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砚边杂谈 | 杜明岑详解怎样画松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04:2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砚边杂谈 | 杜明岑详解怎样画松树               

2023-11-15 21:23                                            

发布于:天津市                                           

杜明岑

砚边杂谈——怎样画松树
杜明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凡是大智慧者,大影响者,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又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提高学识与修养;长期深入生活,去探索大千世界之奥秘,去体悟大自然之万象,去感知地脉之涌动,去寻觅生命之温度。只有从源头活水中,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收集素材,从而诱发艺术灵感,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青年学子及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中国画,必须遵循师传统,师造化,然后进入创作,也就是从临摹到写生到创作这是画家应该秉持的规律,这也是我从艺几十年来的切身体会。
从艺近七十年来,创作作品近6000件,写生速写作品近万件,其中山水画近4000件,以松树为主题或以松树为主体的山水画占了相当比重。平生酷爱松石,并以松石为友,画室亦以“松石斋”为名。2003年曾创作完成了灵璧石写生作品200多幅,择其145幅出版了《灵璧石画谱》,继之,今又出版了《奇松百图写生集》,亦称《松树画谱》,二者并称姊妹篇,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这本“松树画谱”和“灵璧石画谱”不同,这是我几十年来,游走五岳名山,遨游松山松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采风写生画松之积累,特别是来自黄山、泰山、盘山之素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整理创作的。

出版之目的,主要针对青年学子及广大美术爱好者,追梦者提供一套“怎样学画”“怎样画松树”的画谱范本;二是与画界同道艺术交流提供画松参考资料;其次是广大读者卧游松林,静听松风,品悟松格,欣赏松趣之读物。
学习画松树,研究松树,首先应了解松树的自然属性和特征。世界上的树种,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达到了6万多种,其中多为只适应一方水土生长,因而不为人广识广见。我们平素常见的只是适应性较强能在不同区域生长的极少部分,而这一部分中松树是比其他物种适应性较强的那一种。松树在全世界有几十个品种,主要有黑松、赤松、红松、白松、油松、乔松、雪松、杉松、黄山松、台湾松、马尾松、樟子松、高山松、五针松、巴山松、白皮松、罗汉松、内蒙爬地松(宴松)、北美短针松……但入画常见的乃为高山松,即黄山松、泰山松、盘山松。其共性均生长在高山峻岭,不弃贫峰,不舍山崖,不向风雪弯腰,冬来啸傲寒风,不恋土而生,喜峰石而长,内凭融石而活,外借腊质以养,根植山崖之中,倚石而居。其特征:干若钢骨,皮似鳞甲,针如蓬发,枝若钩藤,形似蟠龙。
学画松树,研究松树还应该了解松树的人文属性和寓意。松树被古人称为“百木之长”“百木之冠”“万木之魁”,又誉“松”为“木公”称之为“王者至尊”,还被先贤誉为公卿大丈夫的形象。松与柏、与梅、与竹均为抗寒而又不畏霜的常绿不落叶之乔木。文人画家常以“松柏长青”,松柏与天地同寿,“岁寒三友”为题,赋诗作画,以讴歌其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忠贞不二、高风亮节之品格。艺术都是借物言志、借物咏怀,借物抒情的。如水中之石,本来都是自然中的无情之物,而通过画家怀抱、情感,使水与石相击,而奔腾能言,所谓“石不能言最可人”。高山峻岭之松也如此,她本是自然中的无情之物,而通过画家的怀抱、情感,与寒风暴雪相击,而显示出松风有语:“啸傲苍穹见峥嵘”形成天人合一。
一幅优秀美术作品均是由作者的思想、生活和技法三者组成。下面讲讲画松树之具体技法。

(一)松干技法
松干是松树的主要组成部分。松树的形态,松树的气势,松树的精神,松树的韵味都要由主干来体现,画松树强调松态之美,人们形容松干、松枝、松态犹如蟠龙。这在黄山松中体现的最为突出,松树千姿百态,或如腾龙飞舞,或如虬龙探海,或如卧龙悬崖,或若游龙啸傲乾坤┈┈美不胜收。入画之松干,或直或曲,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动态宜倾斜,或向左,或向右,忌直上直下,忌左右平均。勾线以狼毫中锋为主,辅以侧峰,行笔要流畅,有轻重、转折、急缓、顿挫、变化,做到力透纸背,体现苍茫之感。
松干与松枝一气呵成,运用双勾之法,以浓墨为主或浓墨淡墨并用,以自然潇洒。松干与松枝衔接自然,而局部小枝、碎枝应以单线浓墨勾勒,主枝与辅枝要为画松针铺垫,注意树冠外形之美。

(二)松根技法
松树生长大自然悬崖峭壁之上,松根喜峰石而生,不恋土而长,内凭融石而活,外借蜡质以养,松根死死扎进峰峦缝隙之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但也有松根裸露在外者,与寒风暴雪搏击,生命力极强地活着,松根既像龙爪又像鹰爪,勾线要有冲劲,要有力度,要柔中见刚,根向四面展伸,宜长宜短,或左长右短,或右长左短,左右不宜平均,干与根衔接自然,用中锋勾勒,墨色稍淡为宜。

(三)松皮技法
松树老干之松皮,因为树龄久远,树皮干裂,皱折粗糙,必须画出沧桑之质感。松皮若鳞甲,看起来容易,画起来难。切记不能画死板,画鳞片贵在自然,行笔自如,鳞片大小、方圆、欹侧、疏密、虚实有度,鳞片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似圈非圈,通常以羊毫笔侧峰浅墨勾勒,皴擦一气呵成,气势顺达,自然贯通,毛而不光,适当加一些墨点,忌讳过于规则排列。
在勾勒鳞片时,要注意表现老树干的主体质感和光感,墨线不宜平均,或左边深右边淡,或右边深左边淡,或两边深中间淡,甚至受光面不着墨,留白,这样树干的苍老、粗糙的质感和阳光照射感表现出来。

(四)松针技法
松针形状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四种,一是扇面形(多常用),二是轮形(古法多用,工笔画多用),三是马尾形(马尾松不常用),四是伞形(雪松)作为山水画中常用的多是以扇面形为最多,也是高山峻岭松之特点。
扇形松针画法,由中间起笔,再向左右补笔,成为扇面形状。画松针注意局部组合,要“聚三纵五”,即是将三五个松针合成一组,松针多在松顶,也称树冠,要与整棵松树形成一个整体,因此松针还要大组合,树冠之松针要组成若干组,错落有致,有疏有密,外形美观。不能平铺直叙,不能太散、太碎、太乱。
画松针宜用狼毫中锋勾勒,行笔要快,不宜描,收笔重,笔劲健,潇洒自如,体现其常年与严寒风雪搏击中的生命力。勾勒松针主要部分用浓墨、深墨,次要部分用淡墨,画出疏密感、层次感。

(五)贵在整理
画中国画有一句共识:“大胆落墨,精心收拾”,画松树也是如此,一幅松树作品完成后,要观察一下为自己的作品挑毛病。
例如哪里需要补笔,哪里需要补墨,哪里需要加点,(点即是自然中的树结、树疙瘩,又是画理中的点线面),哪里需要加折痕(即树窟窿),哪里需要加枯枝?使整幅作品体现点、线、面,黑、白、灰的韵律,更加完美。还有若画面过于死板,用以上之方法来破,这在画理上讲叫整而碎之;相反画面太散太碎,也可以碎而整之。松针在古法中可以着淡墨,可以着淡色,也可以不染,酌情而为,但注意主要松针可用淡淡的墨染一下,次要部分可不染或极淡墨色轻染一下,要有层次感。

学习中国画,学习画松树,还应强调以下三点:
(一)必须认识线描的重要性。从开始学画就逐步培养勾线的能力,线条画的好将终身受益。西洋画理念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中国画理念则认为线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要表现任何一种物象,如人物、花鸟、山水、动物、建筑、林木以及其他大自然中的万象,最明快、简洁、直观的方法,看上去给观众一种最清楚,最明确的感染力,莫过于线条。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而接受,也为西方美术界认可的。于是线描便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最基本的方法。画松树更如此,松干、松枝、松根、松针、松皮均用长线、短线、直线、曲线勾勒组合而成。
(二)学习并弄懂“画理”,学懂一个“画理”比学会十个“画法”更重要。画理是画中国画的辩证法,运用得当可增加作品的节奏感、韵律感,画作很美。通俗地讲就是在画作中处理好对立统一关系。例如点、线、面的关系,黑、白、灰的关系,明与暗,白与黑,浅与深,冷与暖,疏与密,正与斜,整与碎……画松也如此,松干、松枝、松针、松根都需注意运用对立统一方法,使之画作更美、更好看。
(三)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到五岳名山中采风写生,长期坚持画速写,历史证明,凡是有成就的画家,均是写生、速写的高手,也是青年学子、美术爱好者的成才之路。学习画松树同样如此。

坚持深入生活写生画速写有五个好处:
1、可以锻炼造型能力;
2、可以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
3、可以启发创作灵感;
4、可以在实地写生中创作出一幅好的能独立存在的作品(往往在画室难以产生的);
5、可以获得大自然中许多奥秘,各种知识。写生方法应须注意,西洋画写生属于写实,而中国画写生属于写意。一是通过观察、思考,取舍并赋予画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或称为创作式的写生。在我几十年采风写生中,许多是属于创作式的写生。临摹—写生—创作,这是画家的必经之路,成才之路。

黄山奇松赋
寿牛
黄山举世闻名,中外共誉,人称“天下第一奇山”,“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山是一座天然的艺术宝库,收藏了无穷无尽的大自然的神品杰作,像一个造诣极高的艺术大师,以千变万化的面貌,给人以楷模,给人以启迪。古往今来,多少画家在这里汲取了无比丰富的营养和创作源泉。
黄山以松、石、云、水组成伟、奇、幻、险,变化万千的图景。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一,扎根悬崖峭壁的石缝中,经常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和寒风冰雪的欺压,但还是生机勃勃地顽强生长着。由于环境的原因,很多长成枝虬干曲形状奇特的样貌。诗云:
宛若游龙出没云天,
状如凤凰翩翩欲舞,
迎风招展啸傲苍穹,
俯首相迎殷情可亲。
黄山松奇:其奇之为奇者,不在一枝一木,而在百树百姿百态。
黄山松奇,含:志奇、性奇、形奇、神奇,动亦奇,静亦奇,孤枝亦奇,成林亦奇。
“松志奇”而品高,质洁而境远。不弃贫峰,不舍僻土。不与百花争艳,不向风雪弯腰,春来甘做点缀,冬至笑傲寒流。诚白木之尊,千木之冠,万木之魁。
“松性奇”而习殊,脱众而离俗。不恋土而生,喜穿石而长,内凭融石而活,外借腊质以养。植根于悬崖之中,倚石而居,翩跹于峭壁之上,伴壁而舞。
“松形奇”而姿美,体俏而身娇。干若钢骨,皮似鳞甲,针似蓬发,枝若钩藤。或高而挺拔,逞冲霄之势;或低而茂密,结葱茏之姿。或状物而有物态;或拟人而具人形。若人之松:有迎客、陪客、望客、送客、盼客五者。貌若宾仪,分侍各处。远而望之,似松而非松;近而察之,是松也非松。《迎客松》卓然而立,漫展长枝,若长袖司仪倾舒双臂,恭迎天下来客,笑对五洲游人;《陪客松》玉体婷婷,若天姿少女,垂手似立,笑伴八方宾朋;《送客松》道旁伸枝,若主人倚门,抱拳躬身,依依作别;《望客松》临崖望远,期待挚友重逢;《盼客松》幽居于天都之侧,长枝若臂,似寂寞老者,挥袖似招游人。
棵棵颔首,作神州礼仪之树,
树树扬枝,洒华夏好客之情。
彬彬之态,殷殷之情,凝之于斜阳古道,
亲亲之声,谆谆之音,飘之于紫峦绿岭。
观之者,身临其畔,似还乡锦绣,陶然欲醉;若归巢游子,酣然欲梦。
“松神奇”而韵远,予人赏亦予人思。
“团结松”蓬勃茂盛,五干同根,环环相报,同长同生。同迎风雨,同度春秋,似胞泽五兄,挽臂相拥,缺一干而难有其粗壮之势,伤一枝而难成其繁茂之姿。同根、同长、同志、同心、同盛、同荣之状,如润物之细雨,无言而教;似和煦之春风,无语而歌。
“连理松”中分两枝,并蒂齐肩,长者同长,绿则同绿。形若鼻翼,状如夫妻。动则同步,静则同思。无主次之分,无先后之序,亲亲之态,纯纯之心,胜梁祝之恋,超织女之约。观之男女慕之羡之思之惜之。
松静若卷上丹青。不动不摇,不语不嚎,如坐如卧,如寐如眠。迎客双袖凌空,张二不收。探海单臂临渊,伸而不摇。松动似林海竞秀。竖琴迎风而弹,奏黄山迎宾之曲。弦撼天都,声震沟壑。聚音顺势而鸣,发新安宴乐之声。音醉临山之客,乐迷禽鸟之津。枯枝若点睛之笔,缀之则绝壁生姿,壁添生命之色;落之则石上生花,若成孕育之身。成林则绿若瀚海,坡涌青涛,岭蒙锦被。
黄山是大地造物神创造的人间仙境,是上苍鬼斧神工塑造的景观神品。黄山松是举世无双的万树魁首,是美术家想往的圣地,是山水画家采风写生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可谓奇形奇状,绘松风奇绝之景;奇态奇神,绘松韵奇美之图。

杜明岑先生从艺七十年 | “明晖映岑峰”奇松百图写生展(一) 何家英评杜明岑《奇松百图写生集》:黝骨松影 啸傲乾坤 杜明岑先生从艺七十年 | “明晖映岑峰”奇松百图写生展(二) 纪念引滦入津四十周年 杜明岑写生作品回顾展
画说运河历史白描天津故事——杜明岑长卷《寒秋津卫图》线上展
天津90岁老画家杜明岑向13所高校捐赠600本画集
咏怀诵贤 经典永传——杜明岑古典人物书画作品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05:28 , Processed in 0.0090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