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3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岁知青小伙,别人返乡时他却娶了大10岁的寡妇,一辈子没出过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02:13: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岁知青小伙,别人返乡时他却娶了大10岁的寡妇,一辈子没出过山                                                         2022-08-28 10:53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大量的知识青年都奔赴了农村,那时正值知青上山下乡的狂潮巨浪。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祖国的农村建设出一份力。
从1978年年底开始,知青开始大批返程,那时也正是十年动乱结束的时期。但是在四川省南江县有这样一个知青小伙,他那时才二十岁的年纪,他本可以回到城里的,但是最终他却选择留在了农村。
他“嫁”给了有4个孩子的寡妇,到目前为止,他仍旧生活在大山里。随着知青返乡浪潮的开始,大批知青都回到了城市,滞留在农村的知青并不是很多。

那么这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当时为何会选择留在大山里,他究竟有何牵绊,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知青小伙张志远
张志远是重庆人,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他和所有知识青年一样,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农村,为农村的生产建设贡献力量。张志远的下乡地点是四川省的南江县,那一年他十八岁。
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相遇了。当时县里的负责人会给知青安排好住处,一般都是住在村民的家中。就这样,张志远住进了佘林海家中。
佘林海一家有六口人,妻子胡庭秀和四个孩子。佘林海和妻子胡庭秀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他们的孩子也都没有受到过学校的教育。

但是这样全然陌生的环境,并没有让初来乍到的张志远感到不舒服。这里的民风淳朴,佘林海一家人也十分善良,对待他这个知青小伙很是热情。
当时的张志远很快就融入到了知青的生活中了,他吃喝拉撒睡都和佘林海一家人一起。情感都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久而久之,他们就都不把张志远当成是外人了。
佘林海要比张志远大十多岁,所以张志远一直都以大哥来称呼佘林海。那时的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胜似亲兄弟。两个善良又对脾气的人相处得久了,就像家人一样。

一眨眼两年过去,这两年的知青经历,带给张志远的都是幸福居多,他和佘林海一家人相处得十分快乐,没有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发生。在张志远二十岁的时候,他申请返回城里。
张志远纵然对于这里有再多的不舍,他和佘林海都很清楚,他终究是要回到重庆的。分别是痛苦的,但是令张志远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告别以前,张志远和佘林海竟然先经历了生离死别。
真是天不遂人愿,老天并没有放过善良朴实的佘林海。就在张志远等待返城申请获批的时候,佘林海重病入院了。当时的佘林海就被医院判了死刑,肺癌晚期。

小伙“嫁”给有4个孩子的寡妇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医疗水平还十分有限,癌症这样的病基本上就只有等死的结果。任何治疗也不过是徒增病人的痛苦,而没有显著的疗效。
佘林海和妻子两个人都是以务农为生,收入有限,又有四个孩子要养活,他们的家庭条件也根本无法负担高昂的治疗费用。甚至连买药的钱都很难凑上。
这时的张志远心急如焚,又十分难过,他无法看着佘林海大哥一天天地衰弱下去,他自己为数不多的钱,都拿去给佘林海买药了。但是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那时张志远的心思已经不在返城上面了,他一心想着佘林海大哥还能好起来,但是在家中养病的佘林海身体却每况愈下。在这期间,一直都是张志远在照顾佘林海,无微不至。
但是佘林海并没有创造奇迹,他最终还是被死神带走了。在临死前,佘林海对张志远还有一份嘱托,那就是他的妻子和四个尚且年幼的孩子们。
佘林海希望张志远能够帮助他们。张志远答应他了,因为张志远知道这个家里如果失去了佘林海,那四个孩子的生存都是问题了。

张志远在履行承诺和返城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他没有回到重庆,而是从此之后,一直照料着胡庭秀和四个孩子的生活。
佘林海这棵大树虽然倒下了,但是张志远又撑起了这个家。胡庭秀虽然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来,但是张志远的守护,也让她感到很欣慰。
但是张志远始终只能以知青的身份来帮助他们孤儿寡母,在农村,和寡妇走得太近都是会被说三道四的,更何况是张志远这样,眼看着就像是胡庭秀家的男主人了。

人言可畏,胡庭秀对于张志远的帮助和照顾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她不忍心再让这个年轻的知青小伙在这里耽误自己的一生。胡庭秀动了要“撵走”张志远的心。
张志远也明白胡庭秀的用意所在,他不光没有离开,反而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的决定,那就是他要娶胡庭秀为妻,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照顾他们母子了。
那时的张志远不过才二十岁,但是胡庭秀已经是生过四个孩子的母亲了,两人的年龄也相差了十岁,这样的决定无疑让人觉得疯狂。

如今仍生活在大山里
最初张志远和胡庭秀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后,胡庭秀果断的就是拒绝。这样的事可绝非是儿戏,这关乎着张志远一生的幸福,她承受不起张志远这么大的牺牲。
但是张志远对于娶胡庭秀这件事是十分坚决的,他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一时冲动。他对这里有感情,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对佘林海大哥这一家人都有感情。
张志远决定留在这里,与胡庭秀结婚也并不觉得是在委屈自己。胡庭秀与张志远也相处了很长时间了,她一直拿他当弟弟看待,两人也都彼此了解,不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

于是最终,胡庭秀答应了张志远,和他名正言顺的一起生活。其实娶胡庭秀只不过就是走个形式,借此堵住村里人的嘴。张志远每天做的事情也没有变过,那就是干农活,养活这一家人。
张志远像是“嫁”给了胡庭秀一样,他是这个家里的壮劳力。他和胡庭秀也没有再要自己的孩子,张志远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责任就是将佘林海大哥的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因为张志远是有文化的,所以他很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管他和胡庭秀的日子过得多艰苦,他都要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念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再也没有叫过张志远叔叔,孩子们一直喊他爸爸。很值得张志远欣慰的是,这些孩子在今后都有出息了,他们走出了大山,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
如今的张志远和胡庭秀早已不再年轻了,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了。张志远仍旧生活在大山里,这一生都没有再走出去过。但是在他的脸上,有着一种坦然而幸福的笑容。

小结:
生活的形态是没有标准的,它的幸福程度也不取决于是在哪里生活。有人觉得无法忍受大山里艰苦的环境,而有些人依旧在大山里生活得很快乐。
张志远因为赶上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浪潮,原本生活在重庆的他,来到了四川省南江县。他在这里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以及淳朴善良的民风。
张志远与佘林海大哥之间的兄弟情很令人动容,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履行了对于他的承诺。如今,张志远仍旧生活在大山里,他的决定也为他带来了一种不同的人生。
张志远这样的胸怀是许多人无法拥有的,当知青都挤破头了似地返回城里,他为了坚守承诺选择了留在农村。张志远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他别无所求,只为了将孩子们养育长大。张志远是所有知青里的一个特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10-9 02:58:51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2-11-11 02:25:46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2-12-11 01:28:13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3-1-12 01:48:11 |只看该作者
好帖,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23-2-3 02:09:43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20:12 , Processed in 0.0094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