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的为民初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20:36: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的为民初心

                                

赵一心

               

2022年08月16日08: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原标题:毛泽东的为民初心
       

        毛泽东与群众交谈。

          毛泽东最为世人称道和仰慕的是,他在领导人民变革中国社会的漫长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不忘并始终践行为民初心,并使之人格化,进而使他的理想追求、政治意志、喜怒哀乐始终与人民的意志、愿望和情感高度契合,而呈现无限魅力,赢得人民崇敬。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毛泽东所秉持的理想,实际上就是党和国家的性质宗旨和根本政治主张,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开宗明义,亮明旗帜。更重要也是最具个性特点的是,毛泽东不是空谈理想,不是从本本到本本阐述理想,而是把党的理想和改造中国社会、造福中国人民紧密结合起来,理论透彻,充满温度。革命年代,毛泽东面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曾经用极为通俗的语言宣示了党的理想。1936年他在与斯诺谈话时说:“中国共产党仅仅是中国的一个政党……它必须是全民族的代言人,它决不能代表俄国人说话,也不能替第三国际来统治,它只能为中国群众的利益说话。”
          毛泽东对理想的执着,是建立在必胜信念基础上的。1961年9月他与蒙哥马利的一段对话,经典地反映了他所拥有的这种自信。蒙哥马利问:“主席能否告诉我,在什么时候你们才开始看到黎明。”毛泽东说:“一开始就看到了。对我们来说,前途一直是明朗的,至于道路,那是人走出来的。小路是人走出来的,大路也是人开辟出来的。逐步取得经验,逐步看到光明。”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毛泽东念念不忘革命初衷。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实践中,毛泽东和全党进行了一次前无古人的尝试,过程充满曲折和艰辛。不论采取何种政策举措,“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许剥夺劳动者”是毛泽东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会议上讲话,其中说到:“无产阶级不能剥夺劳动者,不能剥夺农民和城市小生产者,只能剥夺剥夺者,这是一条基本原则。”1961年,他在与地方领导同志谈话中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如果百分之八十几的农民不满意国家政权,不满意共产党,那怎么能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呢?”“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代表劳动者的。”在毛泽东那里,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是”与“否”,就在于如何对待人民,首先是如何对待中国人民,特别是当年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
          毛泽东是为人民解放而起来革命的。当他“在韶山、湘潭和长沙见到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而原因“只是由于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缘故”,因此他便下定决心,“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从那时起,为人民谋幸福就成为他毕生的追求。他带领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幸福开辟了新的政治境界。同时,他又把为人民谋幸福落实到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上,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1934年,他在江西瑞金所作的那篇著名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报告中,就表达出对群众利益的关切:“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在他眼中,人民的利益是现实具体的,是时刻需要关心和解决的,进而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变成解决人民群众一个个实际问题的工作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把给人民好处,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53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转发的一份报告上,将“一切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改为“一切从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出发”,便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坐实。1956年11月21日,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决定(草案)》,在决定草案的“今后收购的肥猪,每头给养猪农民留肉十到十五斤”一句后面,加写“(其中应有猪油四斤到五斤)。”1965年11月,毛泽东在安徽考察,当得知农民没有钱花,每人每年只有20元时,说:“二十元太少了,除粮食外,每人有五十元、六十元就好了,将来要搞到一百元。”这些充满人民情怀和人性温度的话语背后,是毛泽东对人民生计和福祉的真情牵挂。
               对自身的严格和清廉
          1949年10月9日,毛泽东给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王首道发去一份电报,电文内容是:“杨开智(杨开慧的哥哥)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若干帮助。”同时,致电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不要使政府为难。”电报内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字——“不”,即拒绝杨开智等来京谋事。对湖南省委毛泽东用命令的口气,对自己的妻舅则用了斩钉截铁的态度。两封电报的言辞是坚决而严厉的,它的背后正是毛泽东践行“两个务必”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把言行一致、廉洁自律的人格深深嵌入党的肌体,对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执政后的党的作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1945年,毛泽东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新中国成立后,他把不脱离群众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之中。1956年11月,他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1957年4月30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上,他强调干部要参加劳动,说:“不劳动,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老百姓就不信任你,不和你讲真话。”1960年3月,毛泽东在北方的一次视察中曾经严厉指出:“有一部分大的贪污分子那就要法办,比如一千元、两千元,那是‘老虎’了,极为恶劣,单是撤职不行的。”这一年,他还对地方和军队的一些高级干部说:“我们这些人原来不是老百姓吗?要当群众代表,不要脱离他们,贪污、盖大礼堂就脱离他们。靠老百姓就有出路。”所有一切,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一个领袖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代言人”,因为他始终认为“我是站在人民之中,不是站在人民之上”。
          (摘编自《世纪风采》2022年第7期 赵一心/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03:33 , Processed in 0.0078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