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尤老娘为何宁愿舍弃命妇封号也要改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06:37: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楼梦:尤老娘为何宁愿舍弃命妇封号也要改嫁?                2024-02-11 23:29                                            

发布于:河南省
   
                                

红楼梦中写了很多寡妇,如荣国府的大家长贾母,贾珠的遗孀李纨,宝钗和薛蟠的母亲薛姨妈,李纨的寡婶,夏金桂的母亲,尤氏的继母,刘姥姥等,这些寡妇中,有的是朝廷命妇,有的出身书香门第,有的是商贾之家的当家主母,有的是村野农妇,她们中多数都选择了守节,只有尤老娘选择寡妇再嫁。

寡妇改嫁,唐代比较盛行,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受到了限制。清代鼓励寡妇守节,尤其是乾隆时期,乾隆喜欢给寡妇守节的孀妇立贞节牌坊,以至于清朝出现了很多的守节孀妇。当然受经济条件、法律因素以及民间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清朝寡妇改嫁的现象仍然存在,尤老娘寡妇再嫁就是最好的例子。

尤老娘是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曹雪芹给她的笔墨不多,对她的家世出身也没有介绍,只说她是红楼梦中寡妇改嫁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尤老娘是宁国府当家主母尤氏的继母,书中称呼她为尤老安人,说明尤老娘从前或者现在是有封号的朝廷命妇。

根据《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再嫁之妇不得受封,所以重名器也。命妇再受封,义当守志,不容再嫁以辱名器。”尤老娘没有儿子,又曾改嫁,如果尤氏的父亲是六品官,尤老娘改嫁后是得不到安人的封号。尤老娘这个安人的封号应该来源于她的第一任丈夫,也就是尤二姐和尤三姐的生父是六品官,尤老娘得到安人的封号。

清代虽然鼓励孀妇守节,但并未从法律上严格限制,只是对命妇改嫁及居丧期内改嫁有法律上的限制。根据《大清律例》规定:若命妇夫亡(虽服满)再嫁者,罪亦如之(亦如凡妇居丧嫁人者拟断)。追夺(敕诰),并离异。

除此之外,针对命妇守节限制改嫁,还有规定,如《大清律辑注》规定:命妇曾受朝廷恩命,非凡妇之比,当守从一而终之义,故夫亡再嫁者,亦论如居丧而嫁之罪:为妻杖一百;为妾减二等,仍追夺受封诰敕。

按照规定尤老娘是命妇,一旦改嫁,就会被追夺诰敕,不再称安人。书中称呼尤老安人,也仅仅是对尤老娘过去封号的一种提起,并不是尤氏改嫁后再得到诰敕。

那么尤老娘为何宁愿舍弃命妇封号也要改嫁呢?

一、经济因素,被迫改嫁。

书中没有介绍尤老娘第一任丈夫的家境,只是介绍尤老娘是安人,而且是寡妇改嫁,再加上尤三姐说自己和姐姐是金玉一般的人,推测尤老娘的第一任丈夫是六品官。

清代的六品官不算小,贾政是工部员外郎,也只是比六品高一个品级。尤老娘能嫁给一个六品官做嫡妻,也说明她的出身不算差,至少也像甄士隐的妻子封氏那样出身小康家庭,这一点通过尤三姐讲述在外祖母家看戏也得到了证明,再说能请得起戏班子来家里演戏,尤老娘的娘家家庭条件至少也是小康水平。

至于尤二姐的父亲在世时,家境是否殷实,书中没有交代,但从尤三姐说的金玉一般的人来看,其家境应该还算不错,至少尤氏姐妹也曾过着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生活。而这一切随着尤三姐父亲的死,都变了。

尤老娘与第一任丈夫应该没有生育儿子,或者生育了儿子,儿子幼年夭折,她在丈夫去世以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为丈夫守孝三年。尤氏没有儿子,娘家虽然经济还算殷实,但总归比不了薛姨妈的娘家王家。娘家没有权势,没有人给她撑腰,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婆家生活,即使曾经家境不错,也会遭到族人子侄的争夺,过继嗣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财产比较多的贵族之家,更是引起族人的争夺。

在皇权父权夫权的封建社会,尤老娘没有儿子可以依靠,她带着两个女儿,即便是要过继嗣子也做不得主,还要无端被卷入族人争夺的利益中,为了生存自保,或者族人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逼迫尤老娘改嫁,这都是有可能的。当然还有一点,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寡居的孀妇不得抛头露面去赚钱,需要别人的救济赡养,很难长久,经济问题也是尤老娘被迫改嫁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风俗习惯。

清代寡妇改嫁,除了有经济因素外,还与风俗习惯有关。有些地方,出嫁妇女的丈夫去世后,自己愿意改嫁的,母家可以将出嫁妇女赎回,另行将其改嫁。

或许是尤老娘的娘家人,不忍心女儿在婆家受苦,将其接回来,安排她另行改嫁。从当时的婚姻市场来看,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给尤氏的父亲,说明尤家不是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最多算是富户。

只可惜尤老娘命运不济,嫁给尤氏的父亲后,并未过得长久。尤氏的父亲去世后,尤老娘年纪大了,带着两个女儿,也就没有再改嫁,而是靠继女尤氏支撑着家庭的开支。尤氏是出嫁的姑娘,原本可以不管继母和两个妹妹,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帮助继母支撑起了尤家,足见尤家的经济条件很一般。

三、尤老娘自愿改嫁。

从尤老娘主张给尤二姐退婚,又同意尤二姐嫁给贾琏做二房来看,尤老娘是个嫌贫爱富的人,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正是因为尤老娘嫌贫爱富,羡慕继女尤氏做了宁国府的当家主母,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女儿将来可以嫁得好,不惜带着两个女儿住在宁国府,任由贾珍父子对女儿轻薄,甚至装睡,给贾珍制造机会。

尤二姐知局,便邀他母亲说:“我怪怕的,妈同我到那边走走来。”尤老也会意,便真个同她出来,只剩小丫头们。

事实上,像尤老娘这样的糊涂母亲并不多见,尤老娘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希望她们嫁得好,为了让女儿嫁得好,不惜牺牲她们的名节。结果尤三姐因为名节受损自刎而死,尤二姐也吞金自杀,两个女儿的幸福都被毁掉了。

其实,尤老娘自己年轻时候为了嫁得好,也是非常努力。当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尤老娘为夫守孝三年,孝满,她宁愿不要命妇的封号,也要选择改嫁。这里面有她自身嫌贫爱富的原因,当然也有她不愿意过苦日子的原因,毕竟守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一辈子清苦熬着,守着一个贞节牌坊过日子。

尤老娘曾和贾琏提起过,尤家目前全靠贾珍接济,说明尤老娘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曾经她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给两个女儿更好的条件成长,自愿改嫁给尤氏的父亲。如今尤氏的父亲死了,尤家经济窘迫,尤老娘为了以后的生活考虑,想要给两个女儿寻一门好亲事,在贾蓉的撮合下,尤老娘同意尤二姐给贾琏做二房,还帮助尤二姐退亲,极力促成这门亲事。

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已称了心。鲍二夫妇见了如一盆火,赶着尤老一口一声唤“老娘”,又或是“老太太”;赶着三姐唤“三姨”,或是“姨娘”。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以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那尤老见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是在家模样,十分得意。

贾琏娶了尤二姐之后,虽然不像之前承诺的那样,但看着尤二姐的富贵穿戴,尤老娘心里还是满意的。她觉得自己的女儿以后不用再过苦日子了,等王熙凤死后,尤二姐被扶正,也是荣国府的二奶奶,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都有了,她们母女再也不用靠贾珍接济了,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可见,尤老娘对富贵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她为两个女儿精心打算,给她们想要的荣华富贵,为了这份荣华富贵,她宁愿牺牲女儿的名节,任由贾珍父子对女儿轻薄,她是一个糊涂母亲,也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女人。

再说尤老娘自己,当初第一个丈夫去世后,她宁愿舍弃命妇封号,也要改嫁,目的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富足的生活环境,对尤老娘自己来说富足的生活同样重要。尤老娘与薛姨妈不同,薛姨妈有儿子依靠,有娘家强大的权势支撑,有薛家的生意和财富,尤老娘除了两个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外,她在婆家没有任何依靠。为了让孩子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尤老娘宁愿舍弃命妇封号,自愿改嫁,换取后半生的幸福。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原著: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19:28 , Processed in 0.0077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