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要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5 04:06: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要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23-03-22 09:38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影响社会变革的大事,其中有一件令许多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今,距离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这场运动带给国内社会的影响依旧存在。

与那个年代相关的许多作品,也都描绘过上山下乡的事情,这令很多人更加好奇。作为上山下乡的发起者,毛主席的决策将这件事推向高潮,那么令人不理解的是,毛主席当年为何要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

实际上,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与苏联长期合作,国家从苏联获得大量援助。为了考察苏联的发展模式,中国派出了许多代表到苏联,1954年,苏联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

与以往的做法不同,苏联此次动员了大量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这个做法引起了中国代表团的关注,仔细考察后,他们回国向中央报告了此事。

中国与苏联都在二战中受到巨大损失,城镇与农村的人口严重减少。战后发展中,农村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农业建设。此外,动员青年上山下乡,也是苏联当局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手段。

此事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视农村发展,考虑到城镇与农村有着不同的环境,发展的基础就不一样。若是城镇中年轻力壮,有着文化知识的青年到农村劳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村发展,提升农业水准,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等问题。

50年代开始,国内就出现小部分下乡青年,他们来到农村从事不同的工作。一开始上山下乡并非强制性的政策,只是部分人们自发的行动,在国内产生的效果相对有限。

进入60年代之后,国内的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特殊时期的到来,令社会受到了极大影响。比如高考等停止,许多学校出现了学生滞留的情况,对于当年的学校来说,学生毕业之后要负责分配工作。

可长期的运动,导致各地学校滞留的学生越来越多,可以分配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无法容纳这么庞大的滞留群体。再加上红卫兵等运动出现了失控的情况,许多学生变得十分激进,甚至出现了在学校闹革命,闹运动等情况。

对于中央来说,如何安置这庞大的群体,解决他们的出路,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毛主席分析了各地局势之后,决定推动上山下乡,让更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插队。

毛主席一直都是非常推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人,他认为只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身体验才行。大量的学生长期在校园内学习,又生活在城镇,对于底层等生活认知不够。让他们前往农村劳动生产,一方面帮这个滞留群体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出路,另一方面让这些长期脱离实际的群体,通过劳动生产进行再教育。

至此,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推广,越来越多的城镇青年被送到了农村,开始接受新一轮的教育。这项政策确实解决了城镇的就业问题,减轻了许多学校的压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新的出路。只是,由于特殊时期的影响,这项政策发布之后被错误扭曲。

政策变成了强制性,又与法律等牢牢绑定在一起,导致许多抗拒此事的人受到了惩罚。在执行层面,又出现了一刀切等情况,没有考虑到实际状况,使得知青分配等工作变得相当混乱。

不过,这场运动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经历过农村的劳动磨练,不少知识青年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更多的人开始否定原本不切实际的思想,变得更加务实。

艰苦条件的磨练,还令许多人的意志力得到了提升。但这场运动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毛主席的初衷是希望劳动与知识不会出现分化的情况,知识分子不应该是依附于劳动人民的群体,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不存在什么分化的群体。

遗憾的是,这场运动由于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尽管它出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但上山下乡需要被公正客观看待,不应该存在偏见。

它确实是有利有弊的一次尝试,全国有2000多万青年受到这次运动的影响,这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帮助,这些下乡青年后来都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3-25 17:06:5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7:09 , Processed in 0.0079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