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就是苦乐交融,悟出这一真谛的人,能把生活调剂得浓淡相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02:3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生就是苦乐交融,悟出这一真谛的人,能把生活调剂得浓淡相宜                                                         2023-08-22 15:53                                       

50知天命”,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被历史证明的人生真理。
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大道,就是合乎人生逻辑的真谛。
我理解的这种大道”与真谛”,可用八个字来概括:
苦乐交融,浓淡相宜。
而能够悟出这8个字所包容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得到人有了一番经历的50岁之后了。
也就是孔子说的50知天命”。

快乐使青年人充满梦想
年轻时,人没受过挫折,没有遭遇击,对一切都想象地很好,以为生活就的一马平川,人生就是花前月下。
命运也确实给许多年轻人提供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这个时刻的人生自然是快乐的,愉悦的,乃至幸福的。

职场给青年人带来了许多压力
人一旦走向社会,踏入职场,苦恼就接踵而来。工作的不顺心、人际的复杂、收入的低微等等烦恼都向这些年轻人朴来,曾经的美梦、理想都被无情的现实敲得支离破碎。
而没有工作,在社会上拼的年轻人,他们的处境更为艰危,心态也就更加的灰暗了。

家庭生活的压力使青年人喘不过气来
结婚生子后,生活的琐碎、家庭的矛盾、经济的窘迫等等就像几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曾经的浪漫与爱好统统丢弃,曾经的追求与理想都被认为是扯淡。眼睛只盯着钱!钱!钱!,心里装满了苦!苦!苦!
这种苦境下的人,真正品尝到了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歌所唱的那句词的滋味与内涵:
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

万念皆灰的青年人
由于这种品尝和认识,使一些年轻人的生活理念从原先的快乐走向苦难的极端,从而沮丧消极,万念俱灰,甚至绝望轻生,出现了一个个令人不忍目睹的悲剧......

悟出人生真谛的中年人
50岁以后的人,快乐尝过了,苦难承受了。他们悟出了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也不会只有苦难。快乐交融才是完整的人生,才是孔子所说的天命”。
于是,他们会在苦难中磨砺自己的心智和耐,并用这种心智和耐创造快乐。快乐来临,又不是挥霍无度,乐极生悲,而是恰如其分地品尝快乐,以安不忘危的警觉迎接苦难的再次来临。
苦乐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自如的交融着,使人生走在一条良循环的轨道上.....

苏轼雕像
能够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无论是平凡人,还是成功人士,都是生活的智者和胜者。
就拿人人皆知的苏轼来说吧。
他有春风得意的快乐时期,也有被贬的极度困境。面对反差极大的生活,苏轼不是走向极端与绝望,而是练就了自如驾驭苦乐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人格健全,内心丰富的的圣人。

范曾画苏轼像
在苦难中,苏轼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诗句,也能吟哦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婉约美词。
即使身在绝境中,苏轼也用书画调剂自己的情绪,用自做美食丰富自己的生活,乃至成为书画、厨艺等方面的高手。

把生活的浓与淡”拿捏的到位的苏轼
苏轼最大的能耐是把人生的苦乐交融”转化为生活中的浓淡相宜”。
酒逢知己时,他一醉方休,浓烈如火;孤守茅屋时,他饮茶种地,淡雅似菊。
浓烈中彰显淡雅的品位,淡雅里不失洒脱的豪气,苏轼把人生的浓与淡拿捏得很准,涂抹得很美,施展到了极致.....

苏轼西湖”诗写意画
苏轼写西湖那首诗,看似写水,实则写他的人生,写他对生活浓与淡”的巧妙搭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潇洒人生
相信一切有阅历、有悟、有情调的人都能这首诗里读出人生的真谛,悟出如何让生活苦乐交融,浓淡相宜,从而使自己的心智走向健全和洒脱......
#大有学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03:23 , Processed in 0.0086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