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岚影 于 2023-9-28 03:11 编辑
国画里的“清秋”,绝美
2023-09-27 18:36
发布于:山东省
![]() 陆抑非 秋高三寿 深秋有种生命的味道,金黄的、饱满的、永恒的,伴着古老的风和远行的人,好像永远不会凋零一样,嗅到了,看到了,就像久违的一道好茶,激起了我们另外一种想象。清秋时节,历代文人总免不了发些幽思,抒些小情。 这个秋天, 我们不妨一起在国画里, 品赏一下它的情味! ![]() 古人对秋天有一种悲愤的情节,看见落叶会哀愁。像刘禹锡这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积极向上的文人雅士并不多,更多的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这般传达着秋风萧瑟的忧伤之感。画家的画大多也如此,描绘秋天丰收的实在是少数。 ![]() 鹊华秋色图(局部)赵孟頫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画的应该是北方之秋,初看甚是平淡、干淡之笔,简率的墨色,似乎是追求一种清润、秀美和朴拙的格调,表现一种淡泊与平淡的意趣,极富笔墨趣味。明董其昌评此画说:“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元人赞誉此画是“一洗工气”,“风尚古俊,脱去凡近”。 ![]()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图 》 画面只提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可谓妙哉。诗画意更浓,说到王蒙可能你不太了解,但是提一个人——黄公望,你可能就知道了。王蒙和黄公望是一个时期的,他的绘画成就仅次于黄公望。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所画的是江南的秋天,水润中带点秀气、潮气。高山曲水,茂树清淡,近景处山脚草堂临水,并不见山寂萧条,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幽。仿若住在这里的主人,写写诗作作画,听听鸟鸣,观光秋色,怡然自得! ![]() 元 倪瓒 《秋亭嘉树图 》 “一水两岸的三段式构图”,倪瓒独创的构图方式,把中国文人绘画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形式。画中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单看意境,就让人顿生寒意,天凉好个秋!此画为倪瓒晚年所作,有一种人画具老,淡泊自守的情怀。 ![]() 清 吴历 《夕阳秋影图》 画中山峦起伏,高树成林,草亭傍水,有一种倪瓒的影子。有人说这张画是仿倪瓒的画作,但是其笔墨纯熟沉稳,颇见功底,诗画相融,意蕴非凡。秋之景象跃然纸上,令观者踌躇满怀。 ![]() 明 蓝瑛 《秋色梧桐图》 蓝瑛喜欢画秋天的景色,画面飘洒自然,直抒胸臆,秋色梧桐,简单成大美。梧桐秋雨,总是让人倍感秋意凉。但他行书用笔畅快,让人感觉秋到并不是那么的冷寂,反而有一种畅快盎然的生机。 ![]() 清 董邦达《 平湖秋月-西湖八景》 平湖秋月,意境深远。这样的秋天或许在西湖才能看到吧。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古人才会有吧,画如诗一样,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 清 赵之谦 《枝头秋色图轴》(东京国立博物馆) 枝头秋色,淡雅凝香。过了六月的芬芳,枝头依旧芬芳,沉淀了夏季的美好。 ![]() 明 蓝瑛 《红叶秋禽图》 ![]() 江寒汀 程十发合作 秋意图 ![]() 王雪涛 秋意图 ![]() 谢稚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江寒汀 秋意图 ![]() 田世光 秋意图 ![]() 吴昌硕 秋意图 ![]() 王雪涛 秋意图 ![]() 王雪涛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 残荷秋意图 ![]() 孙其峰 秋意图 ![]() 孙其峰 秋意图 ![]() 张之光 秋意图 ![]() 溥佐 秋意图 ![]() 于非闇 秋意图 ![]() 齐白石 秋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