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比胡适小两岁,青年时期他们互相欣赏,毛尊胡为先生,胡适如何评价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06:49: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比胡适小两岁,青年时期他们互相欣赏,毛尊胡为先生,胡适如何评价毛?                                                         2023-02-21 15:13                                       

            现代思想巨擘胡适生于1891年12月,仅比生于1893年12月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年长两岁,可以说他们是同龄人。
1918年8月19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应此时已到北大任教的恩师杨昌济之召来到北京,随后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了一个月薪八个银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北漂”。
而留洋归来的胡适此时已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因发表在《新青年》四号四卷上《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而名满天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青年毛泽东对胡适非常敬仰,在胡适到北大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曾向他请教过,还经常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因此,多年后毛泽东仍谦虚地称自己也是胡适的学生。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同萧三等人经杨昌济先生介绍,专程去拜访过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题。

青年毛泽东工作过的北大图书馆阅览室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立不久,会员中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怀着到西方寻找真理的愿望,响应蔡元培、吴玉章在北京发出的号召,积极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
为此,毛泽东四处奔走,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在将近一年里,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宣传、组织和准备的工作上。
然而,临行前,毛泽东却决定不去法国了。许多新民学会会员对此很不理解,毛泽东的解释则是:
  “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一年多后,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又说到这件事: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和黎邵西(即黎锦熙——著者注)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
由此可见,毛泽东最后决定不去法国勤工俭学,一方面在于他要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国内的问题;另一方面与胡适的影响与态度有关,毛泽东为是否出国一事,专门与胡适讨论过,胡适赞成、支持他留在国内研究问题。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开篇指出:“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毛泽东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了《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
《民众的大联合》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说: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解散安福部问题到加入国际联盟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毛泽东此时是赞成胡适主张的“多研究些问题”的,于是他在湖南长沙组织了一个“问题研究会”。
1919年9月1日,毛泽东在长沙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
《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亟待研究的“问题”,如“孔子问题”、“东西文明会合问题”、“经济自由问题”、“国际联盟问题”,等等,共计71大类。其中的教育、女子、劳动、华工、实业、交通、财政、经济8大类,又分列出81个更具体的问题,如“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中等教育问题”、“女子交际问题”、“贞操问题”、“国语问题”、“司法独立问题”、“联邦制应否施行问题”……合计144个要研究的“问题”。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这是毛泽东第二次进京。湖南“驱张运动”的大本营也随之从长沙移师北京。到北京后,毛泽东就住在北长街20号(原北长街99号)福佑寺这个喇嘛庙中,立即与各方面协商组成了“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和“旅京湘人驱张各界委员会”。毛泽东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
1920年1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
  “毛泽东来谈湖南事。”
1920年4月,毛泽东离京赴沪,张敬尧已于是年的6月,被赶出湖南。7月7日,毛泽东返抵长沙,住楚怡小学。为了表达胡适在“驱张运动”所给予的支持,7月9日,毛泽东寄给远在北京的胡适一张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正面收信人为“北京 南池子 缎库后胡同 胡适之先生”,寄信人为“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日期为“七、九”。背面十行文字为: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此颂教安。
胡适晚年旅居美国,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
  “毛泽东依据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这段史实,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
  “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
  “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
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
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骨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4:29 , Processed in 0.0072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