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写传统节日,辛弃疾《青玉案》和苏轼《水调歌头》,谁境界更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02:4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同写传统节日,辛弃疾《青玉案》和苏轼《水调歌头》,谁境界更高                                                 2023-02-13 11:00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是言志的作品,所以它讲究的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因为内心受到感动,才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但是,词最初只是“诗余”。
诗、词最初的区别,就好比是出版文学作品和网络写手的段子。不过,自从苏轼开创豪放派以后,一些词慢慢地也开始言志了。
“言志”就是通过词作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以及对某一些事或物的见解。理论上,只要有见解,就有境界,有境界就有高下。但是,由于“境界”没有等级,于是“高下”也很难判别。

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给“境界”划了一条道,他在《人间词话》中介绍古今成就功业学问的三种境界。把辛弃疾的《青玉案》放在第三重,也就是最高的境界里。
然而,人的一生何必又非得要成就大事业,做大学问呢?不想成就大事业,只想做一个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的闲人,难道不行吗?
重视亲情,热爱生活,这叫“境界”低吗?我看也未必,至少我觉得,喜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作白话意译:
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会出来呢?我举着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在天宫上,今宵又是何年呢?我想乘着风,飞上九重天,亲眼去瞧一瞧,但是又害怕天宫里面太寒冷。

不如留在人间,跳起舞蹈与月影一起玩耍,好像明月落到了人间。可月亮总是那么可恶,你盼望它出来,它却不出来。当你去休息了它又穿窗绕梁地照着你,让你不能成眠。
为何明月偏爱在离别的时候圆呢?难道是心中有什么遗憾吗?人世间的离合悲欢,自古有之,难以避免。只希望在分别之后,彼此遥隔里,仍然可以看到天上的月轮。
苏轼的这首词,意境十分优美。而词中提到的“天上宫阙”,其实是指的是北宋朝堂。而“明月”事实上,是苏轼想要置身庙堂的理想。
他想去亲近“明月”,等于就是想亲近北宋的皇帝。然而对方身在天宫,苏轼却在尘土里。于是他只能遥敬明月一杯酒,就着月影共徘徊。这一段,反映的是苏轼在人生转折期的思想。
其实,少年时代的苏轼,也曾经是一个一个热血少年,他也想在庙堂上一展拳脚。但是现实的不断打击,让他慢慢偏向了老庄与禅学。

苏轼在二十七、八岁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感慨。因此,他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是那么执着。在词的下半阙,当他想要放弃“明月”的时候,它又来诱惑他,想给他以希望。
石延年说,“月若无恨月长圆”。于是,苏轼拿来讽刺“明月”说,你是不是有什么遗憾啊?为什么我要走了,你才来挽留呢?苏轼对于理想的追求并不执着,这正是他旷达之处。
对于那些努力追求,也都得不到的东西,就要及时放手。人生非常短暂,不要白白浪费了光阴。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一样,人生总是带着些遗憾,自古以来就无法避免。
所以,人不能光是执着于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还应该时不时地转头,看向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人。比如苏轼,他就看到了他的兄弟苏辙。
当初他们兄弟两人一起从四川眉山走出来参加科考,然后又一起中了进士。后来,他们两人为了出仕而分别,分开之前曾经相约晚年要重聚到一起,“风雨对床眠”。

但是,苏轼觉得自己现在就退出仕途,可能还有一点点早。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明月”,能够同时照耀到天各一方的他们。
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作白话意译:
在上元节的时候,一阵东风吹开了火树银花。火星就如同雨点一样,飘落了下来。落到了来来往往的宝马香车上面,再落到了热闹的街市大路旁。
凤箫声婉转,花灯转动出了明月般的流光。一整夜鱼龙共舞,上演着各种社戏。一群戴着元宵发饰的盛装贵妇,迎面走了过来。
当中有一个人,笑语盈盈地与他擦身而过。虽然他没有看见对方的影子,但是却嗅到了一阵梅花的清香。于是他在人群中寻寻又觅觅,一直找啊找,找了千百遍。
找到他都心灰意冷了,所以他都要准备放弃寻找了。但是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蓦地一回头,却发现对方已经站在了那灯火零落的地方了。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这首词历来公认的就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词,而是借着写爱情,来写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
词中那个“笑语盈盈”的人,既可以是指他的爱人,也可以是指他在人生道路上,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可能直接就是指的他想要北伐的理想。
他在浊世的繁华与耀眼的光芒中,“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在那灯火零落,最黯淡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他”。这一份执着感动了梁启超,也感动了王国维。
因此,王国维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拿来看作人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最后一重境界。
网上流行一句话,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人考证出这句话的原型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但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更像辛弃疾一生的写照。

辛弃疾对理想的执着,从少年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年。可以说,他的心从来都不曾老过。他始终以一股少年人的热血,用笔去书写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面对那些求而不得的东西,苏轼总体上是保持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但是,辛弃疾却始终是耿耿于怀,因为他的偶像是屈原、是杜甫。
结语
前不久,听了一下北大卢永璘教授讲的《文心雕龙》。在这个讲座里面,他讲到了一些屈原相关的事情,并结合《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以及屈原的生平,作了一些解读。
当卢永璘讲到屈原的时候,他说:刘勰对于屈原的自杀,其实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其实是讲究“明哲保身”的。
但是,这个世界始终是需要像屈原那样的“殉道者”。无论是古代的屈原,还是近代在日本蹈海而亡的陈天华,他们的死亡是为了唤醒浊世中沉沦、麻木的人。

“明哲保身”,还是“殉道而亡”,对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观的追求,基本上可以在苏轼、辛弃疾二人身上看到一些影子。
苏轼在晚年步入禅道之前,思想倾向于“明哲保身”,待时而用。如果理想有条件实现,那就去实现;如果没有条件实现,那就等待时机成熟;实在不行,那就直接放弃它。
尤其是在“乌台诗案”发生之后,苏轼在北宋的朝廷里面,两边都不站队,最后直接被两边都当成了“骑墙派”,结果就遭到新党、旧党的共同打击。
辛弃疾在晚年的时候,虽然也时常流露出一些庄子的思想,但是在他绝大部分的诗词里,展现出来的主要还是那种“殉道”的精神。
因为辛弃疾从二十一、二岁开始上战场,一直到六十六岁的时候,听说南宋小朝廷要进行北伐,他还自掏腰包替朝廷练兵,然后还派密探到敌国去考察。

现在的人,多半会觉得辛弃疾这样的人很傻,但是却不能说他的境界不高。尤其是他在《青玉案·元夕》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追求理想的执着,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
不过,尽管如此,仍然不能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出来的那份对待理想追求的洒脱,就是境界不高的表现。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两条岔道而已。因为无论你选择朝哪个方向走,最终得到都是同一个结局。
至于到底是向左走更有意义,还是向右走更有意义,只不过是活着的人,加诸在上面的想象罢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1:00 , Processed in 0.0097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