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的代表人物——李长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5 02:4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23-11-15 02:47 编辑

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的代表人物——李长白               2023-11-03 09:55                                            

发布于:北京市
                                            

他是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的代表人物。 “静美妍丽,空灵清新”是他作品的风格。

他秉性高洁,豁达大度,文人气十足,一生不图名利,教学之余如闲云野鹤一般,游艺于琴棋书画之间,靠着个人的天资和勤奋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李长白:(1916-2005年)浙江兰溪夏李村人(李渔第九代嫡孙)。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兼工诗词、书法,尤以工笔花鸟著称。结合教学,编写出版了《花卉写生构图上下册》、《花卉设色技法》、《鸟禽工笔写生设色技法》、等三部教学专著,为教育界、学术界所重视。

李长白1933年求学于国立杭州艺专绘画系, 毕业后开个展于重庆、昆明,其时工笔花鸟画深为林风眠、徐悲鸿、潘天寿赞赏。

兴教育于杭州, 1947年创办了内设西画、国画、图案、音乐、语言文学五个系的“孑民艺术研究所”,其中主持国画系的是潘天寿。

1950年到1987年, 人生道路是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具有完整性意义的李长白教授 工笔花鸟画教学体系,是现代中国画教材科学性研究的一个典范。中国画虽有光辉灿烂的千余年历史,但科学性的理念完整的教学体系建设,至今唯有李长白的工笔花鸟画这一门。

他退休后创作的山水画, 竟一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

他画山笔线的铁画银钩骨力劲线, 画山皴法的漫天盖地枯墨直式扫笔皴,都是独造;而给人印象至深的云彩画法,更是色彩奇异、形态奇变、 外形尽美、烘染有韵。这种云彩画法,乃悠悠千古山水画法之“无”者。应令当代千百位专业山水画家汗颜。

——我的父亲母亲

1939年父亲毕业后校长潘天寿聘他在国立艺专教授中国画。母亲是父亲在重庆国立女师任教时的学生。外公汪原忠性情豪放浪漫,平时爱好研究美食,烧了一手好菜,喜欢京剧,还是京剧发烧票友。他在国民政府部门工作,从小在他母亲的培养下,练就了一手好字,专门为那些官员升迁写委任状,当时工资并不是很高。外公家里有7个孩子,我母亲是家中长女。在逃难的过程中家里生活艰难,经济拮据。

大闺秀出生的母亲聪明、美丽、善良又活泼,特别喜爱画画,功课也非常优秀。当时有很多的追求者,重庆中央大学的教授、院士等都托人来说亲,父亲也是母亲的追求者。父亲为了追求母亲,常常去外公家帮助外公、外婆做点事,家里若遇到难事,父亲主动去帮忙,照顾一下。在这样的气氛中,父亲跟外公、外婆相处的很融洽。外公和父亲在接触的过程中,观察父亲为人诚实厚道,对母亲无谓的关心,外公和外婆商量之下便斟酌将女儿许配于他,父亲特别欣喜。虽然父亲与母亲看似并非“门当户对”,但是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由于对绘画的共同痴迷,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抗战胜利后,1947年9月父母亲在杭州喜结良缘。

当时国立艺专所有师生潘天寿、吴大羽、张书旗等都前来参加祝贺父母亲的婚礼,好友著名版画家章西崖、黄永玉特意从上海坐火车赶到杭州前来祝贺。2006年李长白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黄永玉收到我母亲的画展邀请函,特意从湖南湘西凤凰城赶回北京参加画展。当时看到家父个人相片感慨的说:“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并提到了父亲当年结婚时婚礼的盛况。父亲戴着一顶法兰西帽,穿着一件长衫,风度翩翩,英姿飒爽,非常气派。由于志趣相投,婚后父母的日子是苦中有乐,过得很充实。每日徜徉在画案前,夫妇齐眉举案入画中,真可谓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婚后,父母亲又到了上海。父亲在上海时主要靠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年画、连环画维持家庭生活。

1954年华东艺专在无锡成立,父亲被聘请到学校当讲师,父亲带着我去了无锡。当时母亲在上海电力局工作,工作能力很强,单位领导都很器重她。1958年无锡华东艺专搬迁南京,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父亲又带着我先到了南京。母亲辞去上海工作,带着弟弟妹妹到南京和我们相聚。

南京艺术学院新成立了专修科,因缺乏工笔花鸟画教师而动员多面手的父亲任教。60年代前,父亲一直从事人物画创作,学校领导需要父亲改教工笔花鸟。从此,他40年如一日,研究编写花鸟画教材,收集了大量的写生素材,跑遍了祖国各地,先后到广州植物园,菏泽牡丹区,攀登泰山观日出、上黄山,洞悉生物势态、色泽、自然景观气质,为工笔花鸟画培养新生力量。

他治学严谨,认为学习上要重视写生,要见多识广,才能有艺术活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能从景物中发现景趣、情趣、意趣。在理论上牢牢把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鉴古人,吸收西洋”的精诣,树立了自己关于景、情、意的认识论。

父亲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李长白工笔花鸟画教学体系。他把宋画的精髓和西洋画色彩色调的关系融汇其中,编写出版了《花卉写生构图》上下册、《花卉设色技法》、《鸟禽工笔写生设色技法》这四本书由各家出版社多次翻印,在海内外发行量高达几十万册。

难能可贵的是教材中所有作品都是父亲在生活中写生创作出来的,教材中每一句话,每幅图都凝聚着父亲含辛茹苦的研究心血。2020年,这套书已列为教育部中小学的馆配项目,它不仅可以作为美术院校的优秀教材,也是广大工笔花鸟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社会影响之大,有如学者评曰“李长白老师出版的几本工笔花鸟教材,比一个美术学校的作用还大。”

虽然父亲不追名逐利,但对于社会责任绝不推卸,1972年父亲接受文化部的国礼任务创作《风竹锦鸡》、《牡丹绶带》作为邓颖超第一次出访日本的国家礼品送给日本首相。由于时间太仓促,父亲没日没夜一个多月的时间赶作,嘴角起了泡,头上长了包,劳累的上了火,后因国家博物馆要求复制《风竹锦鸡》一幅被收藏。

李长白工笔花鸟画教学体系,是“前无古人”之举,是中国工笔花鸟画蓬蓬勃勃发展了千余年以来自然而然的总结,也是适应当前和今后方兴未艾继续发展趋势的所为。2008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孔六庆著《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该书是横跨九五至十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父亲除了被重点记载外,还被评:“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复苏的开派者惟于非闇、陈之佛、李长白三家也。”

父亲在他50多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一面认真、出色的完成美术教学任务,一面精心、刻苦地从事中国画的探索和创作实践。确实,他的一生,只以群蜂酿蜜、桑蚕造茧的精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艺术的许多方面才能臻于完美,达到“字正腔圆”的境地。他的为人治学,天下有口皆碑,由于一生认真教学,清新修身,桃李满天下,所以获得所有人的敬重。

































































声明:本文由集雅斋字画网发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致 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4 21:42 , Processed in 0.0081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