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库页岛简史:从三国局,到两强争,再到一方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00:0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库页岛简史:从三国局,到两强争,再到一方胜                2022-09-07 10:59                                       
继续“冰上丝绸之路”系列。
说库页岛。上文说了库页岛南面的宗谷海峡,本文说库页岛的争夺史。
先看图:

库页岛位置(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图上可以看到,库页岛是一个离岸岛,西面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隔峡相望(鞑靼海峡),南面与日本隔峡相望(宗谷海峡),北面和东面是鄂霍次克海。
库页岛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海南+上海”之和,或相当于1/5个日本。库页岛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岛。
库页岛有三个名称。
- 我国称为“库页岛”。“库页”二字是对岛上土著(费雅喀人)的称呼,也称“苦夷”、“苦兀”、“库野”,是一种音译。
- 俄罗斯称为“萨哈林岛”。意思是“黑龙江嘴顶”,即黑龙江出海口外面的岛屿,该称呼来自于满语。
- 日本称为“桦太岛”或“北虾夷地”。“桦太岛”的本意是“唐渡之岛”,是指唐朝与日本之间往来的摆渡岛屿。“北虾夷地”是与“虾夷地”方位相对应的称呼。“虾夷地”是指库页岛南面的北海道。北海道是“虾夷地”,位于北海道北面的库页岛为“北虾夷地”。实际上,北海道不是日本本土,是虾夷人的居住地,古时是“虾夷国”。而日本的本土,是大和民族居住的“和人地”。
多数人知道“库页岛”这个名字,源自1689年清王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内容并不多,共有6条(正式拉丁文本),其中第一条是核心,笔者照录如下:
-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

《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尼布楚条约》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库页岛,但库页岛归属大清国是铁定的事实。从《尼布楚条约》划定的边界,可以明显看到,清王朝与沙俄的边界从外兴安岭山脉向东一直延伸到大海,争议待决的地区是乌第河一带。乌第河一带与黑龙江出海口还有300多公里的距离,而库页岛紧邻黑龙江出海口。
事实上,当时沙俄还不知道有库页岛的存在。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康熙帝下令编纂《皇舆全览图》,库页岛作为全图之始,列于第一排第一号。在治理上,库页岛划归宁古塔章京管理,之后归于三姓副都统。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今天的佳木斯依兰县。

皇舆全览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尼布楚条约》抑制住了沙俄南下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扩张,但俄人的脚步并未停止,开始东进。
俄人东进到勘察加半岛后,顺着勘察加半岛南下,发现了千岛群岛,又继而发现了库页岛。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上半叶,沙俄远东扩展路线示意图(物流启示录制图)
于是,沙俄开始向勘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移民。早期的移民是哥萨克人、政治犯、罪犯、流寇等。这些“自由民”大肆屠杀岛上的土著,土著中就包括赫哲族人。
在俄人从库页岛的北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在库页岛南部遇到了“潜伏在岛”的日本人。
库页岛有一部分土著,也就是虾夷人,是从日本的北海道渡海过去的。那时的北海道还不属于日本本土,而是一个独立王国,即“虾夷国”。
就在康熙帝编纂《皇舆全览图》之后,位于北海道的松前藩,将库页岛绘入日本地图,即《正保御国绘图》。
自此以后,日本不断向库页岛移民。
两个强盗,一个从北往南,一个由南向北,于是发生激烈的争夺。当这种争夺作为情报,递交到大清王朝的龙案上时,乾隆皇帝给出了这样一份口谕:
朕知道了。想那江东苦兀野人岛,久无人居,寒冰四塞,几无大利。若驻兵于上,必糜费钱粮,百害无一利。不理会便是了。

乾隆皇帝画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库页岛被大清国最高权力中心无视,注定了作为库页岛主人的大清王朝,沦为接下来一百多年历史上的看客。
民国舆地学家石荣暲,对此痛心疾首地说道:
库页既亡于俄,复亡于日本,正乾嘉盛极之时,非国家微弱也。
以历史的视角,日俄在库页岛上的争夺,仿佛是1904年日俄在我国东北之战的彩排。
乾隆太上皇离去的第七年,也就是1806年,隶属于沙俄的俄美公司舰队,捣毁了日本在库页岛上的税务所,并宣布库页岛归沙皇所有。
日本也不甘示弱,将库页岛的管辖权由松前藩收归幕府,命仙台、会津两藩派兵驻岛,并发布“俄船驱逐令”。
从此,日俄无视清政府,开始大张旗鼓地对库页岛展开了争夺。
1855年,日俄签订《下田条约》,在库页岛问题上是“不划边界,维持原状”。相当于日俄两国彼此承认了各自的实控区域,沙俄控制库页岛北部,日本控制库页岛南部。至此,库页岛形成日俄南北对峙的相持局面。
时间来到了1860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承认1858年《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侵占我国外东北地区的土地和条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到1860年的《北京条约》,清王朝作为库页岛的主人,足足做了171年的看客,被“喧宾夺主”的日俄踢出了历史牌桌。其实,自乾隆朝始,对库页岛这一牌局,大清王朝从头到尾都没有认真打出一张王牌。
至此,关于库页岛的争夺,进入了日俄争雄时代。
1868年,日本进入明治维新时代。在海权为主导发展模式的国策下,对库页岛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该策略大致是,通过北海道、千岛群岛先锁住库页岛,待海上力量壮大后,再徐徐图之。
这种策略,也迎合了沙俄对土地的执念。
于是,1875年,日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日本将库页岛南部给予沙俄。由此形成这样的格局:日本拥有全部的千岛群岛,沙俄拥有完整的库页岛。
日确立海权为主导发展模式的国策无疑是成功的: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沙俄海军三大主力舰队中的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日本在南库页岛割设立桦太厅。1905年以后,日本向库页岛大规模移民,十年间在库页岛南部设立了17郡4町58村。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陷入内战。日本趁火打劫,于1918年占领整个库页岛。
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以15亿卢布把库页岛卖给日本,但那时候的日本自恃“武运长存”,又身处协约国一方,未同意。
等日本回过神儿来,时间已经来到1923年,苏俄内战和列强武装干涉基本已经结束。之前的苏俄,也变成了苏联(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5年,日本和苏联签订《日苏基本条约》。根据条约,日本撤出北库页岛,恢复北纬50度分界线。同时,作为撤军补偿,苏联给予日本为期45年的北库页岛油田50%的开采权,该权利一直持续到1944年。(库页岛油田是二战时日本主要的石油来源之一,我们后文详说。)
1945年2月,苏美英签署《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就是针对日本的,其全称是《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的主旨说得很直接,就是苏联参与对日作战所开出的条件。条件有三条,其中一条就是日本把南库页岛、千岛群岛让予给苏联。
1945年8月,苏联发起远东战役(又称“八月风暴行动”),苏军越过北纬50度线向南进攻日军,有40年历史的日本桦太厅在库页岛消失了。此后,苏联将南北库页岛、千岛群岛合并为萨哈林州,以南萨哈林斯克为州府。
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中规定,“日本放弃对千岛群岛、1905年9月5日获得之库页岛部分,以及邻近各岛屿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
这一点很有意思,我们现在看一些日本出版的地图,会发现库页岛的南部(北纬50度以南)是空白的,其表达的是“尚无归属之地”。

日本的“白库页岛”地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按日方说法,日本虽然放弃了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但并未移交。同时,根据《旧金山和约》,也没说移交给苏联。所以,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是无主之地。
为什么日俄对库页岛争夺得如此激烈?除了地理位置,还在于岛上丰富的资源,我们下文继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5 14:34 , Processed in 0.0086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