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兵团因何不辖纵队?纵队何时改军?四野兵力和作战序列变化全过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19 21:20: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兵团因何不辖纵队?纵队何时改军?四野兵力和作战序列变化全过程                                                         2022-08-31 12:38                                       

            近一段时间,百家上出现不少关于东北野战军战斗序列的图表,颇有气势,然而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简单地罗列出两个兵团部和十二个野战纵队的军政首长名单,却解释不清兵团和纵队当时的隶属关系。而对于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兵团组建历程,包括兵团的番号和数量,更是描述得乱七八糟,实有必要澄清一下了。

首先要清楚,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所部的整体番号,曾经有四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1945年10月间,当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林彪到达沈阳后,奉命全权指挥所有“闯关东”的我党军队,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边区派来的八路军,以及华中军区调来的新四军,也包括从苏联打回来的抗联余部。
鉴于当时东北的政治形势较为复杂,为保持斗争的灵活性,1945年10月31日,前述部队统一整合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以林彪为总司令。这其实是个临时性和过渡性的军队名称,涉及到延安、重庆、美国、苏联等四方复杂的关系,在此不展开说明了,理解就好。
根据东北局的准确统计,截止到1945年10月底,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总兵力为107959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1万大军出关”,另有2万名干部赶赴东北。

一、东北我军开始组建野战纵队。
第二次是1946年1月4日,也就是大约两个月以后,“东北人民自治军”再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这次改称仍然是政治上的策略,因为东北形势在变,我军的名称自然随之而变,但是部队性质不会有任何改变,部队领导机关和总司令的人选,也没有什么变化。
抗战胜利后的东北,人力物力资源非常丰富,因此经过短时间的猛烈扩军,到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之时,东北我军的总兵力已上升到27万余人,到了第一次四平战役期间,总兵力再上升至30余万人。
不过东北民主联军的所辖部队,由于来源不同,当时的编制和序列确实比较杂乱,比如山东军区的部队是师辖团、新四军是师辖旅,更有延安来的359旅、教导旅、警备团等各种番号。为了便于指挥和统一序列,东北民主联军边打边整理,从第一次四平战役之后的1946年6月起,开始组建直属于总部的第一批五个野战纵队。

注意,此时还没有“东北野战军”的番号,东北我军的全部人马包括五个野战纵队、四个军区(南满、北满、东满、西满)部队均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指挥。这五个野战纵队是以八路军和新四军最精锐的部队组成的,南满先组,北满后组,众所周知的原因,第一批组建时未设“第5纵队”。
南满地区:两个纵队共30000余人(抗敌主战场,损失较大)。
第3纵队:司令员程世才,下辖第7师、第8师、第9师。
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下辖第10师、第11师、第12师。
北满地区:三个纵队共90000余人(与敌隔江对峙,期间完成了整训)。
第1纵队:司令员万毅,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第2纵队:司令员刘震,下辖第4师、第5师、第6师。
第6纵队:司令员陈光,下辖第16师、第17师、第18师。
前述五个野战纵队的总兵力为12万余人,其他则为各军区所属部队。

说明一下,这个战斗序列的截止时间为1946年10月,到这个时间点,东北民主联军所属野战部队、地方部队的总兵力为324000余人,比四平战役时期略有减少。我们所熟悉的韩先楚、洪学智等名将,也还没有成为纵队司令员,比如新开岭战役时,韩先楚还是第4纵队的副司令员。
然后是林彪跟杜聿明之间的拉锯战,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之后,东北民主联军的实力得到一定增强。至1947年3月底,北满我军有三个主力纵队、六个独立师和三个保安旅,兵力约21万人;南满我军有两个主力纵队、三个独立师和一个支队,兵力约8万人。
另有总部直属的炮兵十个团、骑兵一个纵队和各军区所属的地方武装43个团,此时东北民主联军全军总兵力达到38万余人。

二、东北我军组建前方指挥所。
1947年4月20日,中央军委综合考虑后决定,将原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司令部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整体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因此达到46万余人。既然部队数量增加了,1947年8月夏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又扩编了四个野战纵队。
新组建的纵队番号为:第7纵队、第8纵队、第9纵队和第10纵队,各纵队组建的基干分别是邓华率领的原西满纵队,合并而来的热河部队和冀东部队,以及北满军区三个战斗力较强的独立师升格合组而成的纵队。
因此,至1947年8月末,东北民主联军的野战部队已经拥有九个步兵纵队,战斗序列如下:

第1纵队:司令员万毅, 下辖第1、第2、第3师。
第2纵队:司令员刘震, 下辖第4、第5、第6师。
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 下辖第7、第8、第9师。
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 下辖第10、第11、第12师。
第6纵队:司令员洪学智, 下辖第16、第17、第18师。
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 下辖第19、第20、第21师。
第8纵队:司令员黄永胜, 下辖第22、第23、第24师。
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 下辖第25、第26、第27师。
第10纵队:司令员梁兴初,下辖第28、第29、第30师。

此间,由于东北战场形势的特殊性,南满军区、冀热辽军区在地理上远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所在的北满。为了加强领导,在组建第二批野战纵队的同时,又组建了第一和第二“前方指挥所”。两个指挥所的总指挥分别以南满军区司令员肖劲光、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改任,这也是东北我军最初的两个“兵团”之雏型。
所谓雏型,是因为当时全部的九个野战纵队和各独立师,直接统归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指挥和调度,第一前方指挥所和第二前方指挥所均属于“架子司令部”,由原来的二级军区改编,是处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纵队之间的临时指挥层级,其特点是:
第一,没有固定的所辖纵队,仅有司令部编制而无兵团建制;第二,每逢大型战役实施前,由总部根据实际情况划拨数个纵队、独立师归其指挥。因此严格来说,此时东野的两个前方指挥所,还不能视为真正的兵团一级部队建制。

三、东野前方指挥所改称“兵团”。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次改称),同时划分为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两大部分。不过要说明,此时东北我军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总部机关同时节制两大部分的部队,即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同时兼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的统一领导机关。
东北人民解放军以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任第一副政委、陈云和李富春任副政委,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期间罗帅组建二线兵团的工作居功至伟,随着189个独立团的先后组建,东北我军补充了超过40万兵员,东北民主联军的兵力遂在这一时期呈井喷式增长。

除各军区所属地方武装力量有所扩大外,1948年2月至3月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又遴选精锐九个独立师再次增设了三个野战纵队,分别是:
第5纵队: 司令员万毅,下辖第13师、第14师、第15师。
第11纵队: 司令员贺晋年,下辖第31师、第32师、第33师。
第12纵队: 司令员钟伟,下辖第34师、第35师、第36师。
截止到1948年4月底,东北人民解放军共拥有野战军十二个步兵纵队、十七个独立师,加上东北军区所属地方部队共988000余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对东北蒋军构成绝对优势。

在这样的形势下,东北我军于是发起了辽沈战役的序曲:1948年的夏季攻势,开始对敌人全面出击,最终把敌人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战略决战的条件日臻成熟。1948年8月14日,为便于作战指挥,首次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简称“野司”。
东北野战军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刘亚楼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这个“兼”字很说明问题,就是前述军政首长,是以“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所担任的不同职务,来兼任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军政职务。
同时将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但是其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一级临时指挥机构,没有明确的所辖纵队,战役发起前由野战军司令部指定其作战序列。

比如辽沈战役期间,第二兵团司令部奉命指挥第4纵队、第11纵队,外加若干独立师实施“塔山阻击战”,由程子华司令员统一调度,战役结束后各部即归还建制。而第一兵团部则奉命指挥第12纵队和若干独立师,担负继续围困长春的任务,电影《大决战》里面的兵力部署台词,想必大家记忆犹新。
这两个兵团司令部一南一北,率领三个野战纵队和十多个独立师奋勇作战,掩护着辽西主战场的敌我大决战。但是野司会随时根据战场情况变化,进行兵力上的调整,比如钟伟第12纵队在战役后期,即被抽调南下参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东北野战军“野司”、“兵团”和“纵队”之间的关系。

辽沈战役打响之前,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共103万人(1039737人),其中东北野战军为十四个纵队(含一个炮纵、一个铁纵)另十七个独立师,共五十三个作战师75万余人;东北军区所属的地方武装和二线兵团约28万余人。
武器装备情况是:全军配有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
注意东北野战军是包括所有野战纵队和独立师的,担负辽沈战役中的主要作战任务,东北军区部队则主要是保卫解放区、补充野战部队、看押俘虏和维持交通线等二线任务。

四、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
辽沈战役结束后,根据西柏坡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电,东北野战军十二个野战纵队全部改称为“军”,并按照全军统一排序授予了新的军级番号,比如第1纵队改称第38军、第2纵队改称第39军等等。
所以要注意,东北野战军出现“军级番号”的时间,要早于整体改称为“第四野战军”的时间,各军正式改称时间为1948年11月17日。
辽沈战役期间,东北我军吸收了大批“解放战士”,又缴获了许多美械武器装备,所以野战军 所属各军实力大增,每个军平均下辖四个师,兵力至少5万人起步,大部分在6万人左右,个别达到了7万人。
东北野战军于1948年11月下旬分批开始入关,而东北军区所属部队则留下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因此从这一时间节点起,“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事实上一分为二,我们通常所称谓的林罗刘大军,在此时已不包括东北军区的地方部队。

东野实际入关约80余万人马,林彪不久以后也免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专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前委书记,后兼任“平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那么在东野大举入关之际,两个兵团司令部的任务是什么呢?
其中以第二兵团部指挥第4纵队、第11纵队组成“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由程子华率领最先越过长城沿线进抵平张线,作为整个东北野战军参加平津战役的先头部队。而第一兵团部则仍置于长春附近,主要担负起义部队、投诚部队的改编和整训工作,兵团已无直辖的纵队(军),基干力量是若干独立师。

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15日发布了《关于各野战军改番号事》的电令,因此在平津战役结束以后,至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才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次改称),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下辖两个兵团、十三个军(含起义部队改编之第50军)、一个特种兵司令部、一个铁道纵队以及直属部队共88万余人。
根据这一电令,原东北野战军的两个兵团司令部按全军的番号排序,分别改称四野第12兵团和第13兵团,但是兵团的性质没有变化,仍然是“架子兵团”而没有固定下辖的军。实际上,当部队再次壮大之后,第四野战军组建更多的兵团已经在计划之中。
只不过各级军政主官的人选问题,以及各军的隶属关系问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酝酿的。

五、四野正式组建四个兵团。
在此之前的2月25日,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要求下,即将更改番号的东北野战军再次派出了南下“先遣兵团”,即以肖劲光第一兵团司令部率领第40军、第43军及配属部队共12万人马,组成先遣兵团先期南下。该兵团的任务是推进至武汉以北地区,牵制白崇禧军事集团,以免其增援汤恩伯集团,影响二野和三野渡江。
如此也就解释了,这两个军后来因何未同属一个兵团,是因为在这个时间点前后,四野的两个兵团仍旧是“架子兵团”的性质,还没有明确的所辖部队。不然的话,未来的第12兵团副司令员、第40军军长韩先楚,也就不会跟随第15兵团行动了,这是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所造成的结果。

而第四野战军主力自平津地区大举南下,时间已经是1949年的4月中旬,经过野司的酝酿并报请军委批准,在南下途中的4月28日,正式完成了四个兵团和所属部队的编制和序列调整。根据这个方案,四野在原有之第12、第13兵团的基础上,新设第14、第15兵团,同时划分了各兵团所属的各军。
因此,第四野战军的四个兵团,是在1949年4月底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兵团”,也终于形成了完整的战斗系列,而在此之前,东北野战军所辖的两个兵团、第四野战军所辖的两个兵团,都只是“兵团部”而非建制兵团。
而其他野战军的兵团,都没有这样的复杂过程,基本都是自兵团组建始,就拥有了下辖的若干纵队(后面的军),所以,东北野战军(四野)的兵团番号,确实是有一定特殊性的。

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在野司之下的战斗序列是四个兵团十二个军,第50军并未跟随四野主力南下:
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下辖第40军、第45军、第46军。
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下辖第38军、第47军、第49军。
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下辖第39军、第41军、第42军。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下辖第43军、第44军、第48军。
完成四个兵团组建之时,四野主力刚刚开进至河南中部地区,而先遣兵团的两个军已经进抵长江北岸,但其中的第40军划归12兵团、第43军划归第15兵团。由于各军的战场位置已经事实形成,所以这两个军虽不属于同一兵团,但仍然保持并肩作战,直至南下雷州半岛和解放海南岛。

六、四野各兵团的归宿。
1949年5月12日,当四野大军纷纷进抵华中地区后,根据军委的指示,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司令部。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
在解放中南地区的作战中,第四野战军又授予了陈明仁起义部队第21兵团的番号(下辖两个军),至此,四野已经拥有了五个兵团级建制。经过一年多的南下作战,在大陆上的成建制蒋军基本被消灭以后,四野各兵团纷纷转入巩固新解放区的工作和担负剿匪任务。
1949年8月起,第12兵团部兼湖南省军区、11月起第15兵团部兼广东省军区、12月起第13兵团部兼广西省军区,而第14兵团最先撤销建制。

1950年1月1日起,鉴于辖区的实际情况,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也就是四野司令部改兼中南军区领导机关。组织机构和作战序列保持不变:下辖六个省军区、三个兵团部(已无第14兵团)、十六个军、一个炮兵司令部、一个工兵司令部、一个铁道司令部和十六个独立师,加上独立团、警卫团和机关学校等等,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的总兵力突破150万人。
这也是第四野战军最庞大和最辉煌的时刻,百万大军都不止了,这支铁军一度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林彪麾下也是战将如云,在1600多位开国将军中,原属四野的就有519人,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8人、中将57人、少将439人,占开国将军总数近三分之一。
鉴于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大兵团作战的时期已经过去,第四野战军逐渐开始撤销兵团建制和番号:

1949年4月,萧劲光率第12兵团的1900余名干部北上,组建海军领导机关,第12兵团番号不久后撤销。1949年8月,刘亚楼率领第14兵团部的绝大部分干部北上,组建空军领导机关,第14兵团番号随之撤销。1950年6月,邓华率领第13兵团重新出关,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及后来的志愿军第13兵团,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3月,司令部与第13兵团完成对调的第15兵团,番号奉令撤销。1952年10月,陈明仁之第21兵团番号撤销,兵团部缩编为第55军军部。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正式撤销,至此,纵横天下的第四野战军,胜利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3:18 , Processed in 0.0130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