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0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雍正宫廷用瓷——仿古创新,玲珑纤巧,柔和秀丽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05:54: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雍正宫廷用瓷——仿古创新,玲珑纤巧,柔和秀丽                2022-06-15 09:04                                       

                   虽然收藏界普遍认为,乾隆朝的瓷器烧制技艺代表了古代烧瓷技术的最高水准。但若是将乾隆年制的瓷器和雍正朝的瓷器相互比较的话,还是少了几分典雅,多了几分艳俗。
雍正朝的瓷器向来以“精致典雅”的艺术特征为后人所称赞。这出于雍正帝本人高雅的艺术品味,雍正朝的各式艺术品,琉璃、珐琅器、工笔画等等,都显得雅致清新,简洁流畅。

斗彩——精致典雅
斗彩又称为“逗彩”,寂园叟的《陶雅》有云:“豆者豆青也……杂以他色曰豆彩。”

斗彩在明朝时期出现,雍正朝时期的斗彩作品大多是对明朝成化年间斗彩作品的仿制,同时,雍正朝的斗彩瓷器无论是在器形、设计和填彩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雍正朝粉彩的盛行,烧瓷工匠们不再拘泥于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的固有模式,将两者结合,让粉彩渲染和平涂的技法发挥出来,呈现出更加清新雅致的特点。

因为技艺上的创新,雍正朝的斗彩有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相比于明朝和康熙年间的斗彩瓷器而言,雍正斗彩更加柔和秀丽,淡雅舒畅。斗彩并非创于雍正朝,也没有在雍正朝断绝,但此后历朝历代的斗彩瓷器,都不及雍正朝精致工整。
粉彩——清丽脱俗
粉彩瓷是在五彩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最开始其实是对珐琅彩的模仿。康熙年间,烧制珐琅彩的材料都需得从海外进口,成本过高。后来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尝试以粉彩模仿珐琅彩,以较低的成本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在民间也得以普及。
粉彩瓷是康熙年间才开始出现的瓷器,康熙末年,粉彩还在开发摸索之中,所制作出来的瓷器相对来说比较粗糙。而到了雍正年间,粉彩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短短十年就已经达到了巅峰水平。

粉彩装饰相对于其他瓷器更加细腻柔和,色彩典雅,其纹饰大多是风格清丽的山水花鸟和人物,表现形式上大多沿用了中国国画之中的工笔技法。史学家们认为,雍正朝的粉彩之所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显示出柔和清雅之美,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逐渐提高,市民阶层安居乐业,心态平和,对这种柔和之美十分推崇。而到了乾隆朝时期,国力强盛,乾隆本人亦喜好富丽堂皇的艺术品,粉彩自然也少了几分高贵的气质。正如《陶雅》之中所说:“粉彩以雍正朝最美。”
珐琅彩——宫廷专享
珐琅彩的精致贵重绝对高于粉彩,但因为珐琅彩始终只是宫廷专享的特殊瓷器,其意义远不及粉彩深远。

和粉彩一样,珐琅彩也是在康熙末年开始出现,工匠们模仿铜胎珐琅的制作工艺,形成了独特的珐琅彩瓷。珐琅彩从问世之日开始,就直接交由宫廷内务府直接管理。康熙帝打破传统,不让景德镇御窑厂经手珐琅彩瓷的制作,而是专门设置了宫廷珐琅作专门烧制,珐琅彩瓷也便成为了“内廷秘玩”。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大多以白釉为底,集诗、书、画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从彩料上来看,这段时期的色彩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多种。康熙年间,珐琅彩彩料完全从国外进口,而且这些彩料颜色局限,价格高昂,数量上也不能完全满足内廷需求。为了更好地发展珐琅彩瓷,雍正帝一方面不惜工本,鼓励工匠们自行烧炼珐琅彩彩料,根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从雍正六年开始,我国的烧瓷匠师们已经奉旨借鉴西方进口彩料,烧制出了更为丰富的色料。另一方面,雍正还网罗当时的艺术名家,为珐琅彩瓷绘制纹样,几乎每一件宫廷珐琅彩瓷都是名家工艺的汇总。
青花、釉里红——严谨工整
雍正时期是青花瓷,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发展的重要时期。雍正早年的青花瓷和康熙年间极为相似,到了雍正中期趋向于模仿永乐宣德年间的精品青花瓷。在题材上,雍正年间的青花瓷不似康熙年间,喜好使用人物和山水、战争场面来作为主题,而是使用了花鸟、龙凤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康熙年间已经基本恢复了明朝釉里红的烧制。釉里红因为烧制难度太大,虽然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大量烧制成品的时期只有宣德年间和清三代。宣德年间,釉里红突然绝迹,直到康熙年间才开始尝试复原。而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可谓是达到了历史巅峰,青花色泽纯正翠蓝,釉里红色泽鲜艳,纹样工整清晰,造型极为秀美。

结语
从雍正时期瓷器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雍正年制瓷器和雍正本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联系。雍正瓷器讲究宫廷贵气,又能做到内敛而不张扬。雍正对艺术的追求能够在后世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雍正朝艺术品由内而外的高雅气质。
雍正在位短暂,但在制瓷成就上绝不容忽视。清三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高峰期,而雍正朝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此阶段的瓷器无论是装饰、造型,还是绘画、釉色都体现了高超的生产技艺,器形之美完全可以与明朝永乐年间和成化年间的瓷器相提并论。

雍正瓷不讲究奇和大,它们小巧玲珑,别致优雅。在色釉方面,雍正帝在竭力扶持工匠们复原前朝制瓷工艺的同时,也在积极鼓励创新,釉色纯正,超凡脱俗。雍正瓷和康熙瓷、乾隆瓷有着明显的差别,康熙瓷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精简向奢华过度,乾隆瓷风格则为完全的奢华,雍正瓷雅致纤巧。从帝王本身来说,这是由于雍正帝在位时,一改当年康熙帝偏重程朱理学的思想,而是重视儒、道、释互补的结果,也是当时人们安居乐业,审美趋向于柔和之美的体现。
参考资料
宁钢,陈汗青——《雍正粉彩花蝶纹饰的艺术特征》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
冯先铭——《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冯先铭——《清盛世瓷选粹》,紫禁城出版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 23:50 , Processed in 0.0071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