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故事四野战将如云,年纪轻轻的林总,靠什么统率四野的猛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4:30: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故事四野战将如云,年纪轻轻的林总,靠什么统率四野的猛将?                                                         2022-12-19 09:45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1945年8月15日,历时十四年的侵华战争至此终于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无条件接受投降”的结局最终结束了这场战争。
在抗战结束之后,期盼和平的中国人民心心念念的好日子即将来到之时,以老蒋为首的反动政府又不断制造冲突,试图挑起内战,终于在1946年内战爆发。

在当时,无论是老蒋还是共产党人都意识到要想统一中国,那么东北就是重中之重,这里是当时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同时日本关东军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将这些搞到手无疑可以大大加强我们的实力。
在黄克诚大将的提议之下,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党中央从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党政机关和军事院校之中抽调兵力11万人日夜兼程赶赴东北,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
可是,当时由谁来领导东北的军事力量呢?最终党中央考虑由林总来担任四野的司令员,原先山东军区的任命由他人担任。
事实证明,党中央的选择没有错:林总刚到东北之时,部队只有11万人,可是仅仅三年,四野就发展到了100万人,在1955年的将星名单之中,四野更是涌现了2名元帅,3名开国大将,19位开国上将,57位开国中将,将星之多居四大野战军之首。
《亮剑》之中李云龙课堂上捣蛋的那一集有一个出身四野的将军这样豪气地说道:
“就说我们刚出关时就10万人,不到三年就100万,这是吹出来的?没有我们四野,这全国解放还得推迟几年。”
这虽然是老战友之间的玩笑话却也说出了四野的实力强悍。

可以说,四野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林总的确是出了大力的。
不过和其他元帅不同的是,其实林总的形象并不如其他几位元帅那般幽默风趣和和蔼可亲,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有点不近人情。
在当年的电影《大决战》之中13兵团的程子华向林总报告伤亡数字时,只记得林总回了这样一句:
“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那么一把炒黄豆,外加上不苟言笑不近人情的作风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为军事而生的战争天才,一地图一世界
在现实生活之中,总会有人说“努力比天赋更重要”,甚至有人说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不努力的傻子”等等类似的话语。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世界上是真的有天才,而林总和粟总就是军事方面的天才,主席第一眼见到粟裕的时候就这样对他说道:
“将来你能当上将军。”
在井冈山时期,朱老总就已经挖掘出了林总的天赋,1928年的2月,当时还是连长的林总奉命押韵一批辎重,但是在运输过程之中却遭到了民团的袭击,军用物资被洗劫一空。
气的朱老总大骂:
“你这仗是怎么打的?你在军校学的本领呢?”
对于朱老总的训斥,林总听后默不作声,事后却偷偷派人去弄了几套国军军服,然后在晚上趁着夜色偷偷摸到了民团附近,不但抢回了物资,同时还缴获甚多。

也就是这一个小插曲,朱老总意识到这个不喜欢讲话不苟言笑的年轻人了不得,将来此人的成就了不得。
之后,在井冈山时期,主席也发现了林总的才能,而林总也的确没有辜负两位伟人的期望,在这之后“尽打神仙仗”,年仅23岁就当上军长,25岁当上军团长,到55年授衔时年仅48岁,是十大元帅之中最年轻的。
而林总的打仗特地是根据战场形势精心计算,会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调整作战策略: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就是如此,当上中央红军在苏联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盲目的指挥下,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提出的“短促突击”以“堡垒对堡垒”的战斗方式对于缺医少药的红军来说无疑是自寻死路,彭老总面对李德的瞎指挥就曾经当场发怒道:
“我连火力都没有,你叫我去拿什么集中火力。”

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之中,红军屡败屡战的情况下,唯有林总的部队打了胜仗。在1934年8月下旬,李延年集中了4个师进攻根据地,当时林总的红一军团奉命就地阻击敌人,可是林总敏锐的意识到短距离突击敌人因为当地地形太过狭窄根本无法容纳大规模战斗,因此就希望以运动战的方式改变作战方针。
遭到了李德等人的反对,为此林总就大胆改变战斗方式决定采取运动战的方式“诱敌深入”,同时利用地形优势进行伏击,最终林总也赢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之中红军唯一的一次胜仗“温坊战斗”。
红军以700人的代价击毙敌人2000多人,俘虏敌人2400人,缴获了不少的武器弹药。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是林总的115师指挥了八路军进入山西的第一个伏击战“平型关战役”,在此以前很多人认为要打败鬼子需要5到6个中国士兵去抵抗,可是林总在兵力1:1的情况下杀伤1000多敌人,也打了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仗,击溃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就是林总打仗的特点,会根据战场形势改变作战方针精于算计,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而林总打仗的另一个特点是“看地图”,或者说很注重细节,不知道天才打仗是不是都是如此,另外一个新中国著名的军事家粟总也很喜欢研究地图,而且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能够做到事无巨细,指挥上百万人战斗的时候能做到关键节点都能把控的住,甚至指挥战役的时候连团营的具体方位在哪都一清二楚:
在辽沈战役第二阶段,三纵七师的一个营在胡家窝棚摸到了廖耀湘的指挥所,当其他人还在汇报战场具体情况时,此时林总直接发问:
“为什么缴获的短枪比长枪多?为什么俘虏的军官比士兵多,为什么击毁的小车比大车多?”
这就是军事天才对战争的敏感度,一连三个问题别人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这里很可能就是廖耀湘的指挥所。

所以,林总是军事方面的天才绝对不为过。
用人不疑,将各个将才放到合适岗位
林总性格生性寡淡,有时候说话就经常用几句话就完事了,因此这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觉得他有点不近人情。
但是林总打仗确实高明,同时一个高明的统帅不单单要会打仗,更主要会用人,这也是四野众多名将对林总佩服的原因之一。
虽然有时候他说话显得不近人情,可是从历史来看,他用的每一个人确实都恰到好处:
1935年,红军进攻腊子口,这是一道天险,易守难攻,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硬仗,林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由杨成武担任主攻,最后杨成武没有辜负党的信任,率部攻克了天险腊子口。

抗美援朝前夕,中央将四野的部分军队改编成为“东北边防军”,先期入朝的是志愿军13兵团,虽然不赞成出兵朝鲜,可是林总在之后还是尽心尽力为朝鲜战争做准备。
他认为15兵团的邓华比黄永胜更适合担当这个职务,于是中央阵前换帅,由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
林总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对每一个指战员的性格特点以及战术方针都了然于胸,也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
林主外,罗主内的绝佳搭档
林总由于性格方面的缘故因此很多人都对其敬而远之,甚至很多人和他共事有点艰难,和谁共事成为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最后还是主席大笔一挥,由原则性强且有包容心的罗帅和林总共事,这对组合也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罗帅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心且很容易团结同事的人,具体来说他就和《亮剑》之中的赵刚一样,只要不是触犯原则性问题,罗帅绝不干预林总的军事预判,而是在其他事物上起到辅佐林总的职责。

林总在军事上是天才,可是在其他方面显然是不适合,这一方面罗帅弥补了林总的不足。
刚入关那会,解放军的发展速度过快,这个时期也有许多良莠不齐的人加入了解放军,也正是因为此部队发展速度是上去了,可是战斗力却下降了。
在“血战四平”之后,四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这之后便痛定思痛重组四野部队,而这一切背后都是罗帅的功劳。
林总也由于其性格过于内向,以至于很多人对其敬而远之,也还是罗荣桓元帅在背后当调和剂,尽力维护林总的威望。
不过在关键性问题上,罗帅也还是不含糊的,在总攻锦州的战略上,当时林总和中央有了分歧,林总不能下定决心总攻锦州,是罗帅和参谋长刘亚楼力主继续攻锦,最后才有了锦州战役的胜利。
对于这一些,林总自己也知道,如果将四野看作《亮剑》的话,林总就是四野的李云龙,罗帅就是赵刚,赵刚曾经说过:
“独立团可以没有赵刚,但不能没有李云龙。”
然而,无论是李云龙还是赵刚都是独立团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因为有赵刚的包容才造就了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声望,同样的也是罗帅的包容成就了林总。

所以除了军事上的天赋之外,能够让林总驾驭猛将如云的四野也有罗帅的功劳。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2:16 , Processed in 0.0083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