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05:3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2023-06-17 08:30                                       

       说起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这条道路上,红军一直顽强地抵抗着冷酷的自然环境和凶狠的国民党军队,即使前方艰险异常,他们也不畏惧远征的困难。
在这期间,他们曾勇敢地投入到1000多次战斗当中,战况不一,有大有小,而规模较大的就有600多次。这些战斗无疑是非常惨烈的,如果非要做个比较,那么其中花费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战斗场面最激烈,而且结果非常凄美、规模最宏伟的一定是湘江战役。
这场战斗使得红军损失了大半的军力,数万将军和士兵们血染湘江,这场战斗的惨烈让人闻之胆寒,以至于湘江的老百姓们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听闻此话,我们不禁感到十分震撼,湘江战役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红军不怕远征难,革命前路时刻充满危机
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索尔兹伯里

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败后,被迫开始漫漫长征路。
从1934年10月开始,我党在长征路上面临着诸多考验,无论是粮食补给还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都极大地影响着我军转移的步伐。在整个过程中,我军的行进负担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而变得越来越重,比如文书过多,运送缓慢,从而导致部队移动的速度低于敌人追赶的速度。
在此之前,老蒋也意识到我军可能会进行转移,于是派出了十六个师,计划对红军进行追剿,妄想一举消灭掉我党的力量。而当时被派出去的国民党各部分军队派别不同,存在客观的矛盾。这个时候,伟人根据各方面条件提出可以各个击破的策略,但博古等人却只顾逃命,毫无头脑。
后来,红军因此错失了机会而变得更加被动,眼看敌人慢慢逼近,形势也变得更加危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事态发展到最后,两军在湘江流域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前所未有。

二、前赴后继,湘江战役惨烈不已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为了保护党的有生力量,许多士兵背水一战,为家乡父老的安全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突破封锁线后,我党到达了湘桂边境,老蒋也发觉到了战况的变化,马上开始布置第四道封锁线。他派了四十万大军包围我军,形成了高压态势,湘江战役一触即发。

在湘江战役的过程中,我军发动了三次强大的阻击战,当时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线,我军可以说是调动了大部分的兵力去殿后,目的是让主力部队成功转移。
在这三场阻击战当中,最为惨重的一场就是新圩阻击战。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为了能够保护中央红军的纵队,安全的渡过湘江红三军团的洪武师决定在后方阻击敌人经过这场战斗,整个师死了2000多人,师参谋长和第14团团长都相继牺牲,甚至有两个团的干部都牺牲掉了,为了阻挡敌人,他们的壮举令人钦佩。
这场战斗对我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许胜利,不许失败。也因为这样,我军的兵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从一些数据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之前,红军的总数目还是6.4万人,而经过湘江战役并且渡过湘江以后,人数就骤减到了3万多人。

损失如此之大,从这些数字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场战斗的悲惨性。可以说,中国工农红军所经历的最悲惨的一场战斗莫过于此。这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考验,最后的结果证明,我党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精神也是坚不可摧的,这也为我党今后的成长提供了经验。
三、浴火重生,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湘江一战,我党虽然在客观上损失了巨大的兵力,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成长了很多。根据这次战斗的经验,我党的上层领导结构发生了变动,伟人因为正确的指导思想而受到兵民的一致拥护,军事上的策略更加贴合实际。

党中央接受伟人的意见,肯定了他的作战原则,紧接着遵义会议召开,全党确立了伟人的指导地位。如此一来,我党在湘江战役后浴火重生,可以说变得更加成熟,开始独立制定革命具体路线和方针。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经过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我党在长征途中独立于苏俄指挥,更好地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壮大。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侧面说,我党"因祸得福",前途更加光明。

小结: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先烈的遗愿,他们的生命值得被每个时代所铭记。当时即便是极少流泪的林彪将军也泪如雨下,面对满山的尸体,朱德司令强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今天这场战役的意义所在,每一仗的胜负是与全局紧密相关的。
这场战役留给后人太多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政府努力维护湘江战役遗址,发展革命传统教育,希望继续传承红色精神。此外,也有许多亲身经历的老兵在今天不断重复讲述那段令人终身难忘的时光,他们是活的历史教材,胜过千言万语。
时至今日,有部分人因为缺乏历史素养的教育,不断做出蔑视革命烈士的举动,在网上肆意妄为,发表不当言论。这是对先人奉献精神的践踏,我们应该多多记录这段历史,还原面貌,将他们的牺牲精神代代相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8-3 05:38:03 |只看该作者
红34师唯一幸存团长韩伟,湘江战役跳崖没死,后来过得怎样?                                                         2023-07-31 10:00                                       
                                        回顾我党的发展历程,长征似乎始终是我们无法绕开的一部分。在长征的过程中,我党的战士们经历了无数近乎残酷的考验,这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并不宽阔,甚至布满血泪,但若能够坚持下去,就能找寻到另一篇广阔的天地与不竭的希望。

在长征中发生的诸多战役里,湘江之战总是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无数战士牺牲在湘江之畔,他们目送着自己的战友远去,仿佛看见了天边初升的太阳,而被派往部队后方负责殿后任务的红34师更是死伤惨重,最终只剩团长韩伟一人。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韩伟的故事。
1906年的2月,韩伟出生在湖北的黄坡县。时值社会动荡、百姓流离之际,韩伟因拥有一个工艺娴熟的工人父亲,而免受贫困漂泊之苦。
因为父亲是工人的缘故,韩伟从小就对工人群体有着很深的了解与认识,他能够明白他们的诉求,体会他们的情感,而这些都为韩伟日后加入我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韩伟也逐渐参与到了各种爱国运动之中。他在18岁那年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到了革命的行列之中。

而在此之前,年轻的韩伟就曾跟随叶挺独立团的脚步,参与了北伐战争。在加入我党之后,韩伟又跟随着党的步伐参加了秋收起义,并坚定了自己共产主义的信念。
在这之后,韩伟加入红军,并凭借自己出众的个人能力,很快升任为团长,而他所属的部队正是红军34师。在长征的过程中,韩伟同其他士兵们一样,艰难地跋涉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但令韩伟没有想到的是,滚滚的湘江水居然成为他同战友们分别的地方。
在湘江战役中,国民党对我党设置了重重防线,每一次的突围都伴随着我军巨大的损失。为了能让主力部队顺利离开,红军34师接下了殿后的任务,而这也意味着面对数量远超红军34师的敌军,他们很可能无法生还。
在经过一轮激烈的作战后,红军34师的死伤已经十分严重。他们的人数少,武器装备也远不如对方精良,能够坚持下来,凭借的是自己手中坚定的信仰。

战到最后,红军34师仅剩下不到三百个战士。为了最大程度地让战士们活下去,韩伟将这三百多个人分成小队,每队由人带领分散突围。但面对敌军猛烈的进攻,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法奏效。
为了给战友们寻找喘息的机会,韩伟带着其他五名红军干部作为诱饵吸引敌军。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下,韩伟等人被逼上了悬崖。为了保住自己作为共产党人的尊严,韩伟及其他几个同志最终选择了跳下悬崖,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许是机缘,或许是幸运,总之在纵身一跃后,韩伟与其他两名干部竟神奇地坠在了树枝上,并顺利地活了下来。
在山中村民的帮助下,韩伟及其他两名同志一边养伤一边躲避国民军的追捕。但由于叛徒的出卖,韩伟的行踪最终还是暴露,他被国民军抓获,并在牢狱中度过了此后的三年。

在这三年中,韩伟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身份,也从未提起组织的秘密。他被当做普通的红军对待,后来等到了释放,并回到了延安。在回到延安后,韩伟才知道,他竟是红34师中唯一活下来的人。
想起自己曾经的战友们,韩伟不禁潸然泪下。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之后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做着贡献。

但在几十年的岁月中,韩伟没有一天忘记过曾经的战友们。他为他们申请烈士的称号,靠着自己的记忆写下了有关红34师的回忆录。作为唯一的幸存者,韩伟的幸运之中,又包含了太多的伤痛与无奈。
他最终于1992年去世,终年86岁,而随着他一同离开的,是红34师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记忆。自此以后,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缅怀他们,而韩伟也将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被人们永远铭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21:05 , Processed in 0.00797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