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爱兰:12岁目睹刘胡兰牺牲,在多部戏剧中扮演姐姐,精神险失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30 21:24: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爱兰:12岁目睹刘胡兰牺牲,在多部戏剧中扮演姐姐,精神险失常                                                         2022-06-27 09:53                                       
                                       

革命战士刘胡兰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小小年纪的她不畏惧敌人的威胁,坚定地选择牺牲自己保全革命同志,她英勇就义时只有15岁,毛主席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为她题词,说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刘胡兰还有一个妹妹刘爱兰,当年她亲眼目睹姐姐被杀的惨状,她逼迫着自己好好地活下去。
刘爱兰早年时成为姐姐的扮演者,宣传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晚年时一直低调行事,很少大肆宣扬自己是刘胡兰妹妹的事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姐姐的墓碑前在死后与姐姐团聚。
姐姐刘胡兰的悲壮一生

1932年,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因为生于乱世而且家境贫寒,所以刘胡兰的成长之路非常坎坷。
小时候经常挨饿,衣服上也是一个补丁挨着一个补丁,因为刘胡兰是家中的长女,所以在她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已经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生活非常艰辛,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母亲在不久之后也不幸去世了。
刘胡兰作为家中的大姐,只能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还是个孩子的她不得不照顾比她更加年幼的妹妹。

刘爱兰是刘胡兰同父同母的妹妹,刘胡兰作为姐姐也将妹妹照顾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吃饭穿衣的事情上都是让妹妹先来,宁可自己受苦挨饿也想让妹妹更舒适一点。
好在不久后刘胡兰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继母对姐妹两人视如己出,两姐妹的生活也好过了一些。
1937年,八路军的部队驻扎在刘胡兰的家乡,小时候的刘胡兰就经常听到八路军战士所唱的革命歌曲,也听到了很多关于革命战士的英勇故事,这些都在刘胡兰的心中留下了一颗关于革命的种子。

刘胡兰继母
刘胡兰的继母曾经是妇救会委员中的一员,在当时是一名先进的知识分子,因此她也十分注重对于孩子们的文化教育,而她最先教会孩子们的就是“毛主席”“共产党”等,这些都为日后刘胡兰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铺垫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刘胡兰小小年纪便走上了革命道路,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革命思想、掩护同志传送情报,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947年,山西当地的军阀对共产党革命人士大肆杀害,刘胡兰也因为叛徒的出卖而被敌人抓获,无论是敌人的利益诱惑还是威胁逼迫都没能让刘胡兰供出任何信息。
尽管对家人还有眷恋,对年幼的妹妹依然放心不下,对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抱有遗憾,但是刘胡兰依然选择了英勇就义,献出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
妹妹刘爱兰演绎姐姐的故事

刘爱兰
刘爱兰比刘胡兰小三岁,因为母亲的过早去世,姐姐一直都是刘爱兰十分依赖且信任的人,而且姐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刘爱兰心怀感激,姐妹两人之间的情感非常深厚。
刘爱兰亲眼目睹的姐姐去世的场面之后受到了很大的精神打击,她在人群之中看着姐姐被杀的场景,因为悲伤过度数次晕了过去。
姐姐英勇就义时的情景也一直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姐姐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整天以泪洗面,对姐姐久久不能忘怀。

但是她理解姐姐的担忧和对自己放心不下的心情,于是刘爱兰决定要重新鼓起勇气好好地活下去。
刘胡兰小小年纪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选择牺牲的事迹很快就在刘胡兰的家乡快速传播,这种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人,毛主席在听说了刘胡兰的事迹之后也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共产党领导希望能够将刘胡兰舍身取义的精神发扬光大并长久地流传下去,于是有人专门以刘胡兰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的故事。

刘爱兰当时已经参军并进入了解放军西北战斗剧社,因为两姐妹的外貌和神态都非常相像,所以党组织找到了刘爱兰希望她能够在影片中扮演姐姐刘胡兰的角色,再现刘胡兰短暂但光荣的一生,用影片激励更多的人民群众。
刘爱兰对姐姐非常的怀念,能够在舞台上扮演姐姐并且激励更多的人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于是刘爱兰便答应了党组织的要求,她这一演便是十几年。
她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出演了姐姐的故事,时常让台下的观众热泪盈眶,也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人与反动政权进行抗争,推动新中国的顺利建成。

刘爱兰的扮演不仅深深感染了台下的观众,刘爱兰自己表演完之后往往也哭得不能自已,她对姐姐的思念和对国民党的恨意都在一遍遍的表演中逐渐加深。
每次表演结束之后,刘爱兰都会再次返回到舞台上,声泪俱下地请求台下观看的战士和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姐姐和革命同志复仇,刘爱兰这一举动更是激起了大家的爱国之心。
随着刘爱兰表演的影响一步步扩大,鼓舞了当时非常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保卫祖国的革命队伍当中,也激发了更多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决心。

因为每一次的表演都会让刘爱兰回忆起当时姐姐被杀的场景,使得刘爱兰的精神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另外随着刘爱兰的年纪逐渐增长,她也不再适合扮演青少年时期的刘胡兰,于是刘爱兰主动向党组织提出不再担任姐姐刘胡兰的这一角色。
走下舞台之后的她先是继续学习充实自己,在学业完成之后她被分配到了山西大学的图书馆工作。
刘爱兰对爱国精神的宣传

虽然刘爱兰对姐姐的表演停止了,但是她对姐姐的思念和对爱国精神的宣传却并没有停止,今后的岁月中她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讲述姐姐的英雄事迹,将这种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关刘胡兰的纪念活动,妹妹刘爱兰都会参与其中,无论是有关刘胡兰的邮票设计还是对刘胡兰的雕像建造,都会以刘爱兰的形象为原型,刘爱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图片设计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不仅如此,刘爱兰在姐姐牺牲70周年的时候还以口述的形式创作了书籍《我的胞姐刘胡兰》,在书中详细记述了姐姐十几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讲述了姐妹对自己的照顾和两人相互依靠的深厚情感,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姐姐长久以来的想念和敬爱。
可以说,刘爱兰在她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宣传姐姐刘胡兰的事迹中度过的,她将姐姐的爱国精神和爱国情怀持续不断的传播到更多的人们心中,尽管姐姐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刘爱兰却将姐姐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每个国人的心中。

刘爱兰将宣传姐姐的爱国精神作为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她传承了刘胡兰为了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并争取将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之警醒。
姐姐刘胡兰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身体力行的行动在最基层最艰苦的革命一线,最后还为此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
妹妹刘爱兰则是用表演和演讲的方式,在精神文化层面向大家宣传革命的思想和爱国精神,鼓舞越来越过的国民加入到救亡图存、创建新中国的革命运动当中。
晚年生活低调,死后与姐姐团聚

1958年,刘爱兰进入到山西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后来又到太原市的农建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工作单位中,刘爱兰很少主动向人提起自己是革命英雄刘胡兰妹妹这一事实。
她不想以此为借口在工作单位中获得特殊的待遇,更不想借助姐姐的名头为自己在工作当中谋取便利,这些行为都是对姐姐的不尊重。
她会积极参加姐姐刘胡兰的宣传活动,对姐姐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思想进行宣传,但是却很少在姐姐的忌日时在公开场合中露面为自己博得关注。

时间就这样快速地流逝着,转眼间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刘爱兰对姐姐的思念未曾有丝毫的减弱,刘爱兰拖着已经年迈的身体来到姐姐的墓碑前注视良久,很久都没能说出一句话。
她嘱咐自己的儿女们,在自己死后要将骨灰撒在姐姐的坟墓之前,让两姐妹在死后能够团聚,也缓解自己多年来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2020年5月,刘爱兰在85岁高龄的时候走完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子女们也按照母亲的要求将她的骨灰撒在刘胡兰的碑墓之前,两个人最终能够相聚,能够一直的陪伴在彼此身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5:38 , Processed in 0.0078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