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幻少女偶像图遭盗用,我国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首案判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01:58: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梦幻少女偶像图遭盗用,我国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首案判了                                                         2023-12-01 00:18                                            发布于:广东省
   

  原告使用AI生成图片后,发布于小红书app。被告是一名百家号的博主,发布文章时配图使用了上述图片,原告将其告上法庭。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该案是我国首例涉及“AI文生图”著作权的案件。
据法院判决书介绍,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只要体现出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就应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南都记者发现,自从AI出现以来,有关AI版权相关问题一直争论不断。对此,相关法律人士和企业又有何看法呢。

原告创作的AI照片。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小红书app上。
原告在小红书app上发布该图
被告在某账号发文章使用该图
南都记者查询北京互联网法院11月27日发出的判决书,发现虽然本案案值不高,但判决书共有26页。原告提出:今年2月24日,其使用开源软件 Stable Diffusion 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涉案图片,后将该图片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小红书app上。
而百家号账号“我是云开日出”在 3月2 日发布了名为《三月的爱情,在桃花里》的文章,配图使用了该图片,且截去了原告署名水印。原告请求判令被告在百家号发布公开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 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5000 元。
在判决书中,南都记者看到被告辩称,自己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涉案图片,用作原创诗歌《三月的爱情,在桃花里》的配图,图片具体来源已无法提供,亦无法说明涉案照片的水印情况。自己所发布主要内容为原创诗文,且没有商业用途,不具有侵权故意。
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赔偿500元
承担案件受理费 50 元
南都记者查询判决书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简称著作权法 ) 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该图片构成作品。”
图片是否属于智力成果?南都记者在法院判决书中查到:原告希望画出一幅在黄昏的光线条件下具有摄影风格的美女特写,其随即在 Stable Diffusion 模型中输入了多个提示词。“日本偶像,高度细节对称且迷人的脸,棱角匀称的脸,完美的皮肤,皮肤毛孔,梦幻般的黑眼睛,红褐色的辫子,均匀,长腿,长筒袜,软对焦(胶片纹理,生动的色彩,胶片仿真……”。原告进行了一定的智力投入,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是该图片的作者,享有该图片的著作权。
法院判决书上称,被告侵害了原告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终传播权,应当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院判决:被告在百家账号“我是云开日出” (百家号 ID)向原告赔礼道歉。被告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500 元,承担案件受理费 50 元。
该案件判决是司法的
阶段性探索和尝试
就上述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律师协会著作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让军。他表示,就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构成作品法律界有诸多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都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不属于创作,不能体现创作者独特的个性,不能被认定为作品。有观点质疑人工智能生成物作为作品所带来的思想价值与情感意义, 认为其无助于实现著作权制度的基本目标,不应作为作品来保护。
还有观点认为,可以借鉴法人作品的制度安排,认为“人工智能生成成果可视为是代表设计者或训练者意志的创作行为,因此以代表所有者意志创作为理由,应将著作权归属于人工智能所有者享有等”。北京互联网法院此次判决采取的是工具论观点,认为原告实施了创作活动,而AI只是创作的工具,故享有著作权。
而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究竟能否获得著作权保护,著作权归属与谁?他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也未有一致结论,比如在美国,相关版权登记部门就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不构成作品,不给予相关版权登记。
他进一步解释,在目前情况下,案件判决是司法的阶段性探索和尝试,不宜作扩大解读。
有原创平台推AI绘画
有网友质疑原创作品被当作素材
南都记者发现,自从AI出现以来,有关AI版权相关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例如,有关大模型训练数据的版权争议。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6日及7日,网易图片社区LOFTER相关话题屡次登上热搜,矛盾焦点就是新上线的AI绘画功能。该平台推出“老福鸽画画机”功能,用户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生成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有平台创作者质疑,该AI绘图会使用创作者的绘画作品作为素材。对此,LOFTER连发两则声明称,该功能实际为“头像生成器”,生成图片仅可作为平台头像使用,不提供下载和发布功能,无盈利目的。如确有侵权,每张图片将赔偿原作者1万元。尽管平台声称该功能的训练数据集来自开源数据,未使用用户作品,但仍有网友担心原创作品会被平台拿来训练AI。

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称作品未经允许训练大模型
国外多位作家起诉openAI侵权
而据媒体报道,9月份,《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马丁和乔纳森·弗兰岑、约翰·格里沙姆等17位知名作家在纽约南区,通过全美作家协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诉状中称,OpenAI(一家在美国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批量复制原告的作品,并将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输入到该公司的“大型语言模型”中,并对用户类似的文本需求进行响应。
南都记者看到,对此有网友评论,AI没有直接复制,它是学习模仿、综合多位作家,不容易找到直接确凿证据。还有网友表示:“前一段时间好莱坞大罢工主要原因之一,也是AI会反复用演员面容或声音。未来这种问题估计少不了。”
目前国内多款大模型产品已上线文生图功能,包括腾讯、百度、阿里等平台。此前腾讯混元大模型披露文生图功能,关于AI文生图可能引发的版权与著作权问题,腾讯混元大模型文生图技术负责人芦清林表示,一方面是训练数据需要把控好,包括公开数据集与采买数据集,腾讯花费了一定成本来确保版权问题,同时对敏感数据进行规避。
整合/采写:南都记者 陈欣
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书 红星新闻 北京晚报 第一财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10:27 , Processed in 0.0080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