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时轮道:政委,我在酒桌上没输给许和尚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02:15: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时轮道:政委,我在酒桌上没输给许和尚吧                     2024-01-26 10:29                                            

发布于:天津市
   
         在这孔陵深处,古建筑中的秘密筹谋已基本完成。一套完整的32万余人马的调动安排部署,连同敌情、三个作战方案、地方工作、支前问题等等,很快就变成秘密电波,飞过了齐鲁大地,进入了西柏坡,由毛泽东、中央军委决策。电报发出的时间是1948年8月10日凌晨4时。
三天后,毛主席签发的中央军委回电来了。毛主席同意“调苏北兵团(韦、吉兵团)北上参战”,同意“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但应有重点配备与使用兵力”。至于兵力配备,毛泽东“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敌一部援敌之目的气他指出,豫东之战取得伟大胜利,是因为对开封是真打,敌人才真援。
而用2个纵队打济南,显然不是真打,敌就不会真援。毛主席的战役目标很简单:攻克济南。如能再歼一部援敌便算超额了。因此,毛主席要求:用“6至7个纵队”便“能阻住援敌于适当地区”,将原拟用于打援的4至5个纵队调来加强攻城,便可缩短攻城时间,实现“攻克济南”的战役目标。
关于整个战役,毛泽东预计三种可能。一是打了极大的歼灭战,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量援敌;二是打了个大歼灭战,攻克了济南,又歼灭部分援敌;三是济南未克,援敌未歼,打成僵局,只得另寻战机。粟裕笑了,这三种预测与他内心的估计是一致的。他立即根据中央的电令,作了调整,并立即电告中央,盼等待答复。
8月22日,西柏坡来电指出:“(一)关于攻济打援的作战计划,由你们会商电告。(二)关于作战时间,提议在9月15日以前完成有关攻城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9月15日以前,各部队须进入指定阵地。(三)9月15日以前及9月15日以后两个月(包括作战及战后休整),共约80天至90天,全军粮食、草料必须筹备齐。(四)由临城至大汶河及由金乡经汶河两条敌援道路上,我军防御阵地构筑,要有多道防御阵地,要能在临城至兖州之间,金乡至济宁之间阻止援军20天以上,打援歼灭战拟在兖州附近地区。(五)叶飞所率一、六、八纵应于攻击发起前若干天出动北移,不过早也不过迟。”
1948年8月25日,华野高干会议如期举行了,这是济南战役前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孔陵深处,在数万顷高参云天的大树保护之下,国民党军的侦察机,一日数次在其上空盘旋,仍一无所获。在这座古建筑的大厅堂里,出席会议者不多不少,正好108人。之后到1955年1月,他们都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会议由粟裕主持,并由他亲自作了动员。他从全国形势讲到华东战场,由华东战场落实到济南战役。简介战役思路的形成经过和中央的决策。
谭震林传达了十天之前,就在这里召开的地委书记、专员联席会议的精神。这次会议的精神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支前”。谭震林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们大军尚未行动,全省50万支前大军已在积极行动之中。山东广大解放区人民省吃俭用,为我华野大军准备了一亿四千万斤粮食……”
陈士榘介绍了敌我陈兵态势。张震介绍了战役基本要求、攻城打援、分工协作等情况。
会议一连进行了数日,每日的晚餐相当丰富,机关炊事员老侯特地到“孔膳房”请来厨师为这些前线带兵之人献艺。这些连年征战的军人极少有这般口福,宋时轮与王建安在碰杯时的亲昵对骂,惹得大家哄然大笑。但是,数日的会议决非风平浪静,平淡无奇。8月26日,开始进行讨论的第一天就高潮迭起。当时,粟裕亲自主持讨论研究攻城方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谈到攻城所需时间,七嘴八舌,差距甚大。有人说,攻取济南这样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一个月打完是不可能的,最积极的估计,也要一个半月,多数主张两个月,最好是三个月,因为军委给的时间是80天到90天。有一位纵队领导发言说:“战场上是来不得半点虚夸和侥幸的。每一寸土地都要靠一滴滴鲜血换来,每一条胜利之路都要由一条条生命铺就。从看到济南城头到站在济南城头,这中间既遥远又艰难,决非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此,军委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是很有道理的。”
聂凤智对这位纵队司令的话,很不以为然。他说:“别说得那么吓人,依我个人看,不一定要拖那么久,三个月拖下来,打援部队的压力就太大了。”
粟裕眼睛一亮,忙说:“老聂啊,你认为需要多少时间呢?”
聂凤智把手中的美国“红圈儿”香烟掐灭了,站起来,十分自信地说:“凭我们华野现在的实力,半个月左右就能把济南拿下来了!”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就连钟期光、张震等都惊奇地看着聂凤智(半个月前,粟裕也站在这里,讲了半个月左右拿下济南)。不少人问:“你说多少天?!”
“具体地说,就是15至20天吧。”聂凤智很肯定地重复了一遍。
郭化若倒了一杯水,送到聂凤智面前,风趣地说:“聂老兄高见,作为老友,我敬你一杯!”在抗大时,郭化若是军事理论的主任教官,学员聂凤智常去请教,所以很熟。
“高见也好,低见也好,说出来大家讨论总没错吧。”聂凤智接过水,毫不客气地猛喝了两口。
嬉笑归嬉笑,讨论归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研究问题又都十分认真。郭化若显然作了充分准备,他拿着笔记,介绍了敌我双方情况对比,如人员、装备等;又对摧毁敌人利用地形长期修建的永固性工事,需要多少炮弹、多少炸药、多少时间等作了估计。
他对敌人陈兵布阵,有多少机动力量,也作了分析,内容详尽,数字准确。他最后说:“半个月打下来,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具体部署则以一个月为宜,当然,也要作好打一个半月的思想准备。一句话,就是打一个月。”
对郭化若说的一个月,有人不敢投赞成票,说:“还是慎重点好,这是个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对今后战局影响很大。”也有人说:“这是我军第一次打如此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敌人又重兵密集,还是准备时间长一点,免得被动
最后结果,聂凤智的半月论无人赞同,多数同意郭化若意见,还有一部分人主张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会上,粟裕不动声色,认真地听每个人的发言,并作些记录。会后,他留下聂凤智,请聂凤智谈谈具体想法。聂凤智本也想找粟裕谈谈,所以散会时,故意走在最后。
“老聂,会上你没把话讲透,现在又故意走在最后,肯定还有话要说吧?”
“是的。”
“能现在谈谈吗?”

“粟司令,我也知道,敌人在济南有11万重兵,城防异常坚固,粮弹储备丰足,的确易守难攻。但是,真打起来,我们力争速克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我有五条理由:一是从整个华东战局来看,济南已呈孤立之势,坚守意志必会涣散、动摇;二是我们华野已经兵力集中,既有过硬的攻坚部队,又有强大的打援集团;三是敌人增兵渠道不畅,陆路、水路也被我切断,仅仅靠空运能力受限,我军把机场已占,基本上没了援兵之路;四是我们攻坚能力明显提高,已经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攻城作战办法。这次休整一个月,粟司令要求加强攻坚训练,我就知道要打济南了,所以所有训练,包括侦察,都是针对济南的;五是,山东人民已经加强了对我华野的支援。粟司令,你多次讲,要诚心诚意感谢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最好的感谢办法,就是多打胜仗,早日拿下济南!”说到这里,聂凤智有些激动了。他喝了一口水,问:“粟司令,我能抽支烟吗?”
粟裕笑了,不置可否。钟期光递给聂凤智一条“红圈儿”说:“这是粟司令给你开的小灶。”
聂凤智接过烟,谢也不谢,当场拆开,除粟裕外,一人一包。余下地装进了腰包里。
然后,他取出一支,点燃后边抽边说:“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理由,当时郭教官在场,我不便说。我们的郭老师作了大量调查研究,什么都讲到了,什么都作了对比,就是忘了一条主观能动性。蒋军的主观能动性能和我们比吗?要知道,我们华野还有著名的大常、小常嘛。大常在后面坐镇,统一指挥,战无不胜;小常在前面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就凭这一条,打济南还能缩短三天五天……”
“什么大常小常?”粟裕奇怪地问。
“粟司令,在基层部队和一些老区群众中,有一个传说:三国时有两古人,叫大乔小乔,人长得美;现在华野也有两个人,叫大常小常,是仗打得漂亮。这个传说在七月分兵前就有了。这个大常,就是你粟裕,叫大常胜将军,这个小常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聂凤智,叫小常胜将军。”钟期光这么一解释,在场的陈士榘、张震都笑了。
粟裕没笑,他很认真地说:“老聂啊,这一点你说错了,至少不全对。我不是常胜将军,更不是大常胜将军,因为,我打的败仗也不少。当年中央派我们组成先遣队,从瑞金出发,经赣、浙、苏去安徽开创根据地,一路败仗,从7000人减员到不足600人;就近说,七月分兵,我也没打好……”
“粟司令,先遣抗日的事说不清,大概跟红军长征差不多。30万人出发,到陕北也就不足3万人了。但是,七月分兵是胜仗,我们没有败,代价大一点罢了。你当司令的这么说,我们当部下的听了,不舒服,不痛快,思想不通!”聂凤智也很认真,看架势,非辩个明白不可。
粟裕这一回无可奈何地笑了,他说:“老聂啊,你确确实实打了不少胜仗,但那是过去呀,现在我们要打济南,会打成什么样子呢?刚才老郭(化若)说得对,我们能有那么多炮弹、炸药来摧毁敌人的工事吗?但是,如果集中我们的炮火与炸药,打开一、两个缺口,不但有可能,而且有把握。如果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突击进去,说不定,用不了多少炮弹与炸药。”
“粟司令,就让我来打主攻吧。这个薄弱环节,由我来找!”
这一回,大家都笑了,包括“小常”老聂。
“这要看华野前委的集体决定了。”
话谈到这里,该告一段落了,但高干会议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红圈儿”香烟的大量消耗,随着由谁唱主角(主攻)接近明确「'斗争”之激烈也一浪高过一浪,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会议临近结束,由陈士榘参谋长代表华野前委宣布各纵队的作战任务:济南战役,第一阶段部署:以九纵、十三纵及渤海纵队6个团,计29个团的兵力组成攻城东兵团,由许世友、王建安指挥。由宋时轮、刘培善指挥三纵、十纵,组成攻城西兵团,由西侧向济南攻击。东、酉两个攻城兵团由许世友、王建安统一指挥。”
陈士榘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故意用眼睛看看宋时轮,意思是:怎么样?宋大司令,这下如愿以偿了吧。让你归许世友指挥,意下如何?”宋时轮猛吸了两口香烟,狠狠地白了陈士榘一眼,明显地露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倒是坐在宋时轮身边的十纵政委刘培善笑了。他太熟悉宋时轮的这个眼神了。刘培善长期在新四军工作,跟陈、粟征战多年。新四军奋斗在大江南北,知识青年多,所以新四军干部战士是允许留分头的。刘培善到十纵报到,宋时轮嘴上说了些欢迎的话,眼睛可是狠狠地白了刘培善的小分头一眼。刘培善一看,全纵队干部战士,都是清一色的大光头,当即叫理发员剃了个净光瓦亮。宋时轮立即竖起大拇指:“好,好样的,好政委,模范军人!”
说到底,宋时轮与许世友一样,是一个谁也不服的人。拿毛主席的话来说:“宋时轮也是一路诸侯啊!”不过宋时轮有文化,讲道理,你真有本事,他也真的服你。
沙土集战役后,他不再对粟裕提出疑义。豫东战役之后,一谈起粟裕,他眼神里充满钦佩。后来,宋时轮在军事学院讲课,把豫东战役作为最难打的典型战例。
刚才,陈士榘宣布命令时,刘培善又看见宋时轮那凶狠又熟悉的眼神,禁不住笑出声来。他认为,这又是粟司令一着高棋:许、宋都是暴烈如火,都擅断专行,都勇猛过人,官阶又不相上下;不同的是他俩的出身:一个是少林武僧,一个是黄埔高材。粟司令把他们放在东西两侧攻济,他们谁也不会手软,暗中还真较着劲呢!
其实这里也有一段插曲。宋时轮的十纵以打阻击闻名华野,令敌闻风丧胆。邱清泉也说:“排炮轰不动,必然是十纵。”粟裕不久前表扬宋时轮阻击打得好,称宋时轮“艺高胆大”。因此,这一次原也安排十纵打阻击。
宋时轮知道后,又气又急,又急又气,气得连晚饭也不吃了,他说:“仗不能老这么打,老让一个部队去打阻击。”他怒气冲冲,大声呼叫驾驶员:“走,跟我去见粟司令!”美式吉普呼地一下便消失在烟雨之中。不多时,宋时轮回来了,情绪分外地好,一定要拉着刘培善干一杯。酒菜很丰盛,宋时轮亲自动手,斟了满满两杯酒说:“嘿嘿,带兵打仗,就要跟着粟司令干。”
“粟司令怎么啦?”刘培善估计,今天有“戏”。
“好人,好司令,讲究实际,不图虚名。来,老刘,我们干!”没等刘培善拿杯子,宋时轮已一饮而尽,并很快又给自己满上一杯。
“这么说,粟司令同意我们攻城?”
“嘿嘿,不但同意,而且当场叫陈锐霆拨出16门榴弹炮来,连人带炮归我们指挥。来,老刘,我们干,这酒可是好东西,它能助兴,李白没有酒,能写出那么多好诗吗?”
他们对干了一杯。宋时轮又说:“酒能壮胆,武松没有酒能打虎?能打倒蒋门神?”说着又是一杯下肚。
刘培善知道,宋时轮好酒,而且酒量不错。然而,有两种情况,他必醉无疑。一是同许世友一起饮酒,不论你许世友怎样喝,他宋时轮决不少喝一滴。碰杯时,说起话来豪放而又有文化。
有一次,宋时轮与许世友喝酒,居然把王建安吓了一跳说:“想不到咱们华野,居然有敢跟许司令拼酒的,实在是伟大啊!”其实,宋时轮一回来就烂醉如泥,难受了好几天呢!刘培善劝宋时轮下次千万别这样喝了。

宋时轮却说:“我宋时轮没有倒在战场上,怎么可以倒在酒桌上呢!怎么样,政委,你的司令没给你丢脸吧,我没有输给那个许和尚吧。”说话的神气,像是打了个大胜仗。还有一种情况,宋时轮也肯定会醉,那就是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喝酒往往忘了分寸,就像今天这样。于是刘培善说:“宋司令,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误事。”“你小子说话,怎么和粟司令一个腔调?”
“和你一样,都是粟裕的部下。”
宋时轮一怔,随即放下酒杯,不喝了。稍停了一会,便命令三纵、十纵师以上干部立即到他的住所开会……
高干会议上,陈士榘继续说:华野前委决定:攻城战斗拟于9月16日开始发起,各部队必须在9月15日以前进入指定战位°现在,请粟裕代司令兼代政委为会议作总结
粟裕站起来,走到会场中间,对大家说:这次会开得很好,很成功,通过这次会议,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完善了作战计划,促进了团结,增强了斗志。
攻城部队,你们要很好运用攻城经验,周密地组织火力与运动突破相配合,很好地把勇敢与机智结合起来。你们要从实战中培养出大批的爆破手、投弹手、神枪手、架桥英雄、突破英雄。要求我们的战士,发扬进取精神,不错过机会去夺取与巩固阵地,压缩敌人,并有力地打垮敌人的反扑,争取早日拿下济南。
打援部队,你们要组织部队控制住有利阵地,构筑坚强的工事,布下天罗地网,等来援之敌进入圈套,一举歼灭掉。你们要发扬猛冲猛打的勇猛精神,也要有到敌人心脏里去的胆量与勇气,要敢于分割敌人,并各个击破。要求你们的阵地坚不可摧,要求你们的阵地前敌人尸横遍野,以你们的胜利,确保攻城部队的胜利!
我们这次大会的全部作战指导思想,具体作战部署等等,即将电告中央军委。各纵队同志,散会后即刻返回部队,待西柏坡回电后,这次极其重大的济南战役,即可开始。散会!

数年之后,一位专攻水墨画的孔家之后,根据这次会议,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巨型水墨画《百虎图》,画的是孔陵中有108只猛虎,有的露头、有的显尾、有的仰天长啸、有的闲庭信步、有立有坐、有卧有跳、大小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老画家的本意,虎与福是相通的。108位虎将在孔陵开会,假此福地运筹帷幄,一举拿下济南。另一方面,众虎踞孔陵,也壮了孔门威风。1948年8月31日,载入史册的曲阜高干会议结束的当天,粟裕、谭震林、陈士榘、钟期光、张震以数千字的电文,向西柏坡报告了会议的全部内容。

9月2日,毛主席签发的中央军委的电报,分发给粟、谭、华东局、中原局:“完全同意8月31日电报所提攻济及打援之整个部署。”令下如山倒,华东野战军32万大军和浩浩荡荡的50万支前民工大军,在西柏坡电令鼓舞下,向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17:15 , Processed in 0.0087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