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寅初:中国提出“计划生育”的人,自己却娶2个老婆,生8个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9:54: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寅初:中国提出“计划生育”的人,自己却娶2个老婆,生8个娃                                                         2022-06-26 10:33                                       

             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割地赔款,千疮百孔;民国期间,军阀割据,内战不休,满目疮痍;十年抗日,八年内战,人口锐减。
数十年的战争让我泱泱大国一片贫瘠,从基础的吃饱穿暖到科技军事的发展,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数不尽的人才,让国家恢复生机。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是鼓励生育的,再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根生蒂固,子孙满堂,天伦之乐是多数人的追求,那时一家有几个孩子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鼓励生育之后大概过了二十年,国家人口的骤增导致资源匮乏,很多人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有的甚至连吃饱穿暖都是问题,生而不能优养,成了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难事。

马寅初
马寅初作为中国有名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可“计划生育”的政策,即让国人少生、优生,解决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导致的各种问题。
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政策的提出本是好事,可提出“计划生育”政策的马寅初本人却被说娶了两位妻子,生了八个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马寅初的妻子并不是像当下的自由恋爱认识的,而是结识于当年传统的包办婚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马寅初在婚姻方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他没法自己选择自己的妻子,幸运的是他和妻子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十分融洽。

马寅初对自己的妻子可以说是十分地满意。与马寅初的学识渊博不同,他的妻子是一名中国的传统女性,文化水平不高,可家里的大小事务却可以管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勤俭持家,善解人意,可以让马寅初放心家里的一切事物,专心地进行人口学、经济学的研究。
对于马寅初来说,妻子是他最有力的后盾,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得此贤妻,夫复何求?尽管现在还是可以纳妾的年代,因为妻子贤良的原因,他也一直没动纳妾的心思。
马寅初和妻子成亲后不久,妻子就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儿女双全,一家人可谓令人艳羡,幸福不已。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似乎格外喜欢捉弄人,它给了你珍贵的东西,让你庆幸,也会突然之间夺走你珍爱的人,比如马寅初的儿子。
幸福的生活持续没有多久,他和妻子的儿子就不幸夭折了,两人沉浸在丧子之痛之中。
走出丧子之痛的夫妻两人,又迎来了新的难题,妻子接受的传统教育,让她觉得不能让马家断后。
她担心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不能再为马寅初生下儿子,秉持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她劝说马寅初纳妾。

马寅初开始一口回绝了妻子的建议,在他心里,和妻子经历数年的相处,早已感情深厚,相濡以沫,两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他没办法接受自己的婚姻有第三人的介入。
但妻子每日为此事忧心忡忡,开始闷闷不乐,想方设法地劝说马寅初让他纳妾,为了让妻子不再担心,解开她的心结,最终马寅初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马寅初的小妾是她女儿的同学,两人差了二十二岁,女孩年仅十三岁成了他的小妾,尽管在那个年代,女孩早嫁是常有的事情,可马寅初的这种举动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
外界议论纷纷并没有影响马寅初的决定,将女孩娶进家门后,他对小妾百般照料,对待女儿也不过如此。

最后小妾为他生了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妻子也没有对马寅初的此种举动心生不满,和小妾和小妾的孩子都相处得非常融洽。
在封建社会,妻妾和谐,家族繁茂,算是非常好的家庭情况了。
然而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且不说之后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纳妾这一条,马寅初就已经沾染上了时代的尘埃。
在那个年代,马寅初的做法其实挑不出问题,真正引起争议的是马寅初后来的行为。

因为不久之后,拥有八个孩子的马寅初,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在当时,许多夫妻盲目地要孩子,然而孩子出生之后,他们根本没钱供养孩子读书,甚至连吃饭都是问题。
结合实际国情,马寅初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政府的推动下,要求人们少生、优生。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和眼光也在不断进步。在现在看来,“计划生育”的政策也是为了中国更多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对国家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然而在当时,马寅初作为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导人,却因为自身的家庭情况备受质疑。
马寅初是汉族人,从小在浙江长大,家庭条件一直比较优越,父母在那个年代给了他最好的教育,他也考入了当时的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冶金学专业人。
马寅初在北洋大学毕业后,并不满足于当时学到的东西,也发现自己对经济学方面更加感兴趣,毕业后不久便选择了出国深造。
马寅初曾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实用经济学,获得经济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了纽约大学研究商业。

以马寅初当时具备的技能和学习,他在国外发展堪比当时的国内会有更好的发展,可1915年他选择了回国,应蔡元的培邀请成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兼主任。
之后几年马寅初更是在经济方面有所造诣,育人无数不说,在国家的银行、证券交易的发展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把国外所学之精华,用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此种大义之举,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抗日战争前后,马寅初都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党派,他只是用第三方的眼光看着国名党和共产党的所作所为,至今他也是一位无党派人士。

身为文人,他也一直把家国大事时刻放在心上,上不了战场,抗不了枪支,他就用自己的满腹墨水为这家国百姓讨个公道。
马寅初曾罢课为南京“520惨案”罢课声援,被私下警告了许多次,甚至有特务扬言,只要他敢去演讲,就开枪打死他。
可他在知道有特务跟踪的情况下,还是去了讲堂义愤填膺地声讨国民党发动内战,出卖民族利益,哪怕知道有特务的子弹可能正在对准胸膛,他也要说出事实真相。
他曾拒绝担任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反对蒋介石独裁,到处声讨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宣扬拒绝当美国人的尾巴,一场场批判式的演讲,获得一众爱国志士的掌声,也让当时的许多中国人清醒的意识到当时的国情。

马寅初曾经还是蒋介石的老师,但他在抗日时期拒绝了蒋委员长的宴会邀请,也拒绝担任当时的财政部长或中央行长,拒绝了美钞和外汇,更是拒绝国难财,他的高风亮节哪怕在今日也值得人敬佩。
这样的马寅初许是幸运之神眷顾,一直活到了战争结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开始注意并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
他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这本著作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方面,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然而,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都在说“多子多福”,马寅初提出的理论,无疑触碰到了许多守旧之人的神经,他也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身份。
当时的许多人认为凭什么马寅初提出少生、优生的政策,他们大多数人就要面临“无后”的境地?众人不理解,并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
尤其是马寅初自己有8个孩子这件事,让人更难以接受。于是,从那时开始,马寅初身边就充斥着无数叱骂声。
面对质疑,马寅初没有过多地做出解释,他坚持继续结合国情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他心中,中国的未来发展,远比他的个人荣辱更加重要,也是他放在第一位的东西。

在当下的我们知道,人口过快地增长,会导致资金积累减少,经济发展就会有很多潜藏问题。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正值战乱结束之后,中国靠着鼓励生育的政策,解决了人口短缺的问题,也填补了各项领域人才的空缺。
人们一时根本无法理解,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要因时而定的道理。
马寅初当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他提出的人口的普查,让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知晓了人口真正的增长情况。

人口的过快增长,为中国当时的领导人敲响了警钟,也接受了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开始举国实施。
事实证明,马寅初当时的观念是十分正确的。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几十年间,我们目之所及,不再是经历战火洗礼后的土地,也不再是受人欺负的“东亚懦夫”。
在军事、航天航空、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也成为国际上认可的强国。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得到了控制,资金得到了积累,中国的经济开始进步,当下更有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国际闻名的大都市。
因为优生,中国在各个领域也都充满着优秀的栋梁之材,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进步,近年来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更是在逐渐增多,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时间飞逝,到了现代。
我们的国家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多家庭家庭当下的现状就是四个老人守着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小孩。

于是“计划生育”政策又开始被众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马寅初老先生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者,也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
在“计划生育”提出之后,马寅初老先生受到的不过是身边人的议论。
可在21世纪,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流通变得简单起来,计算机的出现也衍生出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在中国的各个领域。
许多网友现在不禁开始质疑马寅初不以身作则的少生,生了八个孩子,还觉得他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令中国当下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最直接原因。

的确,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目前是中国当下应该解决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将中国的人口现状问题归结到“计划生育”上的理由,也不能成为归结到马寅初老先生身上的争论点。
首先国家的政策就是要根据国家的现状做出不断地修改,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鼓励生育,是为了解决战后人口锐减的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是为了解决人口迅速增长,将来资源不足以供人民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当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国家又出台了二胎政策,三胎政策也正在准备之中,相信国家也会依据国情做出更多政策方面的调整。

作为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的马寅初老先生,作为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 的马寅初老先生,这些是国家给予他的认可。
以后提起“计划生育”的提出者,我们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他有着八个孩子,想他不以身作则,而是也应该想着他为中国人口方面以及在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马寅初老先生的才华是不断努力奋进的结果,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学习其不畏强权,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于对他生平所有的故事的对错与否,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5:40 , Processed in 0.0079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