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食堂和供销社卷土重来,在释放什么信号,真相就是稳住民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3:03: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民食堂和供销社卷土重来,在释放什么信号,真相就是稳住民生                                                        2022-11-05 22:53                                       

吴学华

这段时间,人民食堂和供销社,在几个大城市的某些小区落地生根,似乎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民食堂和供销社就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两代人的记忆。但机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为了保证内部职工和学生就餐,仍保留食堂。可这样的食堂与原先的人民食堂,具有本质上的变化。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人民食堂和供销社这两个地方的性质,停留在影视剧中的印象,认为一个是吃饭的地方,一个是买东西的地方。
确实是吃饭和买东西的地方,但与现代的食堂与超市,完全不一样。

首先我们来聊聊人民食堂。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土地收归国有,按村庄的人口划分到集体,进行集体化耕种,这是一种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平均主义,每个劳动力在生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劳作,就跟现代上班一样,每天按时出工,按时收工,而生产队长根据每个人付出的劳力定工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村都有食堂,那时候称为人民食堂,俗称“大锅饭”。
人民食堂的开支,诸如买菜买油等等,由生产队开支,全村男女老少都去人民食堂吃饭。最开始两年,人民食堂的供应是吃饱为准,不许带回家。六十年代初期,受天灾的影响,人民食堂的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几个月都难得开门(三年灾荒的悲剧,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1963年之后,有些农村的人民食堂,逐渐取消,口粮分给每家每户,默许农民种菜养鸡鸭,实现自给自足。而公社的人民食堂,出现了票据化管理。不再是原先每个人吃饱,而是根据当地发行的饭票和菜票,打多少饭和多少菜。

“大锅饭”的盛行,使得有力气的和没有力气,每天拿一样的工分,这种平均主义导致消极思想的产生,各地懒工惰工的现象很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从1978年开始分田到户,到八十年代初期,基本实现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管理,农民分到土地之后,每年只需要交公粮就行,剩下的留作自己的口粮,多余的可以卖掉。
1985年前后,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公社变成了乡政府,供给制的人民食堂基本消失,很多地方的人民食堂也渐渐演变成机关食堂。
不管是人民食堂还是机关食堂,最重要的是:便宜实惠。
而供销社的成立,要比人民食堂早得多,在建国的第二年就成立了,全称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农村物资供应的唯一渠道,一般情况下,每个公社只有一个供销社,负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很多物资在某些阶段,还需要凭票供应,诸如布票、糖票等等。在七十年代之前,供销社是香饽饽,能够进供销社站柜台,那是一件很有身份和面子的事。

早期的供销社,物资的采购由上级统一配给,到了七十年代,随着生活物资的丰裕,有些地方的供销社为了扩大规模,进行了股份制。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拿钱入股供销社,每年享受分红。
我大姐告诉我,说我父亲就曾经入股供销社,那是在七十年代末期,我父亲入股了30块,那笔钱是父亲上山挖草药的时候,挖出一个上面有字的铜罐子,上交给了国家,上头奖励了40块,家里留了10块,30块入股了供销社,每年都能分好几块钱。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随着一些农村小店铺的兴起,供销社走向了落寞,九十年代初期,基本就见不到供销社,成了历史名词。
我也以为供销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没有想到的是,供销社居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进行了重组,转变成集体化的大型商场,在苦苦支撑着。有些地方的供销社,转变成了只供应农用物资的单位。直到今天,有些地方农民购买农药和种子,都必须去固定的地方(供销社)购买。

根据官方的数据,截至去年,供销社的全年零售总额还超过了6万亿,可以说供销社一直就是销售界的巨无霸。
有消息传出,供销社混改某多多,就像联通与腾讯进行混改一样。
已经消失的人民食堂,出现在大家面前,隐退的供销社,也再一次霸气回归。很多人闹不明白,究竟在释放什么信号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资本逼出来的结果。这些年来,国内资本的过度扩张,导致了诸多经济隐患,就像某付宝和某信支付。这两个金融巨头,就曾经意图绑架银行。一旦让资本狂欢,势必影响中国的货币经济命脉。
信号其实只有13个字,那就是“去金融化”、“解杠杆”、“保民生”、“促发展”。
在疫情冲击下的产生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人民食堂能够解决居民的吃饭问题,最重要的一点,价钱实惠,让每一个经济困难户,都有饭吃。
而供销社的套路,其实与人民食堂类似,就是稳住民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能够看懂这篇文章的朋友,相信会勒紧裤腰带,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有一句俗话“天晴防下雨,下雨放下雪,兜里有钱不算钱,家里有粮心不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3 02:33:43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0:06 , Processed in 0.0083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