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肖桂森和孙青的金婚故事:婚姻就是陪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9:20: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编者按:由新华网指导,新华网养老频道、北京颐佳养老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新华善举基金支持,惠之孝(北京)国际养老产业研究院承办的幸福中华金婚大典北京站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北京颐佳养老的帮助下,活动组委会筛选了九十九对参与金婚大典的金婚老人。即日起,新华网养老频道将陆续推出幸福中华金婚大典北京站金婚老人故事系列报道。

    本期推出的金婚老人故事主人公为肖桂森、孙青。两位老人,将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和感动。让我们跟随记者来自一线的记录,走进他们的金婚岁月。   

肖桂森和孙青举杯互送祝福

    人物简介:

    肖桂森: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外交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青: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副研究馆员,曾多次获得学院和全国总工会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去拜访二位老人的时候是北京的一个雾霾天,氤氲的雾气,让社区显得格外宁静。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工运社区的杨萍主任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有故事的老人,这次的金婚活动他们是不二人选。

    走进两位老人家中的时候,老人已经准备泡好了一壶乌龙茶,肖桂森老人招呼我们坐在沙发上,沙发旁已经摆上了厚厚一叠奖状。此情此景,我变成了一个听故事的人,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一对金婚老人的岁月故事中。


    图为1998年在白俄罗斯工作时参观哈丁纪念馆

    从大学校友、赤脚医生到工作岗位

肖桂森和孙青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故事就开始在大学校园里。“那时外语系的学生相对活泼一些,对于参加各种活动都特别积极”,孙青说,“那时候,他是我高年级的学长,应该是俄语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孙青在军垦农场期间是连里的“赤脚卫生员”,巧合的是,肖桂森当时所在的中联部五七干校也建立了“赤脚医生班”,他还是班长。不同的两个地点,两人却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

    “从学校出来,我们就踏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再到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那时工作起来都顾不上家”, 肖桂森说,“家里全靠孙老师。”

    肖桂森说,“去大使馆工作那年,孙老师在学院也准备参加高级职称评定,条件也够了,资料也齐全了,可是最终还是作为家属跟随我去了白俄罗斯,放弃了很多自己事业上的事情。”

    两个人在一起,有时候一方总得做出一些放弃。

榆树庄公园一隅(摄影:肖桂森 2014年获全国老龄委举办的全国老年摄影大赛铜奖)

    共同的爱好,是金婚老人的保鲜剂

    两位老人互相称呼对方为老师,孙老师,肖老师。一应一答中,妙趣横生。

    肖桂森说,“退休了以后,我们都没有闲下来,分别担任了原单位离退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我们党支部有90位党员,12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现在互联网很方便,我们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名为《健康快乐俱乐部》的微信群,我是群主,有45多位老同志参加了微信群,年龄最大的89岁。大家在群里转发卫生保健知识,转发宣传中央政策的文章。孙老师党支部群里也有十多名党员”。

    “肖老师和我都喜欢摄影,退休以后我们时间多了,经常出去拍摄。以前不唱歌,退休以后他倒是练起了歌。他还喜欢游泳,现在每次去都是游一千米。” 说着,肖桂森如数家珍地拿出自己的摄影作品和获奖奖状,又是厚厚一叠。

    “孙老师才厉害呢,接受新事物特别快。照片的后期制作、网购等十分娴熟。不用出门,什么事情都办好了……哈哈哈。”


    金婚礼物,老人甜蜜的纠结

    为了互相庆祝金婚,肖桂森本来准备送一件首饰作为礼物,把心意告诉孙青以后,被她“一票否决”。

    “其实也不是不好,但是我总觉得他应该送我一件更有意义的礼物。我们共同走过了那么多年,金银早已不是我们过多追求的东西。我准备了一个1T的移动硬盘送给他,他爱拍照,电脑里都放不下了,照片是我们共同的回忆,我想把这份回忆永久保存下来留给孩子们。”孙青告诉我。

    “换啦换啦,我不送给你首饰还不行吗?我送给你的更加实在。”肖桂森老人忙补充道,“你腰老疼,我就送按摩器给你,这是健康,多好!”

    肖老师指了指橱柜里的红葡萄酒,“现在的生活,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和孙老师每天晚上都喝一点红葡萄酒,喝酒之前,我们每天还要送给对方一句祝福。”

    听到这里,记者提议二老举起酒杯,用这样的方式还原两位老人每天都进行的小仪式。


    按下相机快门的一刹那,镜头里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略显拘谨。在他们的年代,爱情从来都不是人前表露的东西,婚姻从来都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事。岁月逝去,当时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金婚老人的同时,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闪婚与闪离。

    肖桂森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变化,但终究会回归平静。当老一辈的婚姻观念通过多种渠道传达给年轻人时,他们会明白,婚姻就是陪伴,是两人携手,是互相搀扶。


    从老人家出来,已是午后,氤氲的雾霾渐渐散去,露出散着金光的太阳。这个季节,乍暖还寒,却挡不住春回大地。



    编后:通过金婚老人的故事,我们真正想要传达的不是年轻工作时建功立业的突出成果,也不是膝下儿女早已成家立业的各自生活。我们想要传达的他们的婚姻爱情价值观念。乍暖还寒,却挡不住春回大地。年轻一代人终会明白,从年轻时的惺惺相惜,到白首时的不离不弃,婚姻,是最朴素最简单的陪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4-26 09:21:20 |只看该作者
年轻一代人终会明白,从年轻时的惺惺相惜,到白首时的不离不弃,婚姻,是最朴素最简单的陪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05:38 , Processed in 0.0184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