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01:5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2023-12-28 14:47                                         

   发布于:山东省
   
前言
有人说,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文采最高,其才华横溢,与欧阳修、韩愈、柳宗元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也有人认为,王安石的文采不输苏轼,他出的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可见其文学造诣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那么,这两位当世顶尖文学大家,到底孰高孰低呢?

王安石与苏轼,究竟孰高孰低?
宋神宗时,王安石掌权实施变法,苏轼上书弹劾而官途受挫,两人虽有政见分歧,但亦有知音之谊。王安石曾以一绝世上联难住苏轼,成为千古绝唱。通过探究两人的交锋轶事,我们可以了解宋代文坛鼎盛时期的种种内幕与争锋。
苏轼璀璨文采背后,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起伏?王安石执政时为何要拉拢苏轼?两人分明政见不合,却仍志同道合?苏轼被诬入狱时,王安石又是如何挺身相助的?种种疑问,让人不禁想探其中奥妙。
苏轼失去赏识其文采的恩师,王安石执掌大权改弦更张,一代文宗再难折桂。然则王安石之隆,苏轼又岂肯甘居人下?两人交锋,自有其殊途同归之处。当以宽广视野,平和心态,解读这一段跌宕起伏的文坛佳话。

王安石变法,苏轼谏言无门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被召入京帮助治理积弱的大宋。次年,王安石正式入阁执政,大力推行新法变法,引发了激烈的党争。
与此同时,苏轼正值壮年,才华横溢,却因多次守孝而屡屡错失升迁良机。等他终于重回京城,却发现朝中师友已无多少,自己再难折桂。

苏轼性格刚烈,难以忍受王安石一手遮天的做派。他上书批评新法弊端,却被王安石视为眼中钉。在王安石授意下,苏轼被御史弹劾,无奈只得离京避难。
一时间,苏轼仕途颓废,前程暗淡。而王安石则越发骄横跋扈,清除异己,大权独揽。两人成为彻底的政敌。
然而,这场较量远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对抗,更是一场文学上的较量。苏轼虽然官途不顺,但他的文名日隆,声望日盛,诗文激昂澎湃,感染广大读者。而王安石掌权后,更加重视文治,广招人才,力图彰显其文化治国的雄心。

两人一南一北,各领风骚。苏轼以豪放激越见长,王安石则韵味清丽。苏轼为口头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者,充满民族气节;王安石则力图改弦更张、创新体制。他们都是一时之遐邇,都对大宋此後的文风和政局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双方各有千秋,彼此之间虽不合却文学上志同道合,所以王安石尚能欣赏苏轼的文采,苏轼也难掩对王安石的钦佩之情。正是基于文学之谊,两人之间还存在一层垂幕相看的知音之谊,这也奠定了日後王安石解救苏轼的基础。

王安石七里山塘上联 苏轼对不出下联
尽管政见分歧,王安石对苏轼的文学造诣还是极为赏识。苏轼离京之时,王安石前去送行,欲以文字戏谑考验苏轼。
臨别时,王安石出了一句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这上联巧妙地运用“山塘”和“半塘”的双关,七里为全长,三里半正好为七里的一半,寥寥数字便表现了前后呼应之美,可谓妙绝。
苏轼对此联想了半天,却无法对出下联。他不禁为王安石的造诣所折服,也为自己之前轻视王安石文采的无知惭愧。

这上联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王安石文学成就的压轴之作。它昭示了王安石在文采上的超群造诣,一时之间,文坛已无人可与其相提并论。
然而,我们在赞叹王安石的同时,也切勿因此而轻看苏轼。苏轼当时无法对出下联,不代表他认为王安石高人一等。相反,这正激发了苏轼更加努力的文学抱负。
王安石意在戏谑苏轼,但苏轼却从中汲取了宝贵的人生体悟。他不甘人下,必将再创新作,与王安石一决高下。苏轼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他绝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气馁满足。
当时在场的村民亦看在眼里。他们对二位大家的文学造诣都极为推崇。虽然苏轼对不出下联,但村民们相信,他日必将借此而有更上一层楼的文思。苏轼定会感激王安石的警醒,也定会在文学上再创新峰。

乌台诗案 王安石挺身相助苏轼
公元1079年,苏轼因一篇致谢表被诬陷谋反,酿成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
此时王安石已卸任退休。得知苏轼被难,他大义凛然,挺身力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最终说动皇帝,使苏轼免于一死。
王安石身为宰相,本可袖手旁观,甚至借机除去心腹大患。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可见仍把苏轼视为知音好友。
这番挺身相助,亦成为两人交情的千古佳话。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顶风冒雨解救敌对文人,足见其胸襟之宽广与气度之高洁。

当时的村民们对此深感惊奇。他们原以为,王安石定会趁机铲除政敌苏轼,没想到最后王安石却舍小家为大家,解救了苏轼。村民们不禁感叹,王安石做事果真高风亮节、宽厚仁慈。
苏轼得知王安石挺身相助,也深受感动。他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王安石送上橄榄枝,两人友谊终究战胜政见。苏轼对王安石刮目相看,由衷地感激他的仗义相助。
王安石的正义之举,也给苏轼上的宝贵一课。苏轼学会宽容异见,不再固执己见。他也领悟到自己应当更加珍惜生命,为国家民族作出更大的文学贡献。这次生死劫难,成为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黄州贬官 苏轼领悟诗中深意
经此风波,苏轼终于明白王安石的“七里山塘”诗句中蕴藏的深意。
他被贬黄州任职后,看到当地秋菊满地飘落,这与王安石诗中“吹落黄花满地金”的景致如出一辙。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之前确实忽视了北方和南方的不同。他不禁对王安石刮目相看,钦佩其透彻地洞察事理。
苏轼对王安石上联的深刻领悟,昭示了他澎湃的文学气度。苏轼并不因为失败而在文学上自暴自弃。相反,他虚心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

在黄州任职期间,苏轼见识到了南方秋日的独特景色。这给了他更多艺术创作素材。苏轼抒发了许多感怀身世的诗文,描绘秋菊飘落的韵味十足的画面。
村民们看到苏轼眼里的文思更甚往日,也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充满期待。他们相信苏轼必将有更上层楼的成就,不负盛名。苏轼的黄州生活,使他的文思更加深邃,也令普通百姓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两位文人的交锋,不仅推动文坛发展,也启迪普通百姓,让他们领略到文学之美。苏轼、王安石均为千古绝唱,他们的别样人生,激励着后人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结语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一代文宗,他们之间的交锋轶事,折射出11世纪文坛的精彩绝伦。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论高下,而要欣赏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正因为有了王安石的警醒,苏轼的文思才得以开阔;也正因为有了苏轼的勾玉,王安石的气度才得以彰显。
两位大家互相促进、共赋辉煌,成就了宋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视野,方能让我们从这段佳话中领略到人生与历史的真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3:43 , Processed in 0.00837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