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03:48: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022-08-25 11:53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男女情感不仅在现代是个热门创作话题,在古代也是一样。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就是情诗中的代表人物,两人的烂漫和经历让他们留下了很多经典诗词。如今流传的几百首诗词一直都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众所周知,两位词人的诗词代入性极强,还都诗词界里的风流才俊,在当时的地位都非常的高。但在当今两人的诗词却饱受争议,并以两人诗词进行了“分类阅读”,流传出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纳兰性德
纳兰前世
我们先来看纳兰容若,容若还有个名字叫纳兰性德,他是满清皇族,从小熟读诗书,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纳兰家底雄厚,因为文才武略无一不通,被封为一品御前侍卫。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结为夫妻。
但纳兰夫妇是一对苦命鸳鸯,还没恩爱多久,卢氏就因为难产失血过多而死。纳兰容若十分悲痛又非常专一,在余生坚持不再娶,一生活在了悲痛中,每想起亡妻就会作诗以表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悼亡之词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痴情是纳兰容若的代名词,是一位世间奇男子,从两情相悦到生死别离,这位奇男子也有些沉沦,在日复一日的思念中整日与门客饮酒作词,最终在一次酒后一病不起,年仅三十岁就与世长辞,与亡妻团聚去了。
纳兰词现被保存下来的有348首,爱情友情、江南水乡、特殊感想等都是他的题材。他对于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大部分的词都是写亡妻与水。纳兰不仅是个词人也是一个哲学家,对生命的意义有着自己的理解方式。

仓央今生
与纳兰相似的是仓央嘉措也是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从出生开始就被作为转世灵童供奉起来,张松操曾说:仓央嘉措是被造的神,他的叛逆却否定了造神运动本身。此言不虚,仓央嘉措一生虽然高贵但是他始终叛逆于这场命运。
仓央嘉措从小名义上是西藏的“领头人”,但是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条条框框告诉他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比如男女之爱就是仓央教派的禁忌。但他有自己的想法,经常希望和平常人家一样结婚成家,对爱情非常向往。
据说仓央嘉措在14岁入选转世灵童前,在家里中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女孩,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每天一起放牧,非常幸福。仓央嘉措被迫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对深宫内单调乏味的生活深恶痛绝,经常想念着曾经的快乐时光和美丽的情人。

仓央便经常夜里偷偷跑出宫外,和情人幽会。一日忽降大雪,清早起来,看管仓央的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的脚印,顺着印记寻找,找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铁棒喇嘛随后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把仓央嘉措关了起来。仓央词共66首,大都表达准确,皆是有感而发。
从仓央的词里不难看出他的矛盾以及叛逆。他是宗教政治中的牺牲品,每天生活在禁锢之中早已让他心力交瘁,患上了抑郁。最后在蒙古军的围攻下为了减少僧兵的伤亡独自走进了蒙古军的囚笼,年仅23岁就死在了蒙古军的刀下。

忧伤与离别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忧伤和离别是纳兰词和仓央歌的主旋律,在某些方面的确能使人心平气和,安静下来,但既然都是好诗词为什么会说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深意呢?
首先纳兰词太过于苦涩深情,字里行间都是对亡妻的思念和眷恋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叹息。由于纳兰容若描写过于真切,男人常读心中会时常有一种哀怨之情,而又一直沉迷一人,不能控制自己感性的一面,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纳兰容若本人一样,过于思念亡妻导致不能正常的继续生活。换做普通人恐怕也早就抑郁而终了,所有纳兰词能流传至今广受好评主要还是因为那种歌颂爱情的逝去的描写方式值得大家深思。

而仓央的词却不适合女士读,仓央不管如何都是一个佛教中人,对于生命的意义早就与普通人大相径庭,在仓央的眼里人是会轮回往复的。作为喇嘛,仓央也没有真正体验过爱情的滋味,所有关于情爱的词都是仓央对于完美爱情的向往罢了。
所以女士读仓央词极容易放弃眼前人,追求所谓的完美爱情。那种深邃的让人难以触摸的爱情会让女人在现实社会中迷失自我,过于相信感情的魅力,从而难以分辨真情与假意。殊不知真正的幸福却就在身边。
作为当代青年男女,这两本诗词都不建议去读。爱情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读词后常常陷入悲伤敏感的情绪中对在现代社会打拼的年轻人是很不利的。爱情只是一时的,度过甜蜜期之后迎来的终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

可能有人没有经受过纳兰和仓央那样生死离别的感情,但是另一半的离别并不代表自己要含泪而去。“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虽然只是一种说法,可要告诉人们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内心的控制。
内心控制就是要控制自己对感情的依赖,如果所有男人都“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那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所有的女人都期待“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最终都难以有好的结果。
尽管如此,纳兰词和仓央词都是优美的佳句,当然如果看透世间情爱和本质的人不妨可以挑战一下,沉浸在纳兰和仓央的凄美中来体会一下两人要表达的东西,感受诗词里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看看能否达成共鸣,让人更豁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7:42 , Processed in 0.0070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