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3年,正在扩建的北京饭店危及中南海,多亏汪东兴及时察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09:30: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73年,正在扩建的北京饭店危及中南海,多亏汪东兴及时察觉                                                         2022-11-17 22:30                                       

1973年,正在扩建的北京饭店危及中南海,多亏汪东兴及时察觉
“那栋正在修建的房屋,是哪个单位的?”
汪东兴站在中南海一角,朝着西面指着。身为中央办公厅主任,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情况。
当即,一位中央警备团干事汇报道: “那是正在扩建的北京饭店。”
一听是北京饭店,汪东兴更吓了一大跳。他心中大叫不妙,头也不回地飞奔而去。

此时是1973年的9月中旬,天气闷热难耐,但“北京饭店”的工地上却忙得热火朝天。
突然之间,汪东兴带人闯了进来,几个小伙子还爬上了脚手架顶部。
紧接着,他们大喊道: “报告汪主任,这里确实有情况!”
此时,汪东兴满脸紧张。望着修建了14层的北京饭店,他显得心疼又无奈。
汪东兴到底担忧什么?北京饭店又能否完成扩建了?

历史悠久,名震海内
北京饭店历史悠久,始建于1903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沦为洋人的买办,列强军队肆意活动于北京城里。
在东交民巷的大使馆附近,法国人修建了一座游乐、栖住的旅馆,并挂名“北京饭店”。
虽然名字带有北京,这座饭店却并无半点中国建筑元素。从外表砖砌,到内部装潢,饭店都是欧式风格。因为招待各国权贵,这里迅速成名,奢华、气派位居北京第一。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饭店改名实业公司。在法国人的经营下,饭店涉足各类生意,更是各国大使的集会场所。当中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时候,这里莺歌燕舞、繁华热闹。
民国时期,北京饭店开始赋予了更高的政治任务。国民党要员和各地军阀相继来此,开办派对、举行宴会,表示对列强的拉拢、示好。
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北京饭店被国民政府接管。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这里被划分给美国军政人员住宿。一时之间,北京饭店俨然成了“第二个国民政府外交部”。

蒋介石给予美军将领极高的礼遇。凡是入住这里的人员,一切衣食住行,都是最高标准,并由财政部转款支撑。
1949年10月,新中国正式成立,北京成为首都。之后,我们进行了三大改造。
在接管了北京饭店后,我们遣散了军阀和官僚式的经营人员,并委托北京干校培养了一批社会主义管理人员。
就这样,昔日服务于列强、资本家、高官的饭店,变成了人民所有的地方。
每年国庆,北京饭店都聚集一批人民、政协代表,大家共商国是,共论发展。

总理关切,扩建动工
解放后,北京饭店也是外宾的招待场所。周总理时常在这里会见各国客人,与他们攀谈交流。
北京饭店的欧式风格没有改动,仅仅摆设进行加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俭、智慧。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给予了我国大量帮助。其中,北京饭店便是苏联专家的下榻地点。
在工业发展时期,北京城市扩容,到处旧貌换新颜。拆除古城围墙后,一批重点单位都得到翻新、重建。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饭店的扩建也被提上日程。

彼时,国家经济富裕起来,财政款项有所宽裕。
可到底如何扩建这座老饭店?许多人一筹莫展。
原来,北京饭店的建筑都是西方样式,相关专家、设计师并不好找。在周总理的关切下,有关部委才请动了张镈先生(其父是清廷的两江总督)。
一开始,北京饭店就被赋予了重要的“外交任务”。新建的主楼必须占地少、容量大,既要体现中国元素,又要和老楼搭配和谐。
因为北京寸土寸金,李先念副总理也提出“建设大楼、高楼”的殷切期望。

李先念
1972年春天,北京饭店扩建工程的座谈会便召开了。周总理莅临现场,市政府领导主持,一批建筑专家和工人代表参与。
在说到饭店仅有300来间客房时,有人表示这还不足莫斯科饭店五分之一的容量。
简单的一句话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工人和技术专家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建设好“北京饭店”。张镈先生最后总结陈词,并拿出了反复修改的方案。
发现风险,命运几何
张镈先生学贯中西,他虽年过60,可勤奋不减,日夜苦干。带着学生,他亲自在现场测量、比对。一笔笔稿纸上,他圈画仔细,工整设计。

张镈
经过多月努力,张镈拿出了20多套方案,总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00.5米。做出这样的作品,真是殚精竭虑,耗尽心神。
当施工负责人拿到稿纸时,他却露出愁容。座谈会上,他直接表示: “至少三年才能完成。”
不过,那个年代的工人最有干劲和雄心。大伙决定迎难而上,就是日夜不眠,也一定要两年内完成工程。
就这样,北京饭店扩建工程迅速开工了。围起挡板,挖掘地基,搭建脚手架。一车车水泥、砂石从工厂运来,一队队工人接替赶来。
不分春秋,不怕寒暑,工人们干劲冲天,工地一天一个新样子。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北京饭店即将竣工时,一个人却喊了暂停键。
1973年9月,汪东兴等人发现饭店过高,站在饭店的高楼层,中南海一大半都能看见。
显然,这是不符合保密要求的!
考虑到北京饭店的外交属性,这更增加了种种风险。在收到汇报后,周总理大吃一惊,一场会议立刻召开。
会议上,周总理担下了所有的责任。他向大伙抱歉地说道: “这么重要的方面没有考虑到,我的责任最大。”

大家一下子愣住了,张镈和一批技术专家都眼含热泪。
在那个特殊时期,总理不遗余力地保护了他们,并依旧满是信任。可是,北京饭店已经盖到14层了,难道真的要拆掉吗?
最终的结局
中国人的智慧是了不起的。之后几天,大家反复思量,做出了最小的改动。
首先,所有高楼层全部不对外开放,窗户全部用砖块封死。其次,靠向中南海一面做成小斜坡屋顶,既能有利于下雨天排水,还不影响整体的美观。
这一次,周总理亲自审计方案,多次实地走访。

1974年下旬,北京饭店正式开业,一切情况都符合要求。
当这座美观大方、简洁明了的高楼出现在北京市民眼前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一边是西方的欧式特色,一边是中国的斗拱设计。
进入内部,整体布局大气,装潢古朴庄严,这代表了国家的荣誉。
如今40多年过去,北京饭店依旧是地标建筑。它屹立在市中心,欢迎着来自全世界的客人,并赢得了海内外嘉宾的赞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9:06 , Processed in 0.0081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