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诗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06:5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7-18 06:56 编辑

                          浅谈诗词


    我们今天主要对诗词的艺术鉴赏作讨论,但是在这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说说诗词的由来,诗词很明显分为诗,词."诗歌”这个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能配乐的韵文叫做“歌”,不能配乐的韵文称为“诗”。“诗”和“歌”从开始产生时,就象孪生兄弟一样亲密无间,所以人们总是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作“诗歌”。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体裁。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诗的种类多种多样。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现在我们写诗的时候会要求押韵,对仗,平仄,其实这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有的要求.例如:
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还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首就属于古风的诗词。白居易的《花非花》也是如此,请大家不要把自己放到固定的格式里套死。其实真的要深究起来难道古人写出来的没有韵,不对仗,平仄不对的诗,就也会是好诗,我们写出来的就不是了吗?新诗词与古诗词,并不矛盾,也不会发生冲突,而是新诗词对古诗词的“稀释”后更具特色罢了,但古诗词对新诗词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譬如,唐宋人不去写秦、汉、魏晋时期风格(形式)的诗,而是对其发展继承而已。当外在的风格(形式)发生变化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其内在的变化(符合时代的需要)。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诗不能全等于近体诗。(这里的近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后的诗词)我们看一首秦汉时期的诗词,它的格律要求就不是很严格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结白皙,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
皆言夫婿殊。它更注重的就是叙事的连贯性并着重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到了魏晋最有名的要数一首七步诗,大家耳熟能详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那么南北朝的诗词大家也很熟悉了。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至于李清照所写的很明显就是宋词了。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既然我们今天说的是诗词鉴赏,那么我隆重的推出一首诗词。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话的出处?这是金辽时期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词,它的作者是元好问。
摸鱼儿
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吹,来访雁丘处。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了,我觉得比李清照也不相上下了,而且多了一点阳刚。这是一首咏物词,词前小序为:“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的盛赞,这“直教”二字,则声如巨雷,惊天地,泣鬼神。“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双飞客”即为雁。大雁秋南下而春北归,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历酷暑,多像人间的那一对痴男怨女。无论是团聚,还是离别都仿佛眼前,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揣想雁的心情。   “君”指殉情的雁。侥幸脱网后,想未来之路万里千山,层云暮,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乐呢?不如共赴黄泉吧,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不沸腾起来。
    后片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但现在这里却箫鼓绝响,只余烟树,一派凄冷,“横汾”横渡汾水。汉武帝《秋风辞》有汎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为用“楚些”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诗经·王风》中有“何嗟及矣,”元词本此。“山鬼”“啼风雨”本自《楚辞·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书晦,东风飘兮神买雨。”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妤”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上面的都是些古诗词,下面还有几首新诗词。新诗词与古诗词,并不矛盾,也不会发生冲突,而是新诗词对古诗词的“稀释”后更具特色罢了,但古诗词对新诗词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譬如,唐宋人不去写秦、汉、魏晋时期风格(形式)的诗,而是对其发展继承而已。当外在的风格(形式)发生变化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其内在的变化(符合时代的需要)。新诗词吟诵、写作要素就是“即兴吟诵、音宣于情,言表心声、落笔见文”,打破了,或者说抛弃了“古诗词(特指唐诗宋词)”的平仄、格律等束缚,更倾向于在依据普通话为基本标准前提下的“不同地域语言”的时代化。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附】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对于一首好的诗词技术的鉴赏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看:(1)表达方式的评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主要说的是表达方式,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一首记叙的诗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艺术手法的赏析:描写,抒情,衬托,对比,赋比兴,用典,虚写与实写,象征等(3)修辞手法的体味.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我们举例对比,最典型的有一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很浅显吧,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首诗!
(3)修辞手法,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这里我们举例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不难理解吧.
    一首诗酔重要的是要有主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思想.主题就是灵魂,专业一点可以说是意境.意者,情思也;境者,形象也.说的就是里面你要有自己的感情和成功的事物塑造,不论是人或物,具体或者抽象.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首先看他的意境是什么,然后去理解,也可以说是解读,解读就要靠大家的体悟和理解,因为这是要靠大家去感受那种境界的。
    作者不可能把我什么意思什么境界全部交代清楚,而读的人就要从文字这些表面的东西去感受.情感的流露,是意境生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必须是建立在灵活恰切的语言文字基础上的。当然,最完美的境界的生成,是两者兼容,情景合一的结果。有人以为,意境的生成仅仅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并不关乎文字水平的高低;也有人认为所谓的营造意境,就是在卖弄文字技巧,但是无论怎样,这首诗只要情感深刻,意境深远,便都是一首好的诗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绿圃园丁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7-18 12:29:37 |只看该作者


        zxcvb的《浅谈诗词》道理浅显,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理论有实践,的确是经验之谈。值得学习,给予点赞!

   
营建绿色园圃,撷取金色阳光,打造宜居环境,续写诗意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7-18 15:58:42 |只看该作者
862685448 发表于 2015-7-18 12:29
zxcvb的《浅谈诗词》道理浅显,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理论有实践,的确是经验之谈 ...

谢谢李老师关注!

敬老爱老大善无疆,责无傍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 12:30 , Processed in 0.00998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