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红色印记|走进北大红楼 重温觉醒年代! 2023-09-09 10:16
“只有站在城市的中轴线上, 你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灵魂” 北京中轴线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 在这条宏大而古老的文化轴线上 有一栋经历百年风雨的红楼 肃穆地屹立于此 它就是北大红楼 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 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让我们跟随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徐怡恒的脚步 打卡《觉醒年代》中的历史原址 探寻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的活动足迹 ![]()
走进五四大街 一栋通体红色的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 红色的砖墙上有岁月赋予的斑驳 这就是北大红楼 马克思主义最早从这里传播 这里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年代 ![]()
(图为五四大街路牌) ![]()
(图为北大红楼) 走进北大红楼的大门 踏入改变旧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革命先行者 曾经工作过、生活过、奋斗过的地方 心中肃然起敬 百感交集 在一层东南角 是昔日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墙边放着一个旧藤椅 东面和南面各有一窗 采光充足 满室亮堂 在这间屋内 李大钊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命运 坚信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自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伏案疾笔 写下《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多篇文论时评 开始向中国人系统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
(图为李大钊办公室) 一层西侧的第二阅览室 摆放着一张书桌 一张靠背椅 桌上有毛笔两管 墨盒两件和翻开的宣纸登记簿 这是青年毛泽东 在北大任图书馆助理员时办公的地方 在这里 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时常到李大钊处请教 还加入了 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 ![]()
(图为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 来到二层东侧的大办公室 这里就是文科学长陈独秀的办公室 在长桌前 “南陈北李”曾约上 张申府 高一涵等人围桌而谈 商议创办《每周评论》事宜 就这样《每周评论》 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创刊 编辑部就设在这间办公室内 与上海迁来的《新青年》等报刊相互呼应 形成进步舆论的格局 弘扬了新文化 并成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载体 ![]()
(图为北大红楼陈独秀办公室) 北大红楼大教室 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一间教室 能容纳七八十人同时上课 讲台下方是二三十张颇具年代感的木椅 李大钊曾在这里为学生讲授《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 等马克思理论课程 鲁迅也曾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 这间教室里常常挤满了 求知若渴的进步学生 ![]()
(图为北大红楼大教室) 在如今的北大红楼 感怀历史的同时还有很多隐藏玩法 点击视频 一起跟随主持人徐怡恒慢慢感受逐一解锁 来源:北京时间特稿 暴雨预警,局地大暴雨!94条公交线路受影响,房山这类民宿暂停营业→ 刚刚!摩洛哥发生6.9级地震 局地大雨,明日最高气温24℃!已有86条公交线路采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