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的首任妻子罗一秀,名分虽未被承认,1950年主席却为她破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0:01: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的首任妻子罗一秀,名分虽未被承认,1950年主席却为她破例                                                         2023-03-07 00:23                                       

           1950年12月25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牺牲,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成了遗孀。刘思齐刚走出丧夫之痛,毛泽东就三番五次地催促刘思齐:“你重新寻个家庭,对身心、工作都有好处。”
刘思齐听了,一口拒绝,然而,经不住毛泽东的百般催促和关照。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成婚,毛主席满心欢喜,还亲自作了词给这对新人。

在毛岸英为国捐躯之后,毛主席并没有因为刘思齐是自己的儿媳妇,而对其进行道德上的捆绑
对比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旧有不少家庭活在“三从四德”的落后思想里,把子女的婚姻嫁娶绑上沉重的枷锁。只有经历过,才会对一件事深恶痛绝,毛主席之所以对婚姻问题如此开明,正是源于自己对落后婚姻的厌恶。
一、家族威严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年轻时候身体力行,凭借自己的多年辛劳,靠种地积攒了些许家业,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富农,由于吃过许多苦,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再过苦日子,对于长子毛泽东更是宠爱有加,也更希望毛泽东的婚姻大事能有个好着落。

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社会并未开化,特别是乡野村庄,依旧沿袭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结婚对象全权由父母来决定。
在毛泽东14岁这一年,父亲让他和罗一秀成婚。
罗家在韶山也是个大户人家,当罗一秀的父亲第一眼看到了毛泽东,就对其赞赏有加;加上毛母也喜欢罗一秀的秀丽端庄,那个时候,儿媳妇过不过关,关键要看婆婆有没有入眼。
两家人喝了茶谈了婚事,哪管两个孩子的意愿。就这样,18岁小家碧玉的罗一秀,和年仅14岁的毛泽东,在家族的威严下,成了亲。
两个人连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有感情基础。新婚当晚,毛泽东对罗一秀直言不讳:“你不是我的妻子,我只把你当做我的姐姐。”

二、包办婚姻的痛 在此之后的三年里,罗一秀在毛家并没有得到丈夫应该给予的宠爱,即便如此,她仍旧贤良恭敬、本本分分地伺候着毛家父母。但是,罗一秀的苦,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从她的眼角流出。
三年来,两个没有感情基础的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是怎么坚持这么久的呢?原因还在这两个年轻人身上。
其一,毛泽东清醒自知。他难以对抗父亲的绝对权威,这场让他无法挣脱的婚姻,罪魁祸首是父亲。

14岁,正是个体意识崛起的时候,毛泽东当时没少因为这个婚事和父亲吵闹。
“我不认她,你非要逼我,我就离家出走!”毛主席对父亲说道。
“咏芝(字),你再说,我就把你关起来!”毛贻昌怒斥道。
争吵完的毛泽东冷静下来,他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妻子”罗一秀也是被逼无奈,怪不得她。要是被七里八乡知道罗一秀是被抛弃的,那么,她可是要被人指责到一辈子抬不起头。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下,女人的地位和名声全仰仗家里的男人。
索性,毛泽东就不再提及此事,只能更发奋读书。
其二,罗一秀通情达理。
当时的罗家也是个富商之家,往来的不是富商巨贾,就是官宦文士,罗一秀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学会了察言观色;更有机会接触新鲜的书籍,脑子里有了点新时代的文化,她深知女人不应该被剥夺追求幸福的自由,却又无法改变被迫婚姻的现实,只能硬着头皮接受;面对“丈夫”毛泽东的冷落,她也不予理睬,照旧打点家里的上上下下,甚至对毛泽东的两个弟弟也是疼爱有加。

毛泽东不闹了,罗一秀又聪慧能干,毛家父母甚是欢喜。可是,花无百日红,意外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抛头露面。
1910年,年关还没有过,罗一秀就因为身患疟疾,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于现在而言,疟疾并不可怕,然而,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这无疑是绝症。
由于这件事太过突然,毛泽东似乎觉察到了封建礼教的毒害,被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于是他收拾好行囊,决定阔别家乡去外面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好从罗一秀的逝世中挣脱出来。
毛贻昌望着站在门口的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大烟袋:“你去吧,在外面遇到了难处,记得告诉家里。”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落后的婚姻观念成了毛泽东一生都在反对的毒瘤。

三、为发妻破例 1950年的一天,罗石泉正在家中忙着喂牲畜,突然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了大门。
“舅舅!”来人正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原来四十年以来,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罗家人。
毛岸英这次是回韶山探亲的,临行前,毛泽东特别叮嘱他,一定要去看看罗石泉舅舅,并且要接他们一家到北京工作——这个罗石泉正是死去的罗一秀的堂弟。
四十年前,罗一秀被包办婚姻荼毒而死,让毛泽东如鲠在喉;所以,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封建婚姻提笔皆怒骂,尤其关心妇女地位的解放问题。
现如今,全国已基本解放,女人们再也不用因为落后的观念而受害终身,可是,罗一秀却没能赶上,所以,由于罗一秀的死,毛泽东对罗家人一直抱有深切的愧疚。
也就是基于此,毛主席下了一个特殊的决定:让罗家人来北京工作!
毛主席一生都在忧国忧民,怎么可能搞家族关系,搞特殊对待呢?建国以后,毛主席的亲戚们来寻求“后门”的信件纷至沓来,但是,都被主席冷眼拒绝。

唯独罗石泉一家,破例得到了“通行证”,可见毛主席对罗一秀的死抱有的遗憾。只是,由于罗石泉为人正直,也不喜欢给毛泽东添麻烦,便婉言谢绝了毛主席的安排。
毛主席不禁感慨:罗石泉真是个正直的汉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4:14 , Processed in 0.00752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