该是全国老年专业办得最好的院校之一,但招生从2014年才开始突破100人。去年老年专业计划招200人,结果来了不到120人,依然没能完成计划。


  而跟北京另外一所知名职业学院相比,杨根来已经颇为欣慰了。据他了解,对方老年专业计划招50个学生,结果来了17人,一个班都没有招满。放眼全国,65所开办老年专业的院校,真正有在招生的仅40所,具备一定招生规模的仅10所。个位数的学生报名,甚至没人报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养老行业很热,人才需求迫切。但总体来说招生还是很困难的,我们不觉得因为大家都来从事这个事儿,养老专业教育的形势就非常好了。”


 就业:到岗第三年流失70%甚至更高


  生源少、招生规模有限,在旺盛的社会需求前,毕业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与一年甚于一年的“就业难”相比,养老专业的学生从不必为找工作发愁。“我可以这么说,学生都能100%就业。”顿了顿,杨根来补上一句,“如果你愿意在这个专业就业的话。”


  这一前提非常重要——到了三年级,学生通常会进行4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去年杨根来曾指导4名学生赴北京朝阳区某养老院实习,结果回来后他们清一色不愿意从事养老工作。“这家养老院还是比较高端的,达到三四星级酒店管理的水平,在北京也算条件不错了。有个小姑娘要到天津静海县的一个酒店工作,我说县里的酒店有什么意思呢?但她宁可去那儿也不干养老。”


  现实的对比让杨根来颇受触动,他介绍,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包括我们的毕业生在内,也不是都那么有情怀,‘咬定青山不放松’地从事养老工作。”


  对人才的流失,杨根来表示理解。“薪酬待遇太低,一个月两三千元,洗头洗脚也不止赚这些钱。缺乏职业上升空间,孩子们坚持不下去。”


  相对而言,过去大家“不愿意谈”的殡葬专业——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学生就业却较为稳定。“尽管名字不好听,但收入不错,一个月五六千元,这就没问题了。学生觉得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可以不流动,就有职业认同感。所以大环境不改变的话,光谈养老教育、人才培养,培养谁?谁给你养老?”


  期待:将“补砖头、补床头”改为“补人头”


  虽然大的背景暂时算不上乐观,但杨根来认为,微观环境下也有一些令人欣慰的地方。“各个院校,不管办得规模大小,都在坚持探索,都在和企业进行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他也表示,全国大部分的养老企业实际上处于亏本状态,只有15%左右真正办得好的,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打拼做出了品牌。这与中国对养老的传统观念有关–老人普遍不接受动用存款入住养老机构或聘请养老护理员,发了两千元退休金,恨不得养老只用1500元,还能剩下一些。


  相比之下,育儿护理员的境遇截然不同。“都关注小孩、宝贝,中国人崇尚年轻、崇尚生命,一个月一万两万也愿意掏。”杨根来坦言,短期内社会观念无法改变,政府应投入更多的公共财政,让老人有尊严地去养老。“企业、家庭解决不了的,就是政府要担负的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缺口的解决,激励、吸纳社会机构和养老从业人员。杨根来提及过去让他深有感受的教师补贴、护士补贴,“钱虽然不多,只占工资的10%,但表示国家是鼓励当老师、当护士的。”他建议,政府将养老服务补贴从过去的“补砖头、补床头”,改为“补人头”,真正将奖补落实到最缺人的一线护理岗位上。


  事实上,已经有些地区进行了类似尝试。无锡从2015年初开始,对取得不同级别的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分别给予500元–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2016年2月发布的《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规定,本科、专科毕业生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后分别给予2万元和1.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杨根来认为,虽然都是一次性补助,也已经难能可贵。“以后能不能也建立长期护理津贴,让养老护理员干得体面,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来源:北京晚报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3-24 13:49:55 |只看该作者
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6-3-24 14:01:51 |只看该作者
任总而道远的路,还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6-3-24 14:55:42 |只看该作者
养老护理专业没人报名 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大家去参与其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6-3-24 23:44:32 |只看该作者
我去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探讨过这个话题,都很无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3-25 05:51:31 |只看该作者
谢谢zxcvb,问题很值得重视。你的关注应该成为
全社会的共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9 02:10 , Processed in 0.0106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