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最高明的一次抄袭,将8首唐诗抄成一首宋词,却抄出千古绝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05:10: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最高明的一次抄袭,将8首唐诗抄成一首宋词,却抄出千古绝唱                                                         2023-04-10 13:33                                       
                                       

大唐文坛能与“风雨”最先挂钩的人必属李白,所谓“惊风雨泣鬼神”,一支青莲剑歌惊起狂风暴雨,一捧陈年旧酒泣零怒鬼教神,李白本就来自天上,也该归于风雨;而大宋能够一让人提及名字便联起风雨的人,那当然是苏子瞻。 苏轼之“风雨”除却太白那一层,更多了一层跌落:也无风雨也无晴。众所周知,苏轼的一生皆穿梭于世俗的风雨和官场的泥泞交织而成的现实之中,每走一步都带着巨大的苦痛,都需要莫大的勇气,还记得“乌台诗案”的不堪吗?
仍在湖州任上的苏轼被招摇带走,他十分清楚结局,所以他尝试了自尽,却被阻未遂。一位思想强大的诗词巨人,却被逼到了这种份儿上,这世间还有什么意志是击不垮的?苏轼在现实里投了降,但在他的语言王国里,他仍是最尊贵的王。

只凭着有心之人的断章取义,苏轼就差点被处以极刑,幸得王安石一句“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才免除死罪,改判黄州。在黄州充团练副使的苏轼终于看开了,看清了权贵的罪恶,看清了隐忍在大宋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也看淡了人生。在这里,他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公然与仕途划清了界限,与其吸纳乌烟瘴气,何不如抛却纷纷扰扰,自在清闲地写几首好诗好词? 但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苏轼有了更好的点子,他不再傻兮兮地用自己的文字去批判任何事物,他学聪明了,他想用其他人——不,还需要更远一点,那就用前朝人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乎一首通篇抄袭的千古名作出现了。

《南乡子·集句》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苏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剽窃行为,他明确在题目里点明了“集句”,整理句子罢了。那么他抄的是哪些人的诗句呢?不得不说,苏轼极为聪明,他不以诗养诗,反而将唐诗抄成了宋词。全篇中除了“伤怀”与“徘徊”除外,其余八句皆是信手而得。

上片四句:“怅望送春怀”,来源于杜牧《惜春》一诗第五句,原封一字未动;“渐老逢春能几回”,来自杜甫《漫兴九首》第四首中的第二句,同样未改一字;“花满楚城愁远别”,修改自许浑《竹林寺别友人》一诗,原句为“花满谢城伤共别”,苏轼略作修改;“何况清丝急管催”,出自于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第三首第二句,原封一字未动。 下片四句:“吟断望乡台”,取自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中的最后一句,未改一字;“万里归心独上来”,来源于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旧》一诗的第二句,未改一字;“景物登临闲始见”,来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譬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一诗第七句,未改一字;“一寸相思一寸灰”,取自李商隐《无题》诗之一,原诗未动。

虽然全诗仅有四字是苏轼原创,其余皆抄自他人,但抛开前人作品不谈,单从苏轼信手拈来的功力上看,这首词仿若己出,堪称浑然天成,全词取句之人创作诗歌时的境遇与心态,皆符合苏轼当下。尤是最后“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原为表思人,而苏轼这里则是思乡,同是深切之心,又何顾言他? 况且,倘若一个人没有至多的知识库存,和极高的甄选能力,他又怎能从几万句唐诗之中摘出这八句呢?可以说,这首“抄”词经过苏轼的心血辉映,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而这首词也作为集句作品中的佼佼者,而被广为传诵,流传为千古绝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6:22 , Processed in 0.0116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