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辛弃疾.《静夜思》用26味中药名写成,妻子用16味中药名写词回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03:46: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辛弃疾.《静夜思》用26味中药名写成,妻子用16味中药名写词回复                                                         2023-01-02 17:37                                       

稼轩词喜欢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自信中透着些许自负,还让人觉察出一点可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是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人,孤高不俗,自许芬芳。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英雄语,动天地。

01寄一点相思苦 男儿有侠骨丹心也有柔情。这柔情在男女之情上表现的最是温婉别致。自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辛弃疾有一首用中药名表达离别相思的词,写得细腻柔媚,别开一面,堪称奇词。
新婚刚刚不久,辛弃疾便赶赴抗金前线。白天金戈铁马,夜幕降临,月上柳梢,思乡怀人的情思萦绕心头不散,唯有给妻子写封家书,才能寄托一份相思无助。
这是一首中药名数量最高的词,以药名寄相思。
《满庭香·静夜思》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满庭芳.静夜思》意:锁阳台,在深夜思念。一首词用了26个中药名串联(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磺、柏叶、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地黄、菊花。)辛弃疾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不用打仗,是不是就当中医了呀!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辛弃疾巧妙地用了药名表面上的词义。把名词性的中药名或用着动词或用着形容词,暗喻相思如药苦,26味中药能医好相思么……
防风吹散沉香,吹不散心头相思萦绕。柏影桂枝交映,人影儿却不得成双。连翘首,痴痴盼良人归。凉透薄荷裳,有谁人怜惜。梦宿沙场,知道你的心就在我身旁。最苦参商如牛郎织女相隔两望。当归、当归,胡不归 。”

以妻子的口吻来写,不说我怎样想你,猜你是如何想我的,更多几分缠绵。 为什么想到用中药来组成一首词呢?
中药苦,相思苦更甚。中药来伴着相思的苦更添几分苦涩滋味。
或许他们夫妻之间本就有情致雅趣。
用中药名“列锦”并没有给人拥挤堆砌之感。

更有趣的是,妻子接信后,仿照着丈夫的笔触,也以药名回书一封,传递了她的一份相思: 槟郎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妻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词中用了中药名16种(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刘寄奴、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人生(人参)、三七、西河柳、益母草),巧妙地表达了情意绵绵的思夫盼归之情。据此可以看出她竟是一位知书达理、颇有风趣,善解人意之女子。夫妻二人可谓绝代双骄。

又苦又恨又盼又愁。 相思苦,相思的苦在心头萦绕。相思的苦越酝酿越浓,在心上拨不开。
恨,恨有情人儿各西东。恨良辰美景虚度。恨不能陪伴左右。
盼,望眼欲穿,不盼星星,不盼月亮,盼遥望处,出现你的身影。
愁,相思无尽头。
数千里之外,相思的两端,两首词牵扯着相思弦。以相思还相思。
妙趣横生的词,倏然间或许让人忘却了相思之苦,反而是顿觉情趣之妙。

02.同岁同心同德夫妻 辛弃疾的妻子名范如玉,她与辛弃疾真正是佳偶天成,两个人恰好同岁,可谓:“与卿同年,尤相亲爱”
范如玉是陪伴辛弃疾最长时间的人,一直到词人退隐带湖,都是范如玉跟随身旁,词人一生为妻子写了不少词句。
《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
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
1189年,同岁的夫妻二人一道举行了五十岁的寿辰,可谓同心同德,白头不相离。
辛弃疾《浣溪沙·寿内子》一词云:
“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

与南朝廷政见不和,辛弃疾被排挤,隐退江西带湖,夫妻两个人一起在山间种田过上地地道道的村居生活。 辛弃疾喜欢饮酒,退归山野之后,借酒浇愁,妻子劝而不听。有一回,痛饮之后醒来,发现窗户纸上被范氏题满了劝酒惜身的词句。辛弃疾把这一情景记录到一首词里,想来,是颇有触动的。“家有贤妻,助夫一半”
《定风波》词:
大醉归自葛园,家人有痛饮之戒,故书于壁,欲觅醉乡今古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自有贤妻。
辛弃疾留下600多首词,有400多首是在上饶和妻子生活在一起时写的。相濡以沫的深情也算是对辛弃疾晚年郁郁不得志的一种补偿吧。

03.诗词与中药的渊源 诗词与中医,看似天壤之别,怎么会遇见?其实自古以来把中药名镶嵌在诗词里的不在少数,如:南朝·沈约《奉和竟陵王药名诗 》、唐·权德舆《药名诗》、北宋·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等,还有用中药名给孩子取名的:白薇、苏叶等诗情美妙,画意盎然。
诗词与中药同根同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两者可以互通相融。
中药来自于大自然,诗词来自于人的情怀。中药医人,诗词医心。
中药诗文自成一格,趣雅双得,读这些诗词,既可欣赏到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又能体验诗词别致意蕴,有一种返璞归真、天人相应的意趣。

结语:伟大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心想恢复祖国河山,弥留之际还在喊着:“杀贼杀贼!”可谓,男儿到死心如铁! 因为诗词,我们透过他的层层铠甲,洞彻了他柔软的内心。因为情感,让他变得完整,得以饱满的姿态,走进后人的心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7:20 , Processed in 0.0084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