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被认为是宋词第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02:26: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被认为是宋词第一                                                         2024-01-05 11:48                                            发布于:天津市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下写文章的人,哪个敢吹自己是第一?你说我不用吹,只要写得好别人自然会替我吹,可是那也不行。
因为一篇文章的好赖,其评选标准实在是太过于“抽象”了。正所谓:各花入各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好的文章是这样,好的诗词歌赋同样也是这样。但是如今却有一首词,被人认为是“宋词第一”,这首词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宋词第一”名头的由来
为什么这首词被认为是宋词第一?这个第一的说法,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原来2009年《齐鲁学刊》刊载了一篇学者的文章,叫“宋词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探析”。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位是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的讲师,另一位是武汉大学的博导。两位学者参考分析了宋、金、元、明、清各个朝代,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选本。
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历代诗词选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曾经87次入选古代重要诗词集,其唱和作品达到133首。20世纪以后,研究该词的文章也多达186篇。
另外,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多个搜索引擎的大数据上,表现也很不错。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苏轼这首词是“宋词第一名篇”。

这次评出的“宋词第二名篇”是岳飞的《满江红》,本来该词入选诗集只有35次,远低于“第三名篇”李清照《声声慢》的64次。可它在进入20世纪后相关研究文章多,所以排在第二名。
李清照的《声声慢》,尽管网搜指数是第二名《满江红》的三倍有余,并且还超过“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4000万搜索次数,但是研究文章寥寥,所以只能排第三。
不过,根据这种研究方式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元明以后,尤其是现当代,“热度是第一”,并不能说明它是“最好的宋词”。
非要说它是最好的,且不说李清照、辛弃疾的粉丝不会服气。就算是苏轼自己的粉丝,也未见得同意。因为苏轼除了这一首词之外,毕竟还有《江城子》、《临江仙》等众多佳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的作品,根据二位学者的研究来看,这首词在宋代的影响力一般,宋代四大词选只有一本将其选入。

但是在元曲、明清小说兴起以后,它的地位就逐渐得到了提高。显然,这里无法摆脱《三国演义》走红带来的间接影响。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底好在哪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算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而且苏轼自己非常喜欢这首词,因为它的出现,改变并拓宽了宋词的创作主题,同时也让宋词多了一个流派。
在豪放词兴起以前,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专写一些儿女情长的风流段子。但是苏轼的豪放词,把诗歌的情志也引入了词作之中,大大提升了词作的格调。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词选,都不肯落下它的一大原因。《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中的杰作,它的出现,象征着宋代豪放词的成熟。
从此以后,宋词也就有了“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唱‘大江东去’”与“十八岁妙龄少女,手持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种迥异的风格。
作为苏轼豪放词的成熟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历代词评家在谈论词史时,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所以他在词选、词评里面被提及的频率极高,实属正常。
苏轼一生中创作的豪放词其实不少,为何最受欢迎的会是这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呢?我想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这两大原因。
其一、苏轼融诗歌的创作手法入手填词,大大提升了词的格调;其二、词中有历史典故,有英雄、有美人,内容足够通俗。

关于其一,前面一点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解释了。文人判断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歌好不好,首先要看的就是它的“原创性”。
在这里的“原创性”,指的是这首词或者在创作手法上,或者在思想层次上和前人的文词有区别。并且这种区别让这首词的艺术水平、思想情感,得到了一定提升。
苏轼把表现“艳情”的曲子词,变成了讲述文人理想情志的“长短句”,开创了一个宋词流派,也就是“豪放派”。
按照宋代《吹剑续录》的说法,《念奴娇·赤壁怀古》既然是苏轼自己生平最得意的一首豪放词,那么自然也会受到后人的重视。
至于其二,是由于苏轼的创作选题,涉及了元代以后的文艺创作的大热门《三国演义》,所以“唱合”之作、研究文章与搜索热度都奇高,也就很自然了。

在这里我不想否认这首词写得好,但是它所拥有的亮点,和别的宋词比起来,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所以成为“宋词第一名篇”,重点还是在于一个“名”字上。
它出名,首先是作者本身在艺术创作上有所突破。至于其中的内容,比如以“大江东去”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是苏轼的首创。词中涉及的内容,也无非是一个人在壮年时代前的梦想。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48岁了,他在词中幻想自己,成为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和周瑜。在沙场上挥斥方遒,又能抱得美人归,这些都是普通人渴求的世俗愿望。
直到最后再来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个说明他快50岁的时候,仍然还像少年人一样做着“中二病”的梦,也谈不上什么深刻的思想性。
因此,前一阵有人拿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比较的时候,才会坚持认为还是杨慎写得更好。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结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底好在哪里,我想语文课本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对于我们如今的人来说,如果想要学习它的长处,只需要去翻语文书即可。
但是如果有人要问,苏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能够成为“宋词第一”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是因为以下这两点:
其一、它是宋词“豪放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二,它以三国人物为主题,恰好赶上了“好时代”,被后世的元曲和明清小说高频率引用,因此它的唱和词和研究文章在宋词中排名第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06:36 , Processed in 0.00842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