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的一生悲壮过、沉沦过、沮丧过,最后看穿一切时,好运降临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4 09:0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的一生悲壮过、沉沦过、沮丧过,最后看穿一切时,好运降临了!                                                         2023-07-21 09:00                                       

         他的一生悲壮过、沉沦过、沮丧过,最后看穿一切时,好运降临了!
自古以来,文人和失意愁苦好像就有这分不开的联系,比如一生都没找落的诗人杜甫,身具皇室血脉却郁郁不得志的诗鬼李贺,他们都化悲痛于文学创作,从而诞生了许多流传千古,让人看了鼻涕一把,泪千行的千古名篇。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失意的文坛中人,他的一生也有许多不如意,但是相对于其他文人对不公现实的愤慨与无奈,他选择的是乐观豁达的生活,轻蔑的面对生活带给他的挫折,他就是著名的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直在被贬斥中生活,空有一身才气却毫无用武之处,但是他却丝毫没有被这无情的现实所打败,反而笑对人生,随遇而安。他的作品也能传达出他无畏豁达的生活态度,辞藻豪放大气,不拘小节,在我开来,苏轼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值得流芳百世的思想家。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第,从祖辈开始就擅长写诗弄画,良好的基因成就了苏轼对诗词特别敏感并且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苏轼二十一岁时就到京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当时他的文章文笔优美,题材新颖,一时间震动朝野,甚至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都以为是自己得意门生曾巩的文章,还为了避嫌给了他榜眼的名次,不过即便如此,苏轼的名气却为当时所有的参考学生中最盛,甚至连当时圣上都对他很感兴趣。

本来以为他的人生即将走向巅峰,从此前途似锦,但是世事难料,他所在的党派与新任宰相王安石的行政方向相悖,年轻气盛的苏轼为了不受王安石的管制,毅然主动自请出京,而没想到便从此开始了他被贬谪的一生。离开京师前往地方的苏轼政绩显著,而王安石也并不是歹毒之人,并未给苏轼不公的待遇,所以虽然未居高位,但是苏轼的生活还是过得有滋有味。

元丰二年,担任潮州知州的苏轼例行上书给皇上的信件,被有心人抓住了马脚,他们认为苏轼的文风放荡不羁并且不尊重皇权,应将他就地正法,但是当时朝中还是有许多人不忍心一代才子就此陨落,而纷纷上书皇上请求放苏轼一条生路,其中竟以曾经与苏轼政见不和的王安石为首,而在他们的努力下,苏轼终于免除一丝,但是也从此彻底远离了权力中枢,这件影响了苏轼一生仕途,此事就是史书中大名鼎鼎的“乌台诗案”。

被贬之后的苏轼其实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悲伤情绪,但是随遇而安的心性很快让苏轼走出阴霾,他做下《赤壁赋》来表达自己虽然被贬谪,但是仍要游山玩水笑对挫折的生活态度,并且不再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事业,而是放眼于自身的快乐,他游历山水,制作美食,弹奏乐器,饮酒赋诗,那样困苦的生活竟也让苏轼过得有滋有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而这样容易满足豁达的生活态度也给苏轼带来了好运,正因为他心中没有积郁,他的作品才气豪气更胜往日,他也因此重新获得了朝廷的赏识,再加上当时抵制苏轼的人大多销声匿迹,年近花甲的苏轼竟然重返仕途,生活也渐渐好过了起来,不过那时的苏轼已经并不在意所谓的高官厚禄,更高的职位只是可以让他的生活更加美好,而苏轼也就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作为一个文人,苏轼的结局还算美满,这也许就是豁达的人运气不会差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2:35 , Processed in 0.00792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